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717644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项目临床检查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肝炎系列 HBsAg为乙肝感染的一个特异性标志,是乙肝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在急性乙肝的潜伏期,血清中HBsAg即可出现阳性,持续5-6周,于发病后4-5个月内转阴.若阳性结果持续6个月以上,则为慢性乙肝感染状态.抗HBC包括IgG.IgM抗体。IgM出现于急性肝炎的早期,在整个病期呈上升趋势,滴度高,数月后稳定下降,下降快则预后好,慢性乙肝活动期抗HBc_IgM 呈中或低滴度阳性,有助于区分慢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肝炎。抗HBc_IgG 出现较迟于抗HBc_IgM,主要见于恢复期和慢性感染,可以保持相当高的滴度至数年或更长。抗HBc_IgG的确切意义只表示机体有过HBV感染HBeAg是乙肝核心

2、抗原的成分,其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血清具抗HBe出现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比抗HBs出现早,可持续较长时间,抗HBe的出现证明机体对HBeAg有一定免役清除能力。当HBeAg转阴,伴有抗HBe转阳常提示HBV复制停止或明显减弱,是急性乙肝病情好转.预后良好的征象. 抗HBe阳性血清中有一定比例的 HBVDNA阳性。持续抗HBe阳性者易发生HBVDNA基因整合现象,易诱导肝癌的发生,在慢性活动性肝病时出现抗HBe仍有可能使疾病演变为肝硬化。有高度传染性.急性乙肝时HBeAg呈短暂阳性,若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抗HBs是乙肝感染后的主要保护性抗体,一般出现于HBsAg消失以后,在乙肝

3、恢复期缓慢上升,可持续多年.乙肝表抗阳性表示乙肝恢复,并对乙肝有免疫力.前S1抗原(PRE-S)为HBV的外壳蛋白,其阳性率及滴度与HBsAg HBeAg呈正相关,在急性乙肝病人中,PRe_S和HBeAg几乎同时出现和消失,并早于HBsAg的消失和抗HBs的阳转。Pre-S可作为急性乙肝感染的早期特异性标志,还可作为一种HBV复制及是否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抗HCV用于丙型肝炎诊断。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但不排除经唾液.飞沫.精液.饮用污水而传播的可能.与乙肝相似,有多次发作,易转为慢性肝炎及慢性病毒携带者的倾向.二、自身抗体系列ANA阳性:多见于SLE.也可见于药物(抗新律不齐药普鲁卡

4、因酰胺,降压药如肼苯达嗪,治癫痫药乙内酰脲,抗甲状腺药物硫脲嘧啶等)所引起的狼疮.重叠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全身性硬皮病.皮肌炎.Sjogen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役性肝炎及桥本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等。均质型:此型与抗DNP抗体有关几乎所有活动的SLE均可测出此种ANA.周边型:此型对应的抗体为ds-DNA抗体,多见于SLE.斑点型:此型相关抗体为抗U1-RNA.抗Sm.抗Scl-70(Og). 抗SS-B(La).抗 SS-A(Ro).抗 Ki.抗Ku及其他非组蛋白的抗体。多见于MCTD。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出现频率极低。其他结缔组织患者抗ds-DNA也可阳性,但此类患者一

5、般认为是SLE重叠综合征。在诊断SLE时,特别是狼疮性肾炎,合并检查Sm抗体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另外,同时检测其他抗体如E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核仁型:此型与针对核的核糖体.U3-RNP.RNA聚合酶的抗体有关。常见于SLE.DsDNA 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出现频率极低。其他结缔组织患者抗ds-DNA也可阳性,但此类患者一般认为是SLE重叠综合征。在诊断SLE时,特别是狼疮性肾炎,合并检查Sm抗体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另外,同时检测其他抗体如E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ENASM主要见于SLE及其重叠综合征,有人认为可作为SLE的标志抗体

6、,但其阳性率较低。UIRNP见于多种风湿病患者, SLE.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皮肌炎患者阳性率约10%-50%,但MCTD患者的阳性率通常可达95%-100%,且效价甚高SSA为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抗体。为SLE标记抗体,阳性率为30%。SSB为干燥综合征特异抗体。SCL70为全身性硬皮病的标志抗体。Jo1 为多发性心肌炎及皮肌炎的标记抗体。 RIb为SLE标记抗体,阳性率为30%。三、内分泌系列甲功五项T3 是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血中T3在出生后3天-6周为最高峰,5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T3是诊断甲亢的灵敏指标.(甲亢复发时T3的升高早于T4)甲状腺功能低下时,T3

7、不降低,甚至可代偿性增高.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人可出现低T3综合征T4 是体内主要的甲状腺激素.新生儿血中浓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T4 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T4 往往降低。FT3同T3.由于FT3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影响,对非甲状腺疾病有诊断价值.血清FT3是研究低T3综合征和甲状腺激素代谢的重要手段.FT4同T4.但由于FT4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影响,对孕妇.口服避孕药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TSH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且升高水平与甲状腺损伤程度成正比.地方性缺碘性. 高碘性甲状腺肿和单纯弥漫性甲

8、状腺肿患者血清高于正常人 降低:常见于甲亢.激素六项LH与FSH共同作用可导致排卵和形成黄体。用于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判断卵巢功能早衰和性腺发育不全。未孕正常妇女血清中含微量LH,再排卵期形成一个峰值,然后下降。在垂体性闭经时,血中LH增高。下丘脑性闭经时,血中LH呈降低。FSH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滤泡发育及睾丸的生精功能,受下丘脑分泌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控制,并接受性淄体激素对垂体及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在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FSH水平随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而变化;排卵前可见明显升高,排卵后,由于滤泡破裂卵巢黄体分泌雌激素及孕激素,对FSH起负反馈作用。随着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分

9、泌降低,导致对下丘脑负反馈作用解除,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增高可见睾丸精原细胞瘤.KLinefelter氏综合征.Turher氏综合征.原发性闭经.阉割.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技能亢进症以及巨细胞退行性肺癌及异位性腺样物质的分泌。降低可见于雌激素治疗.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席汉氏综合征以及晚期垂体前叶技能减退。 PRL生理性升高见于:运动后.妊娠.产后.吮乳或刺激乳头.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病理性升高见于:垂体泌乳素瘤.垂体或下丘脑附近的肿瘤或肉芽肿.脑膜炎.GuiLLain_Barre综合征.Chiari_FrommeL综合征.乳腺肿瘤.胸壁损伤或手术

10、.带状疱疹.肾功能不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低血糖.应激状态.停经-泌乳综合征等。减少:不多见,如Sheehan综合征.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泌乳素单一症等。PROg正常月经周期中,黄体期孕酮水平最高,卵泡期最低。正常妊娠中从第一周开始孕酮升高,35周达高峰。先兆流产时孕酮仍在高值,若出现下降则有流产可能。葡萄胎时,血中孕酮高于正常。绒毛膜癌血.尿孕酮水平较低。轻度妊娠中毒时,孕酮可增高,严重时降低。E2正常妊娠 E2轻度升高,在胎盘娩出后急剧下降。卵巢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见E2增高。妊娠中毒血症E2常降低,若E2值极低,则有宫内胎儿死亡的可能。无脑儿时,血中E

11、2低于正常。另外下丘脑癌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卵巢炎症及功能不足时,血中E2降低。Testo女性患男性化肿瘤.XYY女性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见睾酮增加。血清胰岛素测定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正常时血糖上升伴随胰岛素增加,而I型糖尿病人给糖后胰岛无反应,胰岛素不增加。II 型糖尿病人给糖后胰岛素释放迟缓,但有不同程度上升,可作分型参考。 高。性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隐睾炎.KLinefeLter 氏综合征及甲亢.肝硬化.肾功能损伤可见睾酮降低。胰岛素释放血清胰岛素测定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正常时血糖上升伴随胰岛素增加,而I型糖尿病人给糖后胰岛无反应,胰岛素不增加。II 型糖尿病人给糖后胰岛

12、素释放迟缓,但有不同程度上升,可作分型参考。 四、肿瘤指标系列AFP原发性肝癌有80%病人血清中AFP升高,浓度可从30-50*10E9ng/ml不等。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也可引起 AFP升高,但肝转移癌时却极少增高。异位妊娠,如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指肠和食道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双胎等,会引起母体血中和羊水中AFP升高.。CEA常用于筛选肿瘤的实验。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可引起此指标明显升高;肝癌.肾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也可引起增高;肺癌时胸水中的CEA往往高于血清;硬化性胆管炎时亦可见CEA增高。吸烟者血清中的CEA

13、略高于健康人。SF血浆中铁蛋白的浓度和体内储存铁的多少呈正比,能反映体内储存的铁量。血清铁蛋白:降低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升高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病贫血.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和肝细胞损害等疾病.PSA是区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肿瘤的重要检查项目.在前列腺癌的早期,可见轻度增高,晚期则明显升高;术后急剧下降.前列腺炎等良性疾患可有轻度升高FPSAFPSA/PSA比值前列腺肿瘤的可能性为0-10%56%10-15%28%15-20%20%20-25%16%大于25%8%大于50%0%六、 其它项目抗O:可见于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炎.活动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当 ASO实验呈

14、阳性反应,且浓度有逐步增高趋势时,有诊断价值。85-90%的患者感染后2周左右到病愈后数月至年余血清中均可测到ASO.RF: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占52-92%,硬皮病占80%,恶性贫血占80%,SLE占53%,自身免疫溶血75%,慢性肝炎60%,老年人也有轻度增高。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几乎所有急性细菌性感染和肺结核,某些肿瘤以及各种类型的组织损伤,手术,放射性损伤时,CRP皆可升高。急性风湿热患者在急性活动期CRP升高,予治疗后,则CRP恢复正常;而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约有70%的患者 经治疗后血中CRP水平虽然下降,但不会回复正常。妊娠期.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CRP明显升高。I

15、gG:增加:慢性感染.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减少:先天性IgG缺乏或减少,如 Bro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损失性胃肠病.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内毒素免疫抑制.使用免疫抑制剂.轻链病.恶性肿瘤晚期等.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和胃肠道疾病患者CRP并不升高。IgA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SLE.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此项指标增高;其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综合征。IgM在风湿性关节炎.巨球蛋白血症.SLE.黑热病.肝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此项指标增高.;C3其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C3增高与降低的意义基本与CH50相同,但敏感性更高。移植排斥反应时C3常升高,升高还常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肝病癌.组织损伤。C3降低的临床意义较大,70%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C3下降,链球菌感染后的肾炎患者85%以上C3下降,而病毒性肾炎则85%以上含量正常,而狼疮肾炎C3测定有助判断疗效(一般患者均有所下降,而病变完全控制后,则C3含量恢复正常),降低还见于肾小球肾炎.活动性SLE.自身溶血性贫血.冷球蛋白血症.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时则会降低。C4增高:常见于风湿热急性期.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皮肌炎.心肌梗死.肝癌.关节炎。降低:全身性S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