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71791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 学年天津市局部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以下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炼生铁B. 晒海盐C. 钉木舟D. 织衣布2. 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 干冰B. 食醋C. 汽水D. 煤炭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B. 铁C. 硅D. 氧4. 三氧化二铋(𝐵𝑖2𝑂3)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A. +6B. +3C. +2D. 25. 以下图示的试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取用固体D.滴加液体6. 以下生活中的现

2、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 气体受热体积膨胀C. 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B. 1L 芝麻和 1L 黄豆混合后体积小于 2LD. 6000L 氧气压缩到容积 40L 的钢瓶中7. 以下关于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8. 以下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B. 𝐶𝑂2中数字“2”表示两个氧原子C. 𝐹𝑒 2+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3、 如图粒子构造示意图表示一种阳离子9.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第 1 页,共 21 页A. 黄铜的熔点比纯铜低B. 造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𝑆𝑂2和𝑁𝑂2C.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构造,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D. 参加催化剂不能转变生成物的质量,只能加快化学反响速率10. 氢气的储存是科学争论热点之一。X 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𝑔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𝑔𝐶𝑢𝑂和8.0𝑔𝑀𝑔

4、𝑂,以下关于 X 推断正确的选项是()第 2 页,共 21 页A. 含镁元素2.4𝑔C. 含铜、镁、氧三种元素11.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跟氧气的反响就是燃烧B. 含铜、镁原子个数比为 1:2D. 含铜、镁元素养量比为 1:1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吹灭蜡烛,是由于吹走了蜡烛四周的空气D. 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通过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的方法12. 高纯度单晶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一般先需要制得粗硅,反响原理为:𝑆𝑖𝑂2高温+ 2Ү

5、62; 𝑆𝑖 + 2𝐶𝑂 ,关于该反响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反响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C. 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13. 以下试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B. 属于置换反响D. 该反响利用了碳的复原性选项试验目的试验方案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混合气体B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参加适量的锌粉,过滤C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参加等量肥皂水D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参加稀盐酸A. AB. BC. CD. D14.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6、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肯定是单质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不同D. 燃烧时温度需要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15.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养量分数为60%,将 100g 该混合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转变,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煅烧后共得到 60g 氧化钙C. 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B. 煅烧后共生成 16g 二氧化碳D. 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稀有气体金刚石氮气氧气钛合金二氧化碳。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

7、填空(填序号)。(1) 用来裁玻璃的是。(2) 用作气体肥料的是。(3) 可用做电光源的是。(4) 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5) 能供给呼吸的是。(6) 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17. 在物质的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 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填序号)。A.𝐶60 B.HgC.𝑂2(2) 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及A、B 两种粒子的构造示意图,依据图示答复以下问题: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氟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氟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填“得到” 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8、B 中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像的是(填字母)。(3) 如图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某反响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8. 每年的 3 月 2 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亲热相关。(1) 自然界中的河水等都不是纯水,为防止疾病,需对河水处理前方能饮用。第 3 页,共 21 页常用的措施有:加热煮沸用消毒剂杀菌消毒过滤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挨次为(填序号)。A. B. C. D.(2)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性(填“可溶”或“不溶”)杂质。某学生用如下图试验过滤浑浊的河水,试验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过滤操作(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3) 18世纪末,人们

9、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试验的争论,才最终生疏了水的组成。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完成电解水试验时,得出以下结论:A. 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 2:1B.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C. 该试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19. 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 锌和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3)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0.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 现阶段的能源构造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和自然气,它们属于(填“可再生”或“不行再生”)能源。(2)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我国提出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0、。以下燃料在氧气中燃烧时,不会产生𝐶𝑂2的是(填序号)。A.自然气B.氢气 C.酒精(3) 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反响的化第 4 页,共 21 页学方程式为𝐶𝑂2+ 3𝐻2催化剂𝑋 + 𝐻2𝑂,X 的化学式为。(4) 生活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碳中和”目标。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序号)。A.不用电器时准时关闭电源B.产生纸质垃圾时燃烧处理C.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私家车21. 金属材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

11、会进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通过敲打可以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外形,这是利用了金属的性(填“导电”、“导热”或“延展”)。(2) 我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响制取铜,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 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铁至今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工业上用含氧化铁 480t 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t。(4)铝的利用距今 100 多年,现已得到广泛应用。铝虽然比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缘由是铝与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5)将肯定量的锌和金属

12、 R 的混合粉末参加肯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状况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A.金属活动性:𝑍𝑛 𝑅B.反响完毕后过滤,滤渣中肯定有铜,可能有Zn 和 RC.反响完毕后过滤,假设向滤渣中参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肯定为无色。22. 结合以下试验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 仪器 a 的名称为。(2)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4) 如图 A、B 分别是甲、乙两同学各自设计的一套简易装置

13、,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其中设计合理的是(填序号)。第 5 页,共 21 页(5) 以下方法能用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填序号)。A. 燃着的木条 B.带火星的木条C.紫色石蕊溶液23. 试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完成以下试验中的问题。(1) 图一试验: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瓶内压强(填“增大”或“减小”),翻开弹簧夹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假设试验过程中弹簧夹没夹紧,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2) 图二试验:一段时间后观看到 A 烧杯中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假设向浓氨水中参加生石灰,可快速看到酚酞溶液变红,缘由可能是。24. A、E 是两种常见的固

14、体单质,其中A 为黑色,E 为紫红色:B、D 是两种常见的气体,D有毒,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试推断:(1) 𝐴的化学式,甲的名称。(2) 𝐴 𝐸的化学方程式。(3) 检验 B 的化学方程式。第 6 页,共 21 页25. 尿素【𝐶𝑂(𝑁𝐻2)2】是常用的化学肥料,其含氮量高,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不良影响。依据尿素的化学式计算:(1) 尿素由种元素组成。(2)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4) 假设尿素中含 7g 氮元素,则该尿素

15、的质量为g。26. 为了测定试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𝑔该样品与0.8𝑔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至充分反响后(杂质不参与反响),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2.34𝑔。计算:(1) 反响生成氧气的质量。(2) 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第 10 页,共 21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A【解析】解:A、炼生铁,生铁是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应选项正确;B、晒海盐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 C、钉木舟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 D、织衣布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 应选:A。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晒海盐、钉木舟、织衣布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物质生成。推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物质生成。本考点考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根底性比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