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70419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题型一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1前n项和法(知求) 例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n项和变式: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1、若数列的前n项和,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2、若数列的前n项和,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3、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4.为的前n项和,=3(1),求(nN+)5、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作差法)2.形如型(累加法)(1)若f(n)为常数,即:,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2)若f(n)为n的函数时,用累加法.例 1. 已知数列an满足,证明例2.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且写出数列

2、的通项公式. 例3.已知数列满足,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3.形如型(累乘法)(1)当f(n)为常数,即:(其中q是不为0的常数),此数列为等比且=.(2)当f(n)为n的函数时,用累乘法. 例1、在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练习:1、在数列中 ,求。答案: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4.形如型(取倒数法)例1. 已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练习:1、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答案:2、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答案:5形如,其中)型(构造新的等比数列)(1)若c=1时,数列为等差数列;(2)若d=0时,数列为等比数列;(3)若时,数列为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构造辅助数列来求.方法如下:设,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例1已知数列中,求通项.练习:1、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答案:2、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答案:6.形如型(构造新的等比数列)(1)若一次函数(k,b是常数,且),则后面待定系数法也用一次函数。例题. 在数列中,,求通项.解:原递推式可化为比较系数可得:k=-6,b=9,上式即为所以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公比为. 即:,故.练习:1、已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2)若(其中q是常数,且n0,1)若p=1时,即:,累加即可若时,即:,后面的待定系数法也用指数形式。两边同除以 . 即: ,令,则可化为.然后转化为类型5来解,例1. 在数列中,且求通项公式1、已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4、。答案:2、已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答案:题型二 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2、设、分别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 )5、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则_。6、已知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则 .7、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8、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 . 题型三: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A)证明数列等差例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2SnSn1=0(n2),a1=.求证:是等差数列;B)证明数列等比例1、已知数列满足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题型四:求数列的前n项和基本方法:A)公式法,B)分组求和

5、法1、求数列的前项和.2.3.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n(3n2),则a1a2a10()A15 B12 C12 D154.求数列1,2+,3+,4+,5.已知数列an是321,6221,9231,12241,写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求其前n项和Sn.C)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例1、求和:S=1+例2、求和:.D)倒序相加法,例、设,求:E)错位相减法,1、若数列的通项,求此数列的前项和.2. (将分为和两种情况考虑)题型五: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例1、数列中,当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 . 例2、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例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设

6、,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求的取值范围题型六:总结规律题1 已知数列满足,且前2014项的和为403,则数列的前2014项的和为?2 数列an满足an+1(1)n an 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常见练习1方程的两根的等比中项是( )A B C D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则A B C D3一个有限项的等差数列,前4项之和为40,最后4项之和是80,所有项之和是210,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2 B C16 D184an是等差数列,则使的最小的n值是( )A5 B C7 D85.若数列前100项之和为0,则的值为( ) A. B. C. D.以上的答案均不对6.设2a=3,2b=

7、6,2c=12,则数列a,b,c成 A.等差 B.等比 C.非等差也非等比 D.既等差也等比7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A)14 (B)21 (C)28 (D)358.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 (A) 15 (B) 37 (C) 27 (D)649.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项和为,则( )ABCD10.设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已知,则公比( )(A)3 (B)4 (C)5 (D)611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A B C D1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 ) (A)30 (B)29 (C)-30 (D)-2913.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当时,( ) A. B. C. D. 14巳知函数

8、有两个不同的零点,且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若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等差数列,则实数的值为( )ABCD15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t5n2,则实数t的值为()A4 B5 C. D.1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4+a7+a10=9,S14S3=77,则使Sn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为()A4B5C6D717若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0,公差d0,且a2 013(a2 012a2 013)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A4 027 B4 026 C4 025 D4 02418已知数列满足:a11,an1,(nN*),若bn1(n),b1,且数列bn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9、()A2 B3 C2 D319、由正数构成的等比数列an,若,则 2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某三角形三边之比为,则该三角形最大角为 21、给定(nN*),定义乘积为整数的k(kN*)叫做“理想数”,则区间1,2008内的所有理想数的和为 22设为实数,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23设正整数数列满足:,且对于任何,有,则 24.已知为等比数列,则_. 25.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_.26、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且成等比数列,设,()(1)求;(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27、已知数列中,其前项和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为非零整数,

10、),试确定的值,使得对任意,都有成立28已知数列中(I)设,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9已知等差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3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的值;若,数列前项和为,时取最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1 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数列和数列满足等式:=,求数列的前n项和32已知数列满足,其中N*.()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对于N*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3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前n项和为,首项为,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34一个等比数列中,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5有四个数:前三个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和为16,中间两数和为12.求这四个数.3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及;()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37.设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的前项和. 3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在直线上.()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并求使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数k的值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