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704192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护理常规新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篇 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常规第一章 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 手术护理安全一、护理要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洗手、巡回护士应认真核对各项信息(病历、腕带、手术通知、切口标识),防止患者及手术部位错误。 2、接送患者时应有专人护送,进出门保护患者头部及肢体,防止受伤及坠床,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和输液管。认真交接班。 3、搬运患者及安置体位动作轻稳,对易受压部位、骨突处垫软垫,必要时(手术时间长)行局部按摩,防止压疮。 4、术中用药、输血严格查对,安瓿、药瓶保留至手术结束核对后丢弃,储血袋用后保留24h后处理。(紧急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复述后执行) 5、正确、安全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执

2、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6、术中切留标本洗手护士妥善保管,由手术医生填单送检,由专人负责核对,登记送病理科双方验收签字。 7、术中器械、物品严格(二人三遍法)清点并记录。 8、术前了解手术方法及步骤,认真检查器械完好率达100,备齐,确保安全。 9、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术中有违反无菌技术操作的人员或参观者,应及时指出,立即纠正。 10、严格认真执行手术安全及风险评估“三方”核查单与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并签名。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严格执行手术安全三方核查。 2、接送患者注意安全、保暖。 3、体位安全舒适。 4、仪器设备操作熟练。 5、物品清点正确。 6、严格三查八对。 7、标本专人查对

3、、管理。 8、严格无菌操作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 体位安置原则 一、护理要点 1、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避免神经、血管受压。 2、术野充分暴露,尊重患者的尊严及隐私,不过分暴露患者的身体。 3、保证呼吸、血循环通畅。 4、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安置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固定稳妥,不易移动。 5、避免患者皮肤与金属直接接触,防止使用电刀时灼烧患者。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体位摆放正确、安全舒适。 2、床单平整。 3、呼吸、循环良好。4、利于手术。第三节 颈部手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访视,查看病历,向术者了解病情,针对患者情况,解除其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了解患者

4、后仰平卧位的训练状况,告知患者正确训练体位的重要性。了解医生对手术及手术器械的特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检查手术物品是否准备齐全。 3、患者入手术间后,护士要严格“三查八对”(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皮肤准备(左、右侧)、术前用药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4、摆好手术体位,在颈仰卧位时,可用治疗巾卷成长10cm,直径约5-8cm的卷筒,放于患者颈后,让其适应颈椎的生理前凸,作为头部重量的主要支撑点,便于手术野暴露,减轻患者疲劳。5、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一同清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数目,详细记录。6

5、、备好消毒剂,暴露消毒部位,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注意消毒液勿流入耳内或颈后。 二、术中护理 1、手术体位颈后仰卧位:患者仰卧,治疗巾包绕头部,勿使头发外露,肩下垫一厚约10cm的软垫,头后仰,以头圈固定,充分暴露颈部手术野。 2、常规及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1)器械准备: 甲状腺器械、常规手术器械。(2)其他用物: 敷料包、引流管或引流条、手术电刀等。 3、护理配合措施(1) 甲状腺手术多为局麻或颈从麻醉,患者在清醒状况下接受手术,易因疲劳、手术牵拉、多层手术单覆盖而闷热、憋气、烦躁,因此,术中应注意患者呼吸通畅,多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2) 手术中巡回护士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观察患者发音

6、情况,有无声音嘶哑、呛咳等神经损伤表现。 (3)因甲状腺手术体位颈部后仰,在等待快速病理检查期间,应临时在头部垫一软枕,减轻患者的颈部疲劳;关闭切口时,应及时撤除患者肩部软枕,恢复正常体位,减少术后患者颈部的不适。三、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急措施术中出血:常见于处理甲状腺上动脉,中、下静脉时。处理原则为利用纱垫或手指等作暂时镇压,及时找到出血点,用血管钳钳夹、缝扎或连续缝合止血。四、术后1、术后由巡回护士携带患者病历等物品护送回病房;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要注意给患者采取保暖措施。2、护送途中,手术推车应拉起床档,防止患者坠床,巡回护士立于患者头部位置,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状况及病情变化。3、在

7、护送病人时,应观察患者的意识、感觉、呼吸、血压、脉搏、眼球活动、各种反射以及肌张力的变化等指征。4、甲状腺术后护送患者时,应让患者少说话,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增多的分泌物。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及深浅度,细致观察患者胸廓活动、面色及氧饱和度等各种指标。5、观察患者的引流导管是否有扭曲、脱落、受压,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有无逆流现象,如引流过少、局部肿胀时,应考虑为引流管阻塞,要及时通管;如量过多并呈深红色,则要考虑可能系手术部位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脱落,应立即返回手术室处理。6、保持患者的静脉通路通畅,对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式比较复杂等病情严重患者,在护送时,需请麻醉医师

8、及临床医师协助护送。7、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生命特征、引流管情况,输血、输液、特殊用药、麻醉方式及物品等。8、正确消毒处置、规范化整理手术间,及时送检手术标本、补充手术用物,做好手术登记工作。五、 术后护理1、全麻患者术后先取平卧位,清醒后改半卧位,利于呼吸、吸痰及进食。2、术后12天进流质饮食,不宜过热。3、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及进食呛咳,手足有无抽搐等。4、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生于术后648h内的呼吸困难,多因出血压迫所致,应立即检查伤口,必要时急送手术室剪开缝线解除压迫,彻底止血;或行气管切开术。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术前物品准备齐全。 2、严格执行手术安全三方核查。3、体位安全、舒

9、适。4、仪器设备操作熟练。5、物品清点正确。6、术中配合主动、迅速、正确。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8、严格无菌操作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 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一、心胸外科手术护理常规1、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深、创伤大,术前应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做好健康状况的评估,尤应注意老人和小儿患者的特殊情况,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术中特殊需要,提前做好准备。2、心胸外科手术大多为全身麻醉,需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输液通路,协助麻醉医师做好麻醉。3、心胸外科手术时间长,体位应安放稳妥,侧卧时防止腋窝神经,血管受压,关节突出及压迫处应垫上软枕。4、心胸外科手术切口大、出血多,常规使用电刀以减少失血,因此,术前应检查电刀

10、性能,保证术中能安全使用,防止灼伤患者。5、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深,根据手术进程随时调节术野灯光,准备两套吸引设备,供吸痰及手术台上使用,并保持其通畅。6、备好热盐水,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保持输液、输血通畅。心脏手术及肺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调整输液速度,如病情变化,及时配合抢救。7、关闭胸腔后,及时接好胸腔引流瓶,水封瓶内预先倒入0.9%生理盐水500ml,并做好水位标志,连接处必须牢固紧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8、手术后搬动患者应轻移轻放,尤其是全肺切除患者,应防止纵膈移位造成心跳骤停。【肺叶切除术护理】 一、麻醉与体位:全身麻醉,90侧卧位。 二、手术用物1、器械:开胸包、肺切包及其他器械。2、敷料:大

11、敷料包、手术衣、胸科敷料等。3、其他:常规型号丝线 、3-0 5-0的Prolene线。三、主要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1、常规进胸,探查病灶,决定手术方式。 2、解剖处理肺动静脉时递扁桃体钳、直角钳、花生米钳、长无齿镊、组织剪交替分离。7号线分别在近远端结扎,近端中圆针4号线再贯穿、结扎一道,远端扁桃体钳夹住,刀切断,4号丝线结扎。3、处理支气管时分离支气管周围组织,递扁桃体钳或花生米钳分离,切开,扁桃体剪剪断支气管周围组织。用两把或一把直角钳夹住气管,小尖刀切断气管的一部分,用5*12针线间断缝合近侧切口,边切边缝,待全部切除后移出肺放于弯盘内,吻合不足之处予以增补。 4、胸腔内倒入少量温生理

12、盐水,麻醉医师协助膨胀肺,充气检查是否漏气,必要时用残端闭合器闭合。5、放置引流管,常规关胸。四、注意事项1、术前应严格核对患者,安置体位时要注意患侧向上。2、肺叶与胸膜多有黏连,要多备热盐水。3、易滑脱的血管缝合要求针小线粗,防止针孔出血。4、肺上叶切除时备2套胸腔引流装置。五、术后1、术后由巡回护士携带患者病历等物品护送回病房;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要注意给患者采取保暖措施。2、护送途中,手术推车应拉起床档,防止患者坠床,巡回护士立于患者头部位置,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状况及病情变化。3、在护送病人时,应观察患者的意识、感觉、呼吸、血压、脉搏、眼球活动、各种反射以及肌张力的变化等指征。4、护送患

13、者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增多的分泌物。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及深浅度,细致观察患者胸廓活动、面色及氧饱和度等各种指标。5、观察患者的引流导管是否有扭曲、脱落、受压,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有无逆流现象,如引流过少、局部肿胀时,应考虑为引流管阻塞,要及时通管;如量过多并呈深红色,则要考虑可能系手术部位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脱落,应立即返回手术室处理。6、保持患者的静脉通路通畅,对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式比较复杂等病情严重患者,在护送时,需请麻醉医师及临床医师协助护送。7、在护送途中,应妥善对患者进行通气和供氧,以防低氧血症。8、由手术床至手术推车再搬运患者至病床时,应使用2把

14、止血钳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造成不良后果。9、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生命特征、胸引管水柱波动情况,输血、输液、特殊用药、麻醉方式及物品等。10、正确消毒处置、规范化整理手术间,及时送检手术标本、补充手术用物,做好手术登记工作。六、术后护理1、麻醉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其早期活动。 2、给予氧气吸入24Lmin。 3、必要时心电监护。 4、保持胸腔引流通畅。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切口有无渗液、疼痛、感染等。7、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早期宜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逐渐给予普食。 8、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术前物品准备齐全。 2、严格执行手术安全三方核查。3、体位安全、舒适。4、仪器设备操作熟练。5、物品清点正确。6、术中配合主动、迅速、正确。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8、严格无菌操作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体外循环的手术护理】一、麻醉与体位:全身麻醉、平卧,背部正中垫一软枕,双上肢用中单固定于手术台两侧。左侧卧位,主要适用于经右侧胸壁入口的小切口手术。 二、手术器械及特殊用物1、器械准备:常规体外器械,瓣膜置换术另加:测瓣器1套,试瓣器1个。 2、敷料准备:敷料包、体外循环包。3、手术用物:电刀、胸骨锯、骨蜡,根据不同手术准备各种规格无创伤线、Prolene缝线。 三、主要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1、胸骨正中切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