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辅导讲义(光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70424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竞赛辅导讲义(光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赛辅导讲义(光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竞赛辅导讲义之四-光学2009-7-6,朱文军编辑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2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3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_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那么人到镜

2、子的距离应为米。 5图4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6图6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7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注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温度计的

3、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8老师利用投影仪把课前写好的透明胶片投射到屏幕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图9)。当他再把两块条形磁铁放在投影仪上,在磁铁上面铺好玻璃板,用铁粉演示磁感线的分布时、屏幕上磁感线的像却不清晰,这时应该向_移动投影仪的镜头。9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说出两种最简便的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0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

4、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1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C凸透镜的焦点处。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12如图5所示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军舰的像在图中的_点处。13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

5、;b)凸镜;c)凹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太阳灶用_,老花镜用_,汽车观后镜用_,近视眼镜用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14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孤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像。16、举出四个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相似的用法只算一个)。

6、1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9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A30分贝B50分贝 C90分贝D110分贝20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物理学领域中,战国初期的_在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

7、时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宋代的沈括在_一书中已有关于地磁偏角的记载,这个发现比西方早400年。近年来,我国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已跻身于世界前列,1989年巳找到临界温度为141的超导材料,当温度降到141左右时,这种材料的电阻变为_。21图6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22、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23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 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C

8、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 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24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25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移。26、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4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27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

9、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28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29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30、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31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

10、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3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30;B45;C60;D90。37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厘米;B一定小于8厘米;C一定在10

11、厘米到16厘米之间;D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34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中的那一付。35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以下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图_。36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 37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

12、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在屏幕上画出F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填“上”或“下”)移动。3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39如图1,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如果看近

13、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40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41、如图3,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

14、。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4中,照片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是用丁拍摄的。42、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3. 下列有关激光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利用激光进行室内照明; B. 利用激光进行通信;C. 利用激光加工坚硬的材料; D. 利用激光进行长距离测距。44. 将筷子竖直插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