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6898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7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1、消毒供应室负责站内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掌握所购置的灭菌器说明书,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人流、物品通畅,流程应符合卫生学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所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无菌。2、例行供应的器材及敷料,应提前准准备妥善,及时供应。3、各种器材均应按性质分类,常规处理、包装、灭菌和保管。并建立“回收、发出物品等级制度”.4、用过的器械等物,应先经手术室初步清洁处理,再交还供应室。传染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应由手术室消毒处理后送供应室洗涤、处理、包装、灭菌。5、每次应用灭菌器前应检查安全阀门、气压表等重要部件,发现问题随时检修;每次高压消毒

2、时,敷料中心和外表应放置灭菌效果检测化学指示带。6、各种灭菌的物吕,放置达_周(夏季一周),虽然未使用,亦须重新处理并灭菌。已用过的物品不能包成原来式样,以免与未用过的灭菌物品互相混淆。7、无菌物品存放室专放已灭菌的各种器械、敷料和诊疗包,不得放置任何未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室内应每日进行一次常规空气消毒。8、经常作好各种器械的检查、保管、登记工作,每月大清点一次及请领补充、报销一次。9、经常备有急救器材,并保持一定机动数量,保证随时供应。10、各工作间庆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如用低温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等应确保消毒效果)。11、认真把好质量关,并按规定作好质量监测。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二)

3、1、消毒供应室负责站内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掌握所购置的灭菌器说明书,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人流、物品通畅,流程应符合卫生学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所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无菌。2、例行供应的器材及敷料,应提前准准备妥善,及时供应。3、各种器材均应按性质分类,常规处理、包装、灭菌和保管。并建立“回收、发出物品等级制度”.4、用过的器械等物,应先经手术室初步清洁处理,再交还供应室。传染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应由手术室消毒处理后送供应室洗涤、处理、包装、灭菌。5、每次应用灭菌器前应检查安全阀门、气压表等重要部件,发现问题随时检修;每次高压消毒时,敷料中心和外表应放置

4、灭菌效果检测化学指示带。6、各种灭菌的物吕,放置达_周(夏季一周),虽然未使用,亦须重新处理并灭菌。已用过的物品不能包成原来式样,以免与未用过的灭菌物品互相混淆。7、无菌物品存放室专放已灭菌的各种器械、敷料和诊疗包,不得放置任何未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室内应每日进行一次常规空气消毒。8、经常作好各种器械的检查、保管、登记工作,每月大清点一次及请领补充、报销一次。9、经常备有急救器材,并保持一定机动数量,保证随时供应。10、各工作间庆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如用低温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等应确保消毒效果)。11、认真把好质量关,并按规定作好质量监测。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三)1、消毒供应室负责站内无

5、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掌握所购置的灭菌器说明书,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人流、物品通畅,流程应符合卫生学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所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无菌。2、例行供应的器材及敷料,应提前准准备妥善,及时供应。3、各种器材均应按性质分类,常规处理、包装、灭菌和保管。并建立“回收、发出物品等级制度”.4、用过的器械等物,应先经手术室初步清洁处理,再交还供应室。传染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应由手术室消毒处理后送供应室洗涤、处理、包装、灭菌。5、每次应用灭菌器前应检查安全阀门、气压表等重要部件,发现问题随时检修;每次高压消毒时,敷料中心和外表应放置灭菌效果检测化学指示带。

6、6、各种灭菌的物吕,放置达_周(夏季一周),虽然未使用,亦须重新处理并灭菌。已用过的物品不能包成原来式样,以免与未用过的灭菌物品互相混淆。7、无菌物品存放室专放已灭菌的各种器械、敷料和诊疗包,不得放置任何未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室内应每日进行一次常规空气消毒。8、经常作好各种器械的检查、保管、登记工作,每月大清点一次及请领补充、报销一次。9、经常备有急救器材,并保持一定机动数量,保证随时供应。10、各工作间庆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如用低温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等应确保消毒效果)。11、认真把好质量关,并按规定作好质量监测。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四)1.做好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各种规格敷料的制

7、作工作和供应工作。2.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用途、规格、维修、保养的灭菌方法,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要求执行。3.全院无菌物品供应合格率达_,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严格检查证件和检测结果报告单。4.凡无菌物品日期超过规定时间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5.熟悉各科室的需要,每日定时下收下送,有计划地到各科室发放,保证及时供应所需物品,供应物品如有错误或损坏,立即纠正或补换。6.按各临床科室需求,制作、配置各种物品,器械及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7.根据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储备。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类物品洗涤、包装、消毒应有签名和标识,注明消毒日

8、期,已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无过期失效或标识不清的物品。熟悉消毒液选择和浓度配置方法并进行有效浓度监测。9.每日消毒灭菌工作有记录,已经消毒灭菌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10.严格执行监测制度,每月定期对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和进行标准包生物监测,定期对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1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并记录存档。12.适时完成器械物品报损、补领工作。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二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管理监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案。3.加强质量管理,按质量管理控制标

9、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班工作进行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以促进质量持续该进。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五)(一)本室工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二)工作时间着装整齐。(三)工作是要严肃,不得喧哗。(四)凡未曾灭菌的物品严禁发放。(五)保证准确及时地向临床科室供应各种无菌物品。(六)工作认真负责,爱护公物,严格查对,防止差错。(七)认真做好本室的登记,统计工作。(八)应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九)各种器材、用具要保持清洁整齐。(十)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不得简化操作步骤。(十一)工作人员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共同完居各项

10、任务。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六)1、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_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八)、工

11、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电子版(七)一、及时供应各科室医疗器械、敷料,并保证绝对无菌供应器材的范围按医院规定执行。二、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物品,由供应室按月预算,向有关科室请领。凡需新添改装医疗器械时,必须经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三、无菌物品存放室、装配室必须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空气、无菌物品)。四、供应手续:(一)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由供应室每

12、日定时送给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二)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内及临时或急诊用物,由科室自借和归还。(三)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四)所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时,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使之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五)供应室各种包使用后器械,由科室先浸泡消毒才可退还更换。(六)对无菌日期超过一周或封口已被拆开的器材,一律不得再用。五、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一)所用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无损,每次用后一律换洗。(二)金属器材,每次清洗后要擦油,以免生锈损坏。(三)各种针头应保持清洁、通畅、锐利,斜面的大小、针梗长度要求符合要求。(四)应按规定冲洗玻璃皿,做到清洁无菌

13、。(五)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六)橡皮用品应置于较凉地方,冬天避免受冻,防止锐形折叠。应定期检查手套并上粉,凡变软或粘连时,一律不得再用。(七)对所有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其品名、数量、成人或儿童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包扎人编号,以便检查。(八)敷料须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以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应严格灭菌。六、消毒灭菌工作(一)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灭菌,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时间。(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前检查包布是否双层及有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和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完毕后,必须待气压表的指针下降至“0”处,方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定期检查高压锅的灭菌效能,注意保养高压灭菌器,每次(日)使用前要洗刷一次。(三)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四)对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以免混淆。(五)凡不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如玻璃、搪瓷类,则用煮沸法,应放冷水中,待水沸后煮_分钟。(六)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膀胱镜、肠线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有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容器应消毒)。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