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70609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2#楼)(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凤山湘江城市花园2#楼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其编制依据如下:1、凤山湘江城市花园2#楼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凤山湘江城市花园2#楼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8、建筑施工手册9、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工程实际情况。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设计概况凤山湘江城市花园2#楼工程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原农机厂内,南临凤山至金城江二级路,西靠

2、近凤山县看守所,东、北两面靠近居民住宅。地上建筑总层数为18层,带半地下室,地上总建筑面积约9348.96平方米。属于湘江城市花园的一个子项目。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共56根桩,其中D(桩身直径)800:26根;D900:8根;D1000:20根、D1100:2根。桩端支承层灰岩层岩石承载力特征值为4000 KPa,要求桩端嵌入该岩层内,入岩深度1D且不小于1000(D桩身直径)。桩端须作扩大头处理,扩大头尺寸详大样及桩表,扩大部分不设护壁。桩护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用HPB300级钢。桩心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封底混凝土强度等级

3、C30,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表:第二节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水文(一)、气象本项目位于凤山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极端最低气温度-2.4,极端最高气温38.4;1月最冷,月均温度为11.4;7月最热,月均温度26.4。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发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均相对湿度78%。夏热多雨,间有涝灾,冬温凉而干燥,偶有低温霜冻,高山地区常有冷冻积雪,秋高气爽,常有春旱、冬旱发生,四季明显。(二)水文经现场调查,场地及附近未有发现有影响工程稳定的地表水体,项目现场地势较高,受洪水影响小。二、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于岩溶

4、峰丛地貌区,场地内已经过堆填整平,现有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484.3m484.50m之间,地面坡度一般小于2,高差小于0.5m。三、场地岩土层特征场地内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素填土、第四系坡积土(Qdl)粘土和二叠系(P)灰岩组成。根据土的物理学性质及工程图特性划分为5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素填土:褐色、灰黑、棕红、灰白、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有粘性土组成,夹有碎石和少量建筑垃圾,结构疏松,强度低,属高压缩性土,层厚在0.33.8米,平均厚度为2.29米。粘土:褐色、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可塑,切面光滑,具光泽反应,含锰质,部分地段常夹有卵石或灰岩碎石,可搓成较细土条

5、,干强度和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局部地段过渡为粉质粘土。厚度4.2-12.6米,平均厚度7.77米。破碎灰岩1: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完整程度低,裂隙发育,常见溶孔、溶隙发育,为大量泥质充填,部分地段常出现岩土混合状态排列,岩体极为破碎,岩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揭露层厚1.29.3米。溶洞粘土2:褐黄色,可塑状,切面较为光滑,手压凹痕较为明显,石灰岩3 :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完整程度较高,裂隙发育少,局部见有少量溶孔,溶隙发育,为泥质填充,岩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岩芯多呈柱状,属较硬岩,岩体基本指令等级为II级。揭露层厚度5.111.90米。四、场地地下水经现场调查及地质报告,场地

6、在地勘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地下水,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第三章 施工布置第一节 现场总平面布置1、基础周边做好排水沟及集水井,沉淀池等,全部污水经过三级沉淀过滤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2、现场配置1台250L 砼搅拌机,供挖孔护壁时使用,在相应位置设砂石堆场及水泥库。3、施工用电,从甲方配电箱接入总配电箱,再由总配电箱分支接到各用电点。第二节 施工组织1、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组成,在监理和公司工程部的指导下负责对各施工生产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下设施工班组责任制。2、组织管理体系,项目部质量安全职责机构图。3、项目部下设班组责任制,依据

7、工程特点设立特殊工种,主要施工人员如下:(1)电工:其工作按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操作规范安装搭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生活照明电,并且应每日检查,作好电工日记。(2)焊工:配10人,其工作是钢筋笼焊接,并保证按设计图纸及规范施工,焊接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4、项目总体目标(1)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2)该项目应做到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安全事故率为0,杜绝安全伤亡,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3)人工挖孔桩工期约为38天(自孔桩开挖起,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止)。第三节 施工准备工作和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如下:1、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调查;2、施

8、工现场地下、地上障碍物调查与处理;3、施工现场平整与道路修筑;4、施工用水、用电的接通;5、排污、排水沟管完善;7、人工挖孔桩位复测,场内控制人工挖孔桩控制点。二、技术准备工作1、会同业主、监理做好进场工作,详细复核有关控制人工挖孔桩位座标高程。做好各人工挖孔桩点测量放线。布置、检查各种临设放线定位工作。2、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了解施工图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全部内容。3、编制施工方案。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分项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进度控制安排,编制质量、安全、进度的保证措施。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4、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

9、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技术交底采用“双层三级”制,即公司部门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总体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质检员、各班组长及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各班组工人接受交底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三、材料、设备准备工作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方案及施工预算提供资料,对施工中主材,应根据实际编制各项材料、设备、安全防护等计划表,计划采购、分批按时进场。对各种材料入库保管、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提前做好原材料检测工作。主要材料:中砂、0.5砾石、P.O42.5水泥、C30砼、钢筋16、8。2、施工机械设备

10、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提前组织,按时进场。附人工挖孔桩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空压机、风镐、垂直楼梯、井内送风系统、摇架或电葫芦、砼搅拌机、潜水泵、振动棒等。四、劳动力组织准备劳动力组织按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实施。本工程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拟组建2个队。1、人工挖孔队:30套摇架,每架2 人,计60人;2、钢筋加工队:钢筋笼制作电焊工6 人;3、砼浇灌队:每组10人;以上2个队按进度陆续进场到位。第四节 工程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1、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应对措施:桩孔成孔阶段组织30组工人同时开挖,并保证劳务对组数量的稳定性。2、施工场地比较狭窄,主要的进场道路的车辆通过能力较

11、差,无法满足中、大型货运汽车通过。在孔桩施工阶段主要影响孔桩的钢筋进场。应对措施:我方将积极与各方联系协调,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保质保工期的方法进行施工。3、人工挖孔桩施工正处于雨季应对措施:设专人关注天气情况,并及时汇报给项目部以便调整施工组织;增加场地抽水机械的储备,设专人进行抽水作业,保证雨停之后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挖孔作业;成孔阶段要加强桩孔的遮挡工作。第四章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

12、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桩质量检测桩基验收。第二节 桩位测量定位一、测量放样本工程设计比较特殊,桩孔较多,且各轴线夹角特殊,多条轴线不是通长的,桩位座标用传统的方法计算较繁琐,容易出错,而且设计院不提供桩位座标,我方将利用计算机计算,首先在Auto CAD软件中打开设计院提供的桩基平面电子图,然后将CAD的座标系换成大地座标系或施工测量的相对座标系,将桩基平面图上定位点按设计座标移至新座标系中对应座标,

13、各桩位的座标即可从图上直接读出。再利用全站仪依次放出各桩位,并进行闭合校正。桩位测试之后,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测量人员、建设单位在开挖前检验合格,钉上木桩,并以桩上的铁钉作标记,用砼固定木桩,放样完毕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二、桩孔中心点的控制:为防止杂物在开挖时落入孔中,便于第一节砼护壁施工,防止地表水渗入井内,开挖前以桩中心点为中心,按相应的桩径加大40cm用砖砌一圈,宽度为120mm,高出井周围地面150200mm,同时通过桩中心引两条垂直直径线与井圈相交得四点,在这四点处设置四个钢钉,用油漆在这四点作标记,作为控制中心点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据。要求每模都进行吊中,拆模后进行复检,及时修正

14、,做到中心偏差在10mm以内。三、高程控制施工现场0.000未定,但是工期较紧,我方提前进行成孔施工,待0.000由现场确定,依据甲方提供的已有绝对标高控制点引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做好标高控制点。注意以下几点:1、所使用的经纬仪、水平仪及钢尺使用前均需检验与校正到规定偏差范围内;2、在测量定点时,测量闭合误差、量距误差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第三节 桩井开挖掘进施工一、开挖方法确定:挖孔桩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取全数开挖和跳桩开挖的施工方法,桩孔内出运土石方采用钢管搭设固定提升架(顶上铺盖塑料彩条布作防雨用),人工绞磨将桩内土石方垂直吊运。 二、挖孔桩护壁模板工程本工程挖孔桩基础嵌入

15、岩石内的桩身,采用砼原槽浇灌方案,高出自然地面部分采用砖模。非嵌入岩石挖孔桩按设计尺寸规格采用定形钢模板支护壁模板,护壁模板制作详下图。局部与基础梁接口采用定型钢摸板和钢管散装散拆方法,在摸板安装中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几何尺寸和相应位置;模板、支撑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可靠地承受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三、人工挖孔挖孔桩成孔采用人工开挖,从上到下、逐段逐层进行,每挖1m用十字线及锤球检查一次桩孔中心及孔径,以保证挖孔桩垂直度。施工过程中若出现较大地下水或下雨后时,采用100污水泵抽至桩外排水沟经过集水坑沉淀排入现场统一排水网内。施工前应平整场地。挖孔顺序依据土质、桩孔布置及流水段划分而定。挖土方时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风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及石用风镐、锤、钎破碎。桩内挖土方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土层部分按设计直径加护壁厚度控制开挖截面,弃土装入吊桶内,少量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