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70534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人地关系1 .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 理论。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简要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亚里士多德 孟德斯鸠 拉采尔 亨顿人类同其他生物都是环境的 产物,其生存发展都由地理 环境决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夸 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无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可能论白兰士 白吕纳人对外界的适应不是被动 的,而是主动的,相同的环 境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 认为“地”只是提供可能。适应论罗士培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 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有了 “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生态论巴罗斯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

2、考察环 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 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 生态的研究。文化景观论索尔 哈特向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 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 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 应环境的地标特征,人类是 造成景观的最后一种力量。生产关系决定论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单方面强调了人地关系的社 会属性,并把其绝对化,否 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 大作用的自然属性。部分刖办联子者和唯思志论环境感知论环境感知成为人们对该环境 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 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 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文化决定论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 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 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天人合一”观孔

3、子 庄子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 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 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 而是统一的。“天人合一”观是东方普遍 的思想表露,是东方综合思 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 现,与西方传统的人地观是 完全不相同的。2 .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 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 .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 意图。略4 .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生态足迹的研究;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4、空间的网络化;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1)农业经济活动:强烈的地域性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无明显的季节性专业化与协作化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影响因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

5、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 劳动力、科学技术、 市场需求、 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对地形、土壤、 气候的影响比较大, 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 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 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1)原始农业: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劳动效率低下;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对自然有取有予;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3) 石油农业: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 破坏了农业

6、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使生产科学化;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1 )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多;资产投资少;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2)资源密集型:能源消耗大,主要是原材料部门;主要生产居中产品;3)资本密集型: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少;4)知识密集型: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 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开发和生产

7、高精尖产业。5. 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1 )资源型:原因 :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结构特点 : 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2)河湖水域型:原因:河流、湖泊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水运条件、生产用水和动力;结构特点:多高耗能的电冶金、电化学工业在水电站附近出现。3)临海型:原因: 海洋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海底矿物、 海洋生物、 海水矿物所在地;结构特点: 海洋水产、 海洋化学、 海水淡化、 原料进口工业, 出口加工区、 经济特区等,方便进出口。4)临空型:原

8、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对交通的要求提高;结构特点:以一个的地方中心为依托,在机场附近形成几个团状的工业集群。5)智力型:原因:技术和信息资源密集的地域;结构特点: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内,中间的生产销售正外。多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公司指挥中心。6.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农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 农业经济活动主要是生物再生产过程, 而生物再生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因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2)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

9、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不利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工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 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 资源与土地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 通过对农业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人文环境:为工业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支持;2)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不利影响:造成了如酸雨臭、氧破坏等环境破坏的结果;第三产业:1)地理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经济活动为中介来影响第三产业;人文环境: 不仅直接影响着第三

10、产业, 而且通过对第一、 第二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影响;2)第三产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有着复杂、深刻、多样的影响,有些活动使自然环境更美好,而有的会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人文环境: 第三产业对人文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交通运输业极大改变了人文环境的格局等。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1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 .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影响机体和生理功能,

11、影响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影响土地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来影响人口分布;地形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联系;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水资源的分布影响了人口分布;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和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口的分布状况。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生产力发展与分布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 影响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

12、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3)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从而改变人口布局。3 .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使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 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4 .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原因:地理环境基础因素、气候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3、影使得人口移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适应新低区资源开发;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引起人口在各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移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新地区开发的影响;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等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后果:对人口发展的直接后果: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暂时缓和国内矛盾; 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

14、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 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弊端: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一聚落1 .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自然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2)经济环境与城市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 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3)交通环境与城市交通位置影响到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4)人文环境与城市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 .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1)村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