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70302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摘要】华兹华斯各种不同形式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意识还体现在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探究。他很早就意识到只着眼于物质利益,而破坏自然,不仅威胁动植物的生存,最终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华兹华斯从孩提时期就受到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泛自然神论的影响,崇尚“回归自然”。他对当时欧洲的所谓“城市文明”极为不满,更多的寄希望于自然而非社会。法国革命爆发时,他满怀信心地投身其中,为之摇旗呐喊。【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生态意识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19 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颗巨星。 华兹华斯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像在18世纪中,以格雷为代表

2、的“诗歌词藻”,这一类型的诗歌,华兹华斯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主张对于生活中的事件和情境,诗人应该要用真正的语言去描绘。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普遍认为华兹华斯是一位消极浪漫派诗人,但是,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华兹华斯以及他的诗歌,会发现,其实华兹华斯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诗人,这样轻易对他做出评价太过简单。读他的诗歌,有一种安逸恬静的感觉,从更深的角度去看,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能够体现出一种自然观:在他看来,在大自然中,隐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这是诗人信仰的一种升华,是诗人理性与情感的相互结合、相互平衡。华兹华斯的诗歌虽然没有统计的数字、逻辑的论证,但却以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敏锐

3、的观察、动人的诗句使生态意识受到了历代读者关注,他的自然诗使自然与人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生态领域的发展,为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态理论的阐释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 90 年代末和 21 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新知迭出,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是在全球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严重枯竭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日趋严峻、水资源严重枯竭、物种濒临灭绝以及温室效应加剧等使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地威胁和挑战,文学批评家自觉肩负起社会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生态文学批评旨在探讨文学

4、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以生态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思想文化批评,其主要目的是挖掘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了生态的危机,进而促使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简而言之,生态文学批评关注的核心是文学作品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近年来,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备受学界青睐。毋庸置疑,生态批评冲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藩篱,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内涵和意蕴。诗一般都选取了卑微的乡村生活,因为这种生活为心灵的基本激情的成熟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因为乡

5、村生活和劳作方式萌生出最基本的情感和特征,更容易理解,更持久;最后因为在那种状态之中,人的激情与美丽恒久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华兹华斯认为,人的思想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并且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同一。他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曾这样写道:“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照映出自然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人类与自然的“交流”仅仅停留在与其外形的汇通上是不够的,因为当人类的心灵与自然的灵性融为一体时,自然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美感、希望、智慧、启迪、欢乐。引吭高歌的杜鹃引发无限的遐想,展翅翱翔的云雀激发宏大的理想,花间歇息的蝴蝶唤起甜蜜的回忆,高悬天空的彩虹给人巨大的启发,翩翩起舞的水仙

6、给人无尽的愉悦。二、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工业文明批判观浪漫主义诗人是泛神论者,在他们眼里,宇宙是有灵性的有机整体。自然也是有灵性的,他们把自然看作有血有肉且有其自在价值的人。虽然不是所有的浪漫主义诗人都能接受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但是几乎所有浪漫主义诗人都尊重自然,接近自然,认同自然。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山水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对象,是人、上帝与自然的同化,是充满灵性和神性的。我国学者王佐良认为,华兹华斯的诗歌已不属于一般的山水诗范围,其主旨似乎是,自然界最平凡最卑微的事物都有灵魂,而且它们是同整个宇宙的大灵魂合而为一的。自然被诗人赋予了神性的光晕而不再是客观的自然,诗人通过诗来表达内心对自然的虔诚,呼应

7、了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念。浪漫主义诗人大都崇尚自然,其中又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最为突出。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曾称:“英国诗人全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 喜欢把他的癖好展示为一个又一个思想的华兹华斯,在他的旗帜上写上了自然这个名词,描绘了一幅幅英国北部的山川湖泊和乡村居民的图画。”华兹华斯诗作的基本主题是:厌恶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的利益目的所带来的种种社会丑恶,向往大自然的山川秀色,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人性的最后归宿。在 1800 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他公开宣布了对工业资产阶级文明的仇恨。在他看来,这种文明,不仅造成了社会的种种丑恶,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灾难,而且也造成人类

8、本性的失落,使人类的利欲心,达到了不顾廉耻的地步。人类本性中的“善”,已被这一社会所滋生出来的利己主义所取代。在伦敦一八零二一诗中,华兹华斯表达了对古老传统朴素美、逝去的简朴生活的向往,批判了现代人挥霍、贪婪的生活方式。主张人类节制物质需要,拒绝消费文化对人们的诱惑,尽可能简化物质生活,减轻对生态承载的压力,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他的长诗迈克尔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老迈克尔的儿子路克从安静的田园生活来到热闹的工业城市,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毁灭,这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一记警钟。三、华兹华斯的自然思想在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呼唤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的重任便落在了生态批评家、生态

9、文学家的肩上。浪漫主义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契合了生态批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挖掘诗人作品中的生态哲思不仅能丰富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还是唤醒人们生态意识,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一步。华兹华斯以其独特的自然思想屹立于世界诗人之巅,可以说, 自然思想就是他的诗歌所要表达的, 他的诗歌就是其独特的自然思想所要表达的。 在那个极为动荡的欧洲,这更突出了华兹华斯的魅力,也给予了华兹华斯更强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欲望。但是,这是社会理性的缺失所促使的,也是华兹华斯所不愿看到的。在社会上种种恶行的不断衍生下,华兹华斯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 同时也让华兹华斯坚定了寻找真理的信念。他的理想在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一次又一次

10、地被点燃了,这是诗人的信念,他没有被各种各样令他恐惧的事物所打败, 而是对理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感觉: 怀疑。他正如他的诗歌布谷鸟中所写的布谷鸟一样,他也崇尚自由, 他天生就是一只应该生活在大自然的布谷鸟,自由自在地飞行,远离恐怖的人类世界。这是他的理想,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并不可能实现。于是,他就只好以追忆的方式贴近自己的理想:他想起了他的童年,他的童年就如布谷鸟那般天真无邪。布谷鸟好像已经不仅仅是一只他童年时因一时的好奇而追逐的小鸟了, 已近成为华兹华斯成年后所要追求的真理。华兹华斯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创作的时候也是他回忆的时候,他回忆的时候也正是他寻求真理的时候,他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

11、走进了大自然,重新认识了大自然,这是他5 年前所没有的感觉 , 他对大自然有了更为深厚的感情,这一感情让他与大自然有了更为畅快的交流,让他的创作有了更为扎实的基础。辽阔无际的海洋、 已近黄昏的夕阳,大自然里最为清的空气以及湛蓝而没有硝烟的天空,都成为诗人笔下的思想。这些在 5 年前仍旧只是纯粹的美景,在现在,已经成为了诗人思想的一部分,成为留在诗人心灵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但这也消除了诗人5年前看到这些美景后的喜悦感,让华兹华斯和绝大部分诗人一样,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他真正地融入了自然,他和这些美景完全成为一体当 “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时候,往往就是“身在此山中”的时候。他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

12、然是同在的,是和谐共生的,人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人。他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大自然无边无际的恩惠,大自然赋予了华兹华斯无暇的灵魂,也赋予了华兹华斯一颗懂得感恩的诗心。他鄙夷地看着人类所创造的东西,他的作品中,他感谢大自然的圣洁,感谢大自然给以人们的幸福。同时,华兹华斯还把上帝、童心、自然这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他是个基督教徒,信奉上帝,而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创造了一切的造物主,是创造了人与自然的神。他信奉上帝,进而也爱自然,但对人,他却只爱具有童心的人,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上帝所创造的人,是具有童心的人。这是社会的恐怖所造成的想法,这也是华兹华斯一直信奉的真理。 这造就了华兹华斯的创

13、造,让华兹华斯在创造里无所畏惧、 无所约束地赞颂童心,他崇尚童心。甚至可以说,是崇拜童心。他对孩童所做的一切都加以夸张地赞扬,乃至孩童的无知。西方与东方不同,崇尚无知在东方或许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思想理念,但在当时西方那个极度崇拜智慧 极度崇拜知识的社会,华兹华斯的这一理念无疑给予了他独特的地位。结论: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蕴涵着丰富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智慧。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自然在他的笔下从来都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它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他的序曲第八章“追忆爱自然通向爱人类”是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最终实现人性本真的回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生态伦理思想的最佳表达。参考文献:1 朱林.华兹华斯和克莱尔诗作中的生态意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2 杏红.从生态批评理论谈华兹华斯的诗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9)3 王晓华.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觉醒者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年01期4 韩利敏,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0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