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68812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原始初民时代14—原始社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平均脑容量1059cc,一说1043毫升,大的达1225毫升),生活在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学名北京直立人,或称北京猿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属 于晚期直立人。文化性质: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性质:原始人群。北京人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29年12月2日,下午四五时,太阳慢慢落山,龙骨山工地渐(北京人头盖骨)渐昏暗。按往常习惯,收工时间到了。这时,有人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现一从未见过的化石显露出来。主持发掘工作的青年学者裴文中过

2、去一看,兴奋地说:“这是头盖骨!”大家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点起灯火接着干。当晚,第1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出土。消息公布后,世界震界。北京人第1块头盖骨,连同其他4块头盖骨化石和别的一些材料,存放在北京美国人办的协和医院的保险箱中,时有外国学者进行研究,但中国政府规定不能将其带到外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北京,化石存放地点未变。1941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因日美关系很紧张,中国方面担心化石落入日本人手中,便请美国代为保存,美方同意。5颗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连同牙齿147颗、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及全部山顶洞人的资料被包装,从协和医院送到了美国驻华领事馆里。1

3、941年12月5日,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此后化石不知去向。有人说,化石从北京运到秦皇岛,装上哈里森总统号邮轮,邮轮途中沉没,化石随之沉入海底;有的说这支美海军陆战队被日本俘获,化石落入日本人手中,几经变化,不知下落;有的说化石并未运出中国,埋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2战后,中外人士都在寻找这块珍贵化石,但至今仍无结果。1966年发现的头盖骨化石是现在唯一保存着的珍贵实物标本。从20世纪20年代来,共发掘出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6个、头骨碎片16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1块、牙齿153颗,大约分属40个个体。共发(19291

4、937年发现的5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掘出石器10多万件,多为鹅卵石。北京人的石器是以河滩上的鹅卵石和山冈上的岩石为原料,用碰砧(zhen)法、锤击法、垂直碰击法制作。已能划分为一定的制作工序,但比较粗糙。北京人应该能制造和使用木器(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但经漫长岁月,“石存木亡”,木器未能保存下来。北京人是否能制造和使用骨器,学术界意见分歧。1930年在北京人遗址发现烧过的鹿角,以后发现,遗址共13层文化堆积面,其中4个层面堆积着灰烬,厚度从几十厘米到五六米不等。灰烬成堆分布,里面埋有烧过的石头、骨头和多种树籽。有的石头已烧酥。这说明北京人使用过火,且有保存火种的能力。灰烬成层成堆分

5、布,表明北京人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能让火在一定的地方燃烧,不让其蔓延。火种可能来自自然火。如森林中树叶自燃、雷电引起物质燃烧、地下煤层自燃等,都可能是他们拾取火种的机会。“科学界对直立人的全面认识主要来自对北京人化石及其文化的研究,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被认为是整个人类起源研究的划时代的大事。”把人类化石史提前了40万年。周口店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灰烬之多,在古人类考古发现中罕见,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化石和遗址遗物最系统最丰富的一处文化遗产圣地。1987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批准将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清单”,1991年正式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

6、录。北京猿人的主要体质特征:手脚已分工,上肢与人手极相似,下肢与人基本一样,像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额骨低平,眉骨粗大(突出),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前伸),牙齿粗大,下肢有点屈膝(微微有点弯曲),像猿;由于劳动,上肢发展最快,下肢次之,而头部较慢。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粗造(简单)的打制石器,即“旧石器”。他们从河滩上捡来鹅卵石,从山上捡回石块,经简单打制,做成粗糙的石器。他们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北京人用这些简陋工具去猎取(狩猎)动物,从事采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那时,周口店一带气候温和湿润,龙骨山上有巨大的洞穴和

7、岩石(北京人狩猎复原画)裂缝。山上树林茂密,野草丛生,林间鸟儿飞来飞去,猴子攀援跳跃。剑齿虎、食肉虎、豹、狼、熊、大象等猛兽出没山间。龙骨山东面有一条河,河水终年流淌。河东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野羊、梅花鹿纵横奔驰。此种自然环境为北京人生存提供了适宜条件。但他们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人住在山洞里,已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1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拾回火种,小心保存起来,不让它熄灭,用来照明、防寒、吓跑野兽。北京人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吃上了熟食(熟食最利于大脑发展)。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寿命多为十几岁(在研究的38个北京人中,15人少于14岁,30岁以下19人,4050岁3人,5060岁1人)。男子平均身高约1.62米,女子约1.5米,骨骼粗壮。约60万年前,大熊猫广泛分布于中国两广、两湖、云、贵、川的西南部山区,甘、陕、晋、冀等省也有其踪迹。目前大熊猫只分布在中国四川西部、甘肃、陕西南部,估计仅剩1,000只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