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71656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知能升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唐太宗时,*地发生灾荒。假设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方案,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B门下省审议C尚书省执行D门下省执行2.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3.(2021模拟)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4.(2021中考)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

2、的影响。以下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在隋朝的根底上得到很大的开展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局部 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解答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A.B.C.D.5.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查阅的典籍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资治通鉴?D?诗经?6.(2021东营学业考)如果给以下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7.观察以下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围广

3、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8.“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以下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C北宋应允给辽岁币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9.(2021中考)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10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4、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开展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D灌溉技术的改良使粮食产量增多11.下表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表朝代北方南方西汉80%20%南宋37%63%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B江南社会相对稳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12.(2021模拟)以下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3.(2021滨州学业考)如果你选用如以下图片进展研究性学习,则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A.宋代国家统一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14.元朝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等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

5、诏令司农司编写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桑辑要?D?天工开物?15.(2021学业考)以下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北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流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流二、非选择题16.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曰

6、:“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到达的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2)材料二、三都涉及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3

7、)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话加以印证。答案解析1.【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令。秉承皇帝旨意起草的救灾方案接下来应该交给门下省审议。2.【解析】选D。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玄宗励精图治,改革弊政,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图文结合的学习能力。根据“举子看榜图判断与科举考试有关,此制度创立于隋朝。4.【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的辨析能力。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开展和完善,当时,进士科、明经科是最重要

8、的考试科目。而明朝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君主专制,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局部,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拓展延伸】人物奉献隋文帝开场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大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容5.【解析】选B。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国后口述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6.【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图文结合的学习能力。图片中的人物是鉴真,他东渡日本,讲授佛经及中国的医药、建筑

9、、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出色奉献。7.【解析】选C。在中国出土了大食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说明唐朝与大食、波斯、东罗马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应选C。8.【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辨析史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大宋“契丹可知此盟约是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D项中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是南宋与金的分界限。【拓展延伸】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开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它完毕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

10、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开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开展和统一。9.【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综合归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辽、北宋、西夏并立,南宋、西夏、金并立,因此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并立。10【解析】选C。“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说明农业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应选C。11.【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辨析史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表格中南方人口由西汉时的20%提高到63%,说明了南方经济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12.【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A为北宋前期在地区出现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为南宋的纸币。

11、C、D分别为美国、英国的货币,出现的时间晚。应选A。13.【解析】选C。根据图片下的文字说明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故答案选C。14.【解析】选C。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15.【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共同主题。根据史实的容进展分类辨析,发生于境民族之间,不属于中外交流,属于中外交流,不属于民族团结,也不属于国家统一,而四则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此得出答案。16.【解析】此题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墨子关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能。根据材料二中的“进士,材料三中的“科举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答复第(2)题。根据材料三中的“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可以看出,科举制最利于国家、利于封建统治者。材料二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充分表达了这一结论。据此答复第(3)题。答案:(1)不管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2)科举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根底,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时机,赋予了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