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688928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word格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目的1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3五、沉降观测6六、级配碎石填筑路基检测8七、其他施工注意事项9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九、施工环保保证措施10十、应急预案11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铁路郑州至焦作线施工图设计文件新建郑州至焦作路基工程大样图集二、编制目的1、试验段里程选定:选取DK54+571(新月大桥81#)为路基级配碎石过渡段填筑试验段。2、采用不同的施工参数施工,总结出过渡段施工工艺来指导后续施工。按验收标准要求做填筑、压实的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

2、填厚度、压实遍数、含水量及填筑工艺。试验时记录好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等。试验完成及时整理出书面材料,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该种填料大面积施工的依据。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原材料准备:1)施工前对碎石填料、外掺料(PO 32.5水泥)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2)掺入的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3)在试验合格后的碎石厂取料,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2、试验及技术准备:1)由试验部门根据料源和水

3、泥原材,试验后出具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报告配合比、灰剂量、水泥试验报告等相关报告。2)由测量队计算好线路中线坐标及不同标高的路基坡脚位置。3)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既: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3、施工人员准备:姓名职务备注汪康生产经理负责现场施工安排谭秀军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处理赵斌技术员负责现场资料收集马立鹏技术员负责现场资料收集李鹏程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曾仁贵安全员负责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连福生试验负责人负责现场试验检测郭亮试验员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张小千测量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张建威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普工施工配合10人负责现场临时调配4、施工机械准备:序

4、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摊铺机WBZ2100台22震动压路机YZ22台43洒水车SY-20台24装载机ZL50台25、其他准备:1)准备沉降观测的原材,计划在DK54+571(新月大桥)断面进行埋置A型断面,断面沉降观测由测量组观测及记录,并及时报验给监理单位。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施工区段设置1)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进行了如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工艺流程。检验合格过渡段基底处理拌合水泥级配碎石台背渗水墙砌筑台背基坑混凝土回填汽车运输至现场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工分层、分区碾压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2)工艺中各环节施工方法如下:、在过渡段施工前,确认台背渗

5、水墙已施工完成,并检测验收,形成文字资料。、台背基坑采用碎石或C20混凝土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由测量队进行施工放样,放出线路的左中线桩。再由左中线桩横移测量左右边坡处的水平标高,根据水平标高和路基坡比确定左右边线位置,并加宽50cm后洒上白线标记。再根据土方运输车辆的单车土方运输数量,确定单车卸料区域大小,洒上白线方格确定每车卸料位置。、组织运输车辆,按已经布好的白线方格每格卸料一车。待全部断面卸料完毕后,使用铲车及摊铺机配合进行集料的摊铺。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技术标准层号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标准备注135cm4过渡段级配碎石压实标准。

6、按表1分别按天然、最佳调整含水量。56240cm4分别按天然、最佳调整含水量。56、完成原料摊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原料的含水率测量。每100m断面不小于两个测点来测定。测定含水率后如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晾晒;如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喷雾器进行洒水。并在洒水或晾晒过程中对填料的含水率继续进行监测。直到填料的实际含水率达到比最优含水率大1%-2%后方进行下道工序。、级配碎石摊铺后,使用摊铺机对填料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继续对级配碎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级配碎石在摊铺过程中满足最优含水率;同时对初步完成拌和的区域采用滴定法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含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纵向接缝,

7、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级配碎石摊铺不应大于试验报告上确定的水泥终凝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试验段施工时,总结摊铺机摊铺时间不超过终凝时间。如果断面过大导致在终凝时间内无法完成拌和,应总结时间减少每次施工的断面长度,或增加摊铺机械。集料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休整、整平,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中间高两侧低的路拱。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震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且表面无明显的轮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

8、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摊铺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2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9、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3横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2.5m长直尺量测5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级配碎石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配合洒水车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勿使集料过湿,更不能勿干勿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级配碎石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边坡修整每次放样中,边坡向外加宽50cm,每填高2米,粗修一次边坡,将多余的集料去除。路基完成至基

10、床底部后,使用坡度尺(1:1.5)自路肩处向下由机械和人工修整边坡,将边坡夯拍密实整齐。五、沉降观测 1、沉降监测工艺简介与流程1)沉降监测流程监测元器件的埋设 监测 观测资料 整理 数据分析 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1)本试验段设置2个(A型),埋置在一个在线路中心距桥台1米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路涵过渡段设置一个观测断面。2)依据郑焦路基工程大样图集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10m处各设置边桩进行坡脚水平位移监测,在路基面路肩两侧处设置沉降检测桩,此观测桩监测断面间距为50m。 3、本试验段监测断面的设置与观测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

11、复核校正。在路肩处设置沉降监测桩; 4、边桩与沉降检测桩的制作及埋设要求沉降检测桩采用C15号砼预制,断面为10cm10cm,长度0.6m,并在桩顶预埋强制对中不绣钢筋测头,测头为圆端型,直径16mm、长20cm,并刻上十字丝。沉降检测桩埋设可以采用人工挖坑后,将预制桩放入坑内固定稳当,再采用C15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的稳定。沉降检测桩埋设深度在表床以下0.55m,桩顶露出地面0.05m,埋设于路基面两侧路肩处。距离路基坡脚2m或10m处。埋设完毕,待包边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初始值测读,记录测点埋设时间、位置、初始读数。边桩采用不易开裂的圆木,断面直径为0.1m,测头设置小铁钉,埋设在距离路

12、基坡脚2m或10m处。5、沉降观测频率从路堤填筑开始时进行沉降观测,实施过程中,观测时间的间隔还应根据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进行调整。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表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下表: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月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以后1次/周6、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为测站数)等级相邻基准

13、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50.150.30.4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实施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位移中误差(mm)平均边长(mm)测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mm)水平角观测测回数0.5级仪器1级仪器2级仪器二等3.04001.02.0692001.82.046六、级配碎石填筑路基检测检验方法:检查每批水泥(同一厂家、品种、批号的,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

14、,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2 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但每过渡段各不少于2点,见证全部地基系数K30检验。过渡段级配碎石压实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项 目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孔隙率 n(%)压实标准1504028七、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1、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基底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2、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米带排水槽,将台背渗水墙流水横向排出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