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70205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法中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就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要从便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一切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

2、动。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在教师看来有些甚至是荒谬的,但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妨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获得最后的结论比起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有价值得多。尽管充分地让孩子质疑问难给教师的课堂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一个明智的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系统综摄,练就“掌舵艺术”,在“疑”“难”交叉、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到达胜利的彼岸。二、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的时间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

3、自己去学、去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执教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第6-8小节时,我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足够充分的时间里。进行自我学习。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节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识字、读书、交往、写作,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学。三、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只要学生能读懂的就不要再讲,只

4、要学生能够自己领悟的就不要再作多余的分析,节省教学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在汇报爱如茉莉的学习感受时,让学生充分的畅谈。形式如: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四、以学生的“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这样的面向,衡量的标准是看学生个体活动的程度,即每一位学生是否都积极地、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秦兵马俑一课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学”我设计了如:读一读课文,划出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自读有关语句,完成给定的表格;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5、学生通过读、思、议、说、背等途径,学得主动,学得投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心体验,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五、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会读、读懂,既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手段。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学生领会重点语句,领悟文章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

6、之法。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课文的语境,让学生在读中去“瞻前顾后”,化解疑难。如海伦凯勒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如饥似渴”这个词,通过读书理解海伦凯勒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评读活动能有感情地读好重点语段。在朗读活动中,学生成了真正的教学主角。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读,使学生进入文章特定的意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最终化为自身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新课程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合作者”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