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青茶编制说明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70571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崂山青茶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崂山青茶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崂山青茶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崂山青茶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崂山青茶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崂山青茶编制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崂山青茶编制说明2019年8月22日青岛市茶文化研究会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青岛茶行业一直存在种植、加工标准混乱,种植、加工流程混乱,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茶行业标准,此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茶叶加工基础标准,将很好地对行业加工技术规范提供指导和支持作用。推动新标准的实施,是新时代下青岛茶市场化发展中,走向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关键一步,使得茶产业在发展中做到有标可依,促进茶企技术进步,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行为,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茶叶标准不断完善,将逐渐杜绝过度包装或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冒充质量等级、添加色素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茶叶产品的质

2、量安全,让老百姓都能喝上放心茶、喝上好茶。有标准,对茶企、市场、消费者都是好事,比如,今年茶叶的农产品追溯要求国标的制定,使茶叶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这个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消用户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疑虑。推动标准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也是促进茶叶生茶技术提升、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依据。茶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希望通过这些茶叶标准进一步的完善,为茶叶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茶叶在生产、管理、质量方面的水平,提高青岛茶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让更多的青岛好茶叶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日常生活。(二)协作单位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北崂茶业有限

3、公司、青岛皇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岛涵雪饮品有限公司、青岛沅禾茶业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过程由青岛晓阳工贸公司牵头,成立了专家组,对青岛的茶行业标准情况做过市场调查,专家组对标准的拟定表达了极大的肯定。由此开始了崂山青茶标准的拟定。八月份开始发表立项说明。历经一月有余,拟定了标准大纲,前期资料收集。九月份在团体标准信息网公开了公开意见稿。(四)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匡新、匡明如:负责整个标准的统筹安排,审核标准黄亚宁、丁兆堂: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张续周、高志绪:负责标准流程的拟定傅财显、庄素玲:负责生产工艺的编写王玲丽、刘蕾:负责品质指标的测试和规范钱文俊、胡建辉:负责检验规则的拟

4、定二、团体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团体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团体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团体标准水平的对比;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

5、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末茶含量的测定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070茶叶包装通则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方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第123号)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主要技术指标及可行性验证资料1、感官指标:根据GB/T19598的规定而确定。2、理化指标

6、:根据的GB/T19598的规定而确定。3、卫生指标:根据GB2762、GB2763的规定而确定。(二)试验方法及可行性验证资料1、感官检验:按SB/T10157规定的相应规定执行。2、理化检验:水分检验按GB/T8304规定的方法进行。总灰分检验按GB/T8306规定的方法进行。碎末茶检验按GB/T8311规定的方法进行。水浸出物检验按GB/T8305规定的方法进行。粗纤维检验按GB/T8310规定的方法进行。3、卫生检验:按GB2762、GB2763规定的方法进行。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目前

7、国内现行有效的与青茶有关的标准大部分是国家标准,部分地方标准,少数行业标准。有些标准制定于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部分指标已经不合时宜,标准中的部分技术指标与GB2760-2014等新的国家标准不一致。部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由于分属不同的系统或地域,这几个标准之间的要求差异较大,限量指标种类、限量值、标准条款等都大相径庭。某些标准存在诸如技术指标的单位与指定的检测标准或者基础判定标准单位不一致、食品添加剂指标违背国家强制标准、标准的可执行性不好等不合理之处。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的编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要求。标准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均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要求与相应国家标准相匹配。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团体标准作为强制性团体标准或推荐性团体标准的建议;作为崂山青茶加工的参考标准,有利于整个崂山青茶加工的规范性发展。八、贯彻国家(团体)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无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