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686213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11-2030) 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3第三章 城乡统筹规划6第一节 镇村体系规划6第二节 综合交通规划7第三节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9第四节 镇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10第五节 旅游规划13第六节 镇域空间管制14第七节 镇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16第八节 资源节约利用规划18第九节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20第四章 镇区总体规划21第一节 城镇规模21第二节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22第三节 绿地系统规划26第四节 空间景观规划28第五节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9第六节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32第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44第六章 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4

2、7第七章 附则48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黄尖镇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明确新时期城乡发展战略与建设重点,建构更为“高效、和谐、集约、可持续”的发展框架,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依据新的城乡规划法与镇规划标准,编制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以城乡统筹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走和谐发展之路3、适应盐城市亭湖区的发展要求,协调黄尖与主城区的关系,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4、以促进黄尖镇经济发

3、展,提出综合竞争力为中心,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5、构建镇区长远发展框架,优化空间布局,重视城镇和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6、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走科学发展之路7、妥善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长远规划,分期逐步实施第3条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规划先行,集约发展2、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科学发展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有机协调第4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2007年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年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5、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4年6、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4、试行),2004年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8、盐城大市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12030)9、黄尖镇镇村布局规划(2005)10、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总体规划(2007-2020)11、射阳县黄沙港镇总体规划(2007-2020)12、黄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第5条 规划重点1、通过分析区域宏观背景条件,把握黄尖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2、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合理预测黄尖镇发展规模。3、科学合理布局镇域镇村体系,统筹安排城镇产业发展空间。4、整合规划镇域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5、统筹奥威斯旅游项目,界定镇区

5、建设用地的范围,完善镇区路网,理顺用地布局结构,切合实际地建设镇区各项事业。6、充分研究城镇发展的时序性,综合考虑近远期的城镇规模、布局和城镇建设的滚动发展。第6条 规划期限1、现状:2011年;2、近期:20112015年;3、远期:20152030年 第7条 规划范围1、规划区为全镇域,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含新洋港、中路港)2、本规划所称“镇域”指黄尖行政辖区,包括4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1个养殖公司,1个林场。“镇区”指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包括两块组团:一块西至街道河,南至育才路、黄海路,东至经四路,北至新坝路,约213.05公顷;另一块为涵洞小岛奥威斯旅游用地,位于新洋港的涵洞小岛,

6、约61.52公顷。第8条 强制性内容文本条文中加下划线内容均为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所确定的强制性条文,所有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第二章 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第9条 城镇性质滨海湿地生态旅游重镇第10条 功能定位滨海湿地旅游胜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休闲宜居美地第11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表1 经济发展一览表指标名称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GDP(亿元)112452人均GDP(万元)2.65.612城市化水平(%)39%47%64%人口(万人)4.14.284.26城镇登记失业率4%3.5%3%2、生

7、活水平表2 生活水平一览表指标名称近期(2015) 中期(2020)远期(203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52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100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100100社会保障其中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率(%)95100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100100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100100100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其中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100100100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1001001003、生态环境表3 生态环境发展一览表指标名称近期(2015)中期(2020)远期(2030)城镇绿化

8、覆盖率(%)4045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590954、城镇发展表4 城镇发展一览表指标名称近期(2015) 远期(2030)城镇人口(人)1720029000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ha )136.72267.35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104110备注:城镇人口统计时含新洋港中路港人口第12条 发展战略1集中集聚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建设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战略。2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谋求主体经济快突破加快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设好龙头旅游项目。加快奥威斯旅游项目和牡丹公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整合丹顶鹤和海滨湿地资源,建设世界顶级旅游休闲度

9、假区。以建设模具专业市场为核心,引进模具加工中心,建成苏北地区模具研发加工集散地。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发展中药材、羊角椒、果蔬深加工为重点。3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镇,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开辟旅游街道服务区。在旅游景区发展基础上实现城镇农业休闲旅游的全面提升;在旅游产品加工制造基础上实现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在观光旅游发展基础上实现主题农业旅游体验的创新突破。以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4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实现跨越发展黄尖镇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扩大

10、城镇规模,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科技、资金和信息向农村流动,带动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13条 镇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镇域人口规模:近期4.1万人;中期:4.28万人;远期:4.26万人。城市化水平:近期:39%;中期:47%;远期:64%。第三章 城乡统筹规划第一节 镇村体系规划第14条 镇村体系规划原则1、适度集聚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配套完善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第15条 镇村体系规划布局规划黄尖镇镇域形成“中心镇区一级新社区二级新社区”三级镇村体系结构。中心镇区:人口2.44万人,用地面积267.3

11、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10m2/人。一级新社区1个,为新洋港社区,人口3800人,用地面积59.68公顷。二级新社区8个,人口为9800人,为新同、黄尖、新闸、花川、指南、洋尖、中路港、牡丹新村新社区,用地面积87.27公顷表5 村庄撤并一览表序号新社区名称合并村民小组个数规划人口(人)规划面积(ha)1新同社区815008.82黄尖社区8150010.13新闸社区510009.14花川社区8150010.25指南社区4100011.36洋尖社区815008.47新洋港社区4380059.78中路港社区4800219牡丹新村社区710008.2610合计5613600146.98第16条

12、 镇村体系职能结构1、第一级:中心镇区黄尖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2、第二级:新社区在城镇建设以外地区,根据现有行政村发展基础,建立8个新社区,拥有小型商场、邮政代办所、中心卫生室、幼儿园等次一级的公建和基础设施。第17条 镇域空间布局结构镇域空间形成“两心、一轴、多点”的布局结构1、“两心”即黄尖镇城镇核心,以黄尖中心镇区为主体的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度假核心,以奥威斯旅游发展用地为主体的城镇度假中心用地。2、“一轴”即东西向沿“新坝路”城镇发展轴,引导黄尖镇向东拓展。3、“多点”镇域范围内的多个新型社区:为新洋港社区、新同社区、黄尖社区、新闸社区、花川社区、指南

13、社区、洋尖社区、中路港、牡丹新村新社区。第二节 综合交通规划第18条 发展目标以现有的交通架构为基础,以提升黄尖镇的品位为目的,提高黄尖镇对外交通联系的通畅性和便捷性,逐步完善交通网络,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19条 公路一级公路为:沿海高等级公路、S331省道、S234省道。1、沿海高等级公路:贯穿镇域南北向的高等级公路,道路断面为50米,这条高等级公路贯穿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市,紧邻海边、纵贯南北,全长超过500公里。直接服务于滩涂开发、农业示范区建设和港区发展,着眼于对临海地区产业空白带的引导。2、S331省道:贯穿中路港养殖场东西向的一级公路,规划红线宽度为30米,道路断面为四块

14、版形式,向东与海堤线相连,向西与S226省道、沈海高速相连,道路连接南洋镇、盐城环保产业园、盐东镇、黄尖镇、方强农场、中路港、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重大城镇产业设施、旅游资源、农业基地。3、S234省道:规划234省道是连接盐城市与黄尖镇的重要通道,使黄尖镇与盐城市的联系大大增强,234省道与盐城北站、盐城南洋国际机场、盐靖高速、沈海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等重要交通相连,方便了黄尖镇人民的出行,同时也增强了黄尖镇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未来将吸引大量的旅游休闲度假人口。第20条 镇域道路镇区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联系道路,应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标准, 形成与省域公路衔接、与县域公路联系便捷的网络状道路构架。规划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并结合中心村、基层村的建设,沟通镇域内主要村庄,与县域公路共同构架网络状道路系统,规划红线宽度为59米,断面型式为整体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