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2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71343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工作报告2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2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2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2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2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府工作报告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工作报告2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市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X年工作回顾 202X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亿元,增长1,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1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7亿元,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3元,增长9.6%,其中,城镇常住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8元,增长9.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元,增长105%。 (一)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业转型步入新阶段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强化经济形势研判调度,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增长2%。传统产业延伸提质。原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就地转化率达到以上。焦炉煤气年处理能力达30亿立方米,煤焦油深加工能力达到0万吨。天津亚东萘系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神华硝铵、黑猫三兴二萘酚项目基本建成,宝化万辰煤焦油深加工一期试产,华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二期建成投产,焦炉煤气实现高效利用。铁路运输结构进

3、一步优化,白货发运比重由6%提高到8%。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业快速发展,腾龙生物精细化工二期建成投产,成城交大、佳瑞米精细化工部分产品建成试产。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万千瓦,增长8.%,完成电力多边交易2亿度,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亿元。东源科技2tim;35万千瓦、君正二期ime;20万千瓦2个电厂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陕汽清洁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辆,有力带动了瑞格工贸、金运商贸等近20个配套项目发展。雅泰高科技产业园填补了我市医学工程领域空白。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壮大,黄河能源、源通煤化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君正能源等8家企业进入X省民营企业00强。园区承载

4、能力不断提升。乌海经济开发区成功列入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全国电石法聚氯乙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准筹建,开发区总体规划获自治区批复。环乌海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进展顺利。海勃湾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华资、源通、天宇化工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我市被列入自治区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居自治区首位。全市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1家、研究院6家。建立我市首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42亿元,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9%,

5、非公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7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大力实施精准化招商,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33个,引进到位资金2亿元,增长7.4%,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亿元。 (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彰显新魅力 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完成评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获得自治区批复,滨XX县区控制单元规划、滨河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编制完成,绿地系统规划、机场净空规划、海勃湾旧XX县区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完成编制,环乌海湖旅游规划完成中期成果。环湖开发建设步入新阶段。国家重点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并顺利蓄水,四台机组实现发

6、电。滨河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四横三纵7条主干道及配套管网全部建成,环湖路4.1公里建成使用,主要道路框架初步形成。开元码头投入使用,库区右岸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成完工。城市夜景景观进一步提升,全年投入资金500万元,重点实施了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环乌海湖等亮化工程。市政公用设施逐步完善,供热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9.5%。旧XX县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实施绿色建筑项目7.7万平方米。我市成为全国第七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六城联创

7、工作。制定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管理办法和乌海湖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环湖管理得到加强。便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数字城管监督指挥平台运行成效明显。我市被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桌子山街公铁立交桥投入使用,海勃湾碱柜公交首末站主体完工,乌海湖大桥、10国道黄河大桥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荣乌高速乌海段、海勃湾生态涵养区道路工程、市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新开通乌海至成都航线,乌海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202X吨,旅客吞吐量46万人次,保持在全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百强行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坝址公园、书法广场、黄河风情园改造、葡萄主题公园、甘德尔山东坡等绿化工程

8、,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1.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万亩。城市水系建设稳步推进,甘德尔河一期、二期实现联合调度运行,高山草甸灌溉工程、桌子山XX县区复绿引水工程(南线)全部完工。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控制规划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电石29.4万吨、钢铁2.4万吨。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实施减排项目76个,电力企业全部达标排放,所有水泥企业完成脱硝工程,节能减排完成自治区约束性指标,提前一年完成氮氧化物十二五减排任务。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加快实施,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骆驼山XX县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煤矸石着火点

9、压覆治理9%以上。集中整治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对13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关停违法排污企业98家,淘汰燃煤小锅炉111台。加快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控实现全覆盖。全年中心XX县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63.%。 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0亿元,增长7。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金沙湾被评为国家沙漠公园,乌海湖列入国家旅游重点项目目录,乌海湖水上营运项目启动实施,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龙游湾湿地公园、农业休闲采摘园等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全年旅游总收入24.亿元,增长22%,接待游客13.8万人次,增长15%。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加快。红星美凯龙开业运营,维多利广场一期基本建成,月星

10、家居、万达广场主体封顶。鸿达物资交易中心投入使用,乌海北货场等物流项目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乌海海关获得国家批准设立,承担一市三镇海关业务。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860万美元,实现翻番。实际利用外资8万美元。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8%,销售面积104万平方米。金融服务业持续稳定。全市银行存款余额60.亿元,市内外贷款余额690亿元,分别增长2.2%和3.1%。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2.5,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金融业对税收的贡献度达到8%。成功举办省西部盟市非公有制经济金融服务峰会,落实资金42.亿元。 (四)十个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新农区建设水平实现新提高 全年投入

11、9.6亿元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村村通电、安全饮水、校舍安全改造等8个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区危房改造完成2091户,街巷硬化完成506公里。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增长3%。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规模以上流通企业家,实现交易额0亿元。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项资金749万元,帮助农业企业解决贷款亿元。蔬菜、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蔬菜种植156万亩。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出台了进一步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植补植葡萄52亩,保有面积3万亩。汉森葡萄、葡萄酒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汉森公司上榜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强,云飞葡萄获得

12、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五)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实现新提升 全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70.亿元,增长13.,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6%。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人,完成就业创业培训9162人,413人成功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低于自治区控制目标。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亿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国家级试点城市。大病保险补偿比例、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均位居自治区前列,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500元,

13、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819元。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70元提高到570元,居自治区第位。五保对象和三无人员实现同城同待遇,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500元,提高到1800元、13920元,分别居自治区第位和第3位。孤儿集中抚养和分散抚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610元、1350元,分别提高到1700元、418元,居自治区第3位。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2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元、150元,居自治区第1位。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到92.3%,高于自治区目标值。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

14、97套,开工率12%,基本建成9633套。海勃湾依林佳苑社区获得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重视老年人事业发展。出台了老龄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2X202),老年养护中心及4个民办养老机构开工建设,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个,3个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启动实施。全力抓好菜篮子工程,群众吃菜贵问题逐步缓解。公交便民惠民政策力度加大,投入补贴资金1512万元,实施公交卡票价减免政策,乌海至碱柜、棋盘井、乌素图区域客运线路实现公交化运营。 (六)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期基本完成,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所,幼儿入学规模新增700个,入园难问题逐步缓

15、解。投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本以上上线率5.4,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开工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启动中医蒙医和妇幼保健两个医联体试点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启动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及全民健康促进五年行动规划,建成市级卫生数据中心,开通市民健康查询系统和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全覆盖。大力推广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实施微创手术412例。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开展合作,引入肿瘤放射治疗等新技术项目9余项,其中7项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我市被确定为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建成开馆,召烧沟岩画遗址保护一期基本完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书法五进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满巴拉僧庙等5处文物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第六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三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首届环乌海湖全国竞走挑战赛、第二届全国桥牌邀请赛等文体活动。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全面启动,市足球协会和足球学校挂牌成立。社会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