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70421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读后感2000字.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2000字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2000字。闲暇之余,有幸拜读了汤勇先生写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一书,感触颇深。我不是爱读书的人,很少有哪本书可以从头看到尾,这本书却是破例了。书中一篇篇扣人心弦、生动活泼的教育讲演,一个个启迪心智、发人深省的心灵故事,带我们行走于幸福教育的路上。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成功更要成长;要卓越更要幸福。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共分九章,从把自己变成珍珠到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从做最好的自己到有效课堂的追求,从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到走向亮堂的远方,从校长力量的泉到今天怎样做教育,每一章都生动、精彩,富有哲理。如开篇作者就讲了

2、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最初找不到工作,一直觉得怀才不遇,因没有遇到伯乐而泄气,因社会对他的不公而充满仇恨。后来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却认为工作很普通,很不理想,自己是大材小用,于是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以致屡次碰壁,领导、同事都瞧不起他,他为此很绝望。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了却一生。在他正要自杀时,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自杀,他给老人道出了原委。老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 就随意扔在了沙滩上,叫年轻人把刚刚扔的那粒沙子捡起来,年轻人说这根本找不到。老人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珍珠,随意扔在地上,然后问年轻

3、人能不能捡起来,年轻人毫不费力地捡起了珍珠。老人于是意味深长地说:你应明白,如今的你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成认你。假如要得到别人成认,那你就要想方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起点是一样的,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一样的。之后,谁会得到大家的率先认可,谁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变得足够醒目、足够优秀。整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满腹牢骚那是弱者的悲哀。我们有些老师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成了负担、负担。这些老师冷漠仇视、愤世嫉俗,感到工作乏味、产生职业倦怠,整日牢骚满腹,抱怨工作忙、事情多,太苦

4、太累,结果学生不喜欢,同事不快乐,领导不满意,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好多年过去了,这些老师没有享受过教育的成功,也没有体会到教育的乐趣,耽误了学生,也耽误了自己。老师工作是一种需要较大付出的心智劳动。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施行教育,还是带着快乐的工作观念来施行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一样。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说过:人活在地球上一共两件事:第一做人,第二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静下心来做眼前能做的事。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元帅当不了,好好当士兵;上如不着天,下边要着地;高处不能成,低处要肯就。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做的事。我们每位老师所干的工作

5、,不一定都是十全十美的,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都是专业对口和自己熟悉及专长的。我们能把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工作干好,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不熟悉的工作干好,这就需要人具备更高的素养。 教育工作肯定会遇到难度大,压力重,学生难教等状况,确实会出现不喜欢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可以拥抱幸福!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有舞台,就应该好好的演一个角色,没有舞台,就应该静静地做一名观众,我们如今有教育

6、这个大舞台,有教书育人这样一个特定角色,有灵魂工程师这样一份特殊职业,我们就应该好好扮演人生角色。与其等待下雨,不如自己浇花;与其左顾右盼,不如面对当下;与其在彷徨中消沉,不如怀揣理想,坚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f132.作者在讲到读书时,谆谆告诫我们:读书不需要理由教育是特殊的行业,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学生要学习,作为教育者更要学习这不仅在于学习是老师自己成长的需要,更是因为教育者要用自己刻苦学习的风范去引领学生的学习,使广阔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使他们也具有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学习品质。所以说,老师具有的学习精神,具有的丰富知识,要比抽象的说教和貌似的威严强得多,学生心目中的优秀老师是

7、学富五车的长者,而不是知识浅薄的严师。 更何况,坚持学习、坚持读书、坚持研究,是老师成长和工作性质的要求。 新时代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开展的高素质人才,更要求老师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能启迪、开发、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习,坚持读书,坚持研究。老师的成长,老师的开展,老师的快乐,都可以从学习中、从读书中得到。 一个优秀老师应该具有学者风范、书生气息、书香人生。在这样的风范、气息、人生里,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加有活力、有朝气,我们的教育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才会是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完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真的像品味了

8、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书中第一讲:读书,老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老师要读书,作为一名老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正确、最捷之径,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考虑,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强阅读。只有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与学生到达一种生命的飞跃。我想每一位老师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书香味的,最起码从教前的阅读积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老师岗位后随着时间

9、的推移,不断的感到时间是越来越少,精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因此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量大大减少了。陶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这句话指明了读书的方向,读书要读好书,尤以经典、名著、为首选。通过阅读,向大师们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展心灵的对话,大师的作品里都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会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那种真善美的东西就会走进你的心灵。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才能被学生认可,以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

10、的有效途径。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困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修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看的有益书越多,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就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至今为了准

11、备一节优质课,还要遍查资料,提早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假如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可以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虽然不多,但起码保证你有阅读,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挤出其它的时间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别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行动起来,读书吧!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专家的著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确实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急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比照,我意

12、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老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老师。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老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冷淡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阔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

13、最荣耀的岗位上工作,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历,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适很多的。因为修改作业这肩膀不舒适, 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如今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

14、真的是举不胜举,老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老师个人价值观的表达。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冷淡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老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质量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

15、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孔子说: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考虑,并把这些考虑、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到达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化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外表。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

16、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1000字做一个幸福的老师1000字信手翻阅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老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到达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陶老师认为读书是老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