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719545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注建筑知识拓展样本(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视错觉是人们对形的错误判断, 但运用得当会有助于建筑造型。以下哪个实例中成功地运用了视错觉原理? A A. 古希腊帕提农神庙 B. 古埃及的金字塔 C. 北京故宫的午门 D.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 因它祀奉的雅典 娜女神是处女, 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 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 神庙的雕刻 都为菲狄亚斯和她的弟子所创作。 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 从雅典各个方向都

2、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 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 两侧各为17 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 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 瓦当, 整个檐部和雕刻 , 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 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巴特农神庙设计者: 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作 品 介 绍: 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 因它祀奉的雅典 娜女神是处女, 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 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 神庙的雕刻

3、都为菲狄亚斯和她的弟子所创作。 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 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 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 两侧各为17 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 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 瓦当, 整个檐部和雕刻 , 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 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4”黄金比”的概念是将一线段分割成两部分, 使其中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 整段之比, 这个比值约为: C A0.414 B. 0.732 C. 0.618 D0.666 7. 伊瑞克提翁庙的各个立面变化很大, 体型复杂, 但却构图

4、完美。其所运用的主要构图原则是: D A. 对比 B. 尺度 C. 比例 D. 均衡 史山门后的伊瑞克提翁神殿, 建于公元前395年( 又一说公元前421年前4 之间) , 内部有一雅典娜的木雕像, 在这座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 Caryatids) , 是属于爱奥尼亚式的变形; 现在所看到的优美女像列柱结构完美, 不至让视觉上产生不自然的现像, 不过这些并非真品, 由于空气污染, 而由复制品取代。要看真品得到卫城博物馆及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提侬神庙的对面。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 本为放置八圣徒遗骨的石殿, 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

5、亚样式的典型代表, 建在高低不平的高地上, 建筑设计非常精巧。 编辑本段详细信息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 向南采取虚厅形式。南端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 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 她们长裙束胸, 轻盈飘忽, 头顶千斤, 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 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 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 可是这将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 再在头顶加上花篮, 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 因而举世驰名。现在真品收藏于博物馆, 已用复制品顶替。庙中的雅典娜雕像直立戎装, 是所有雅典娜雕像所依据的形象。像前有金灯, 一年只需加油一次,

6、另有棕榈树形的烟囱和木雕神像。神庙建筑历经沧桑, 如今也只能依据这6根少女像柱想象当年的繁华了。 编辑本段相关伊瑞克提翁神庙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神庙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它的东立面由6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 西部地基低, 西立面在4.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南立面的西端, 突出一个小型柱廊, 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 是这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雕像正面朝南, 在白色大理石墙面的衬托下, 格外清晰悦目。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蓝本。神庙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说为纪念传说中的雅典王厄瑞克

7、西阿斯, 一说是纪念希腊英雄厄瑞克苏尼阿斯。神庙屡遭兵毁, 已远失原貌, 庙内文物也散失殆尽。8中国古代塔身的体形, 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 形成了: B A. 连续的韵律 B, 渐变的韵律 C. 起伏的韵律 D. 交错的韵律9.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尺度上有问题, 是指: C A. 因为建筑物十分高大, 人显得很小 B. 宗教气氛强烈, 有压抑感, 人感到渺小 C. 建筑物实际上十分高大, 而看上去感觉没有那么高大 D, 宗教气氛强烈, 而现代人审美观念改变了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 称老圣彼得大教堂, 于西元326年落成,为巴西利卡式

8、建筑。16世纪, 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 并于15 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 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 米开朗琪罗、 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 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属世界最大的教堂。 10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A A天安门、 太和殿、 景山 B前门、 天安门、 太和殿 C.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D. 天安门、 午门、 太和殿公共建筑原理P1313.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

9、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 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这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 A A. 空间与使用的辩证关系 B. 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C.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D.利益和功用的辩证关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53页 33色彩的象征性多因地域、 民族、 宗教、 文化、 风俗而异。在中国古代, 红、 黄、 蓝、 白、 黑分别象征: B A. 火、 土、 水、 金、 木 B火、 土、 木、 金、 水 C. 土、 火、 水、 木、 金 D. 土、 火、 金、 木、 水 61.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 A A. 隋代 B, 唐代 C宋代 D元代河北赵县安济桥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

10、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安济桥, 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独占鳌头, 更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驰名中外。、 安济桥, 坐落在赵县城南洨河之上, 因赵县古称赵州, 因此又称赵州桥, 又因大桥以石砌造而成, 故当地俗称大石桥。 安济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 公元5956 ) , 由匠师李春监造, 距今已有14 的历史了。该桥结构坚固, 雄伟壮观。全长64.4米, 拱顶宽9米。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从整体来看, 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02米,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 而像一张弓, 桥面平坦宽阔, 成为”坦拱”, 兼顾了水陆交通, 方便了车

11、马运行。62, 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 ”减柱”、 ”移柱”的做法最常见于: B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清代63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 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出现于: B A. 宋代 B元代 C. 明代 D. 清代64. 营造法式编修的主要目的是: A A. 防止贪污浪费, 保证设计、 材料和施工质量 B推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 模数化 c促进传统营造技艺在工匠间传授 D. 总结古代匠人经验, 记载传统技术成就营造法式刊行于宋崇宁二年( 11 ) , 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 施工的规范书, 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

12、后百余年间, 大兴土木, 宫殿、 衙署、 庙宇、 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 造型豪华精美铺张, 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 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 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 规范和有关材料、 施工定额、 指标急待制定, 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 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 1091年) , 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 由皇帝下诏颁行, 此书史曰元祐法式。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 工料太宽, 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 因此北宋绍圣四年( 1097年) 又诏李诫重新编修。李诫以她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 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

13、制度, 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 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 加工方法, 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 于崇宁二年( 11 ) 刊行全国。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 即释名、 制度、 功限、 料例和图样共34卷, 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第1、 2卷是总释和总例, 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总例是全书通用的定例, 并包括测定方向、 水平、 垂直的法则, 求方、 圆及各种正多边形的实用数据, 广、 厚、 长等常见词的涵义, 有关计算工料的原则等。第3至15卷是壕寨、 石作、 大木作、 小木作、 雕作、 旋作、 锯作、

14、 竹作、 瓦作、 泥作、 彩画作、 砖作、 窑作等13个工种的制度, 详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规范, 各种构件的权衡、 比例的标准数据、 施工方法和工序, 用料的规格和配合成分, 砖、 瓦、 琉璃的烧制方法。第16至25卷按照各种制度的内容, 规定了各工种的构件劳动定额和计算方法, 各工种所需辅助工数量, 以及舟、 车、 人力等运输所需装卸、 架放、 牵拽等工额。最可贵的是记录下了当时测定各种材料的容重。第26至28卷规定各工种的用料定额, 是为”料例”, 其中或以材料为准, 如例举当时木料规格, 注明适用于何种构件; 或以工程项目为准, 如粉刷墙面( 红色) , 每一方丈干后厚13公分, 需用石灰、 赤土、 土朱各若干公斤。卷28之末附有”诸作等第”一篇, 将各项工程按其性质要求, 制作难易, 各分上、 中、 下三等, 以便施工调配适合工匠。第29至34卷是图样, 包括当时的测量工具、 石作、 大木作、 小木作、 雕木作和彩画作的平面图、 断面图、 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与彩画图案。”看详”的内容是各工种制度中若干规定的理论和历史传统根据的阐释, 如屋顶坡度曲线的画法, 计算材料所用各种几何形的比例, 定垂直和水平的方法, 按不同季节定劳动日的标准等等的依据。纵观营造法式, 其内容有几大特点, 第一, 制定和采用模数制。书中详细说明了”材份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