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701623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2)(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关注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我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能力:能够主动的了解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动向,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自住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初步认识创新的内涵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

2、动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代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创新是关键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第一课时 科教兴则国兴。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网络授课。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既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领略到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

3、们响应时代的召唤,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扎实苦干,永不满足,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探究、创新的态度进入教材,去探究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去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 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是科教兴则国兴 (二)新课导学 请同学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主题的内容概述:(教师介绍本主题的内容后,让同学们点击“探究项目一”。) 知识点一:科教兴则国兴(P77页) 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77页材料)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上一系列

4、的发明创造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成为世界霸主。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强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议一议:上述国家兴盛的重要原因什么? 答案:英、美国家成为世界强国靠的是科技上的优势,是科技使英、美成为世界强国。 1.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P78页)教材支持 纵观世界历史,每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更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

5、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思维拓展“每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更替。”由此,我们能感悟到什么? 答案:由此我们感悟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P78页) 教材支持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

6、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基本观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过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探究交流 (详见教材P78页材料) 思维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地培育了“三系杂交稻”。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他研究培育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一版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和60%以上的水稻产量,来自

7、袁隆平及其助手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截至2003年,杂交水稻为中国累计增产粮食5000多亿斤。 议一议: 由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做出的贡献,谈谈你对现代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 结合教材,说说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袁隆平利用高科技,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科技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探究交流(详

8、见教材P78页)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江泽民 谈谈你所了解的高科技产品,感悟现代科技的威力。(详见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答案:此题答案较为灵活,符合题意即可。如可以谈谈电子计算机,可以查阅资料,参加远程教育,了解国内新闻,也可以谈谈“神舟”六号,以及“嫦娥工程”,“克隆技术”等。 3.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P79页)(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材支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

9、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探究交流 读图感悟 图片1:科学研究攻关; 图片2:现代化生产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议一议:从图片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答案:从图片中我们能感悟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基本观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20

1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江泽民同志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做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人类文明的薪火是靠教育来传承的。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比如,新加坡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人才

11、,大大增强了新加坡的国际竞争能力。以色列面积虽小,资源短缺,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人口的比例位居世界之首,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探究讨论 结合我国国情,就我国发展教育的必要性,谈谈你的认识。答案:经济大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要靠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归根结底是靠人才的兴旺发达。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还比较缺乏,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我国,只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

12、伟目标。教育是根本,是基础。 自主探究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并向他表示祝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y)濂(lain)、刘东生、王永志、叶笃(d)正吴孟超九位院士荣获这一奖项。 (1)国家举行每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从两个不同角度,简要说明我国为何要实施这一战略?

13、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三)能力评价 我的能力评价请你选择:(5分X8=40分)1.2005年10月12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了一步。这一事实说明( B ) A、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B、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我国走可持续发展

14、道路的坚定性. D、我国航天事业在世界的最前列.2. 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思维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地培育了“三系杂交稻”。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他研究培育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一版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和60%以上的水稻产量,来自袁隆平及其助手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截至2003年,杂交水稻为中国累计增产粮食5000多亿斤。这没有说明(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C、科学技术能使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3.20世纪

15、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靠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世纪之初仅占5%10% ,到五六十年代上升到50%,今天已经高达60%80%。这说明( A ) A、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C、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D、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4.我国海尔集团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大企业,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增加智力投资。该企业在智力投资方面每投资1万元可增加20元的经济效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海尔的创业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大企业才能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启示我们要走科教兴国之路.A、. B、. C、. D、 5.“让教育成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事业.B、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 D、各级政府应以教育工作为中心,推动社会全民发展. 6.备战雅典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健儿加大了训练的科技含量,体育总局成立了科研课题组,吸收各界科技人才联合攻关,运动队配备科技专家跟队训练。对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