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68610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指南为规范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工作,指导企业技术中心 编制申请和评价材料,根据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 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制订本指南。申请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需根据管理办法和 当年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知要求,参照本指南编制申请材 料。申请材料内容应包括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 附件一)、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材料(见附件二)。已认定的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需参加企业技术中心运行 评价,参照本指南编制评价材料。评价材料内容应包括辽宁 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三)、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 材料(见附件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辽

2、宁省企业 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四)对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 料进行评价。附件一: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1. 企业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要下属企业、职工 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 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等。2. 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哪些行业领域,以及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与同行业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3. 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二、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成绩1. 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 展历程、组织架构;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管理 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

3、、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 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制等。2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重大产品 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 国际化研发活动等。4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形成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3年之内),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三、企业技术创新规划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2. 企业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附件二: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企业技术中心

4、评价表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企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技术中心主任企业职务联系电话技术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传真企业网址报告年度年序号定量数据名称单位数据值1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万元3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人4企业职工总数人5技术中心咼级专豕人数人6技术中心博士人数人7当年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豕人 数人月8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项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项目数项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项9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10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数个11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个12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实验室等数量个13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项其中:有效发明

5、专利数项14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其中: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项15当年元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乙开发项目数项16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 业、地方标准数项17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18新产品销售利润万元19利润总额万元20当年获国家、部委、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 科技进步奖等奖励项目数项填写说明:1. 企业名称:参评企业需在此表上加盖公章,填写企业名称需与企 业公章一致。2. 所属行业:在装备、冶金、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建材、医 药、船舶、航空、建筑和其他中选择1 项填写。3.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 上一年1月1 日至12 月 31日。所

6、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 指明,均为报告年度。表中不允许出现数据空缺项,否则一律按零值 处理。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1. 企业对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2. 相关统计和财务报表。相关统计报表主要包括,规模 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项目情况( 107-1 表)、规模以上工业 法人单位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 107-2 表)。相关财务报表主 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3. 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主要包括,技术中心高级 专家博士和外部专家、专利信息、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国 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研发项目、科技奖 励等方面的内容,列表说明并附相关材料。三

7、、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1主营业务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 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 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2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经费支出:指报告年 度内企业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 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 展研发的经费支出。3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报告年度内参与企业研发 的人员,以及研发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包括在职、兼职、 临时聘用和合作研发人员。4企业职工总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拥有的从业人员 数,按照统计指标“从业人员平均

8、人数”计算。5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指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 家、省、部、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 国家、省、部、市专项津贴的专家数,以及高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称的人员数。6技术中心博士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博 士学位的人员数。在站博士后可以作为博士进行统计。7当年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当 年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 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最小统计单位为:0.5 人月。8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立项并 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 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发工作已

9、告失败 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研发项目类型 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 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数:指企业全部研发项目中主要 以科学原理的探索与发现、技术原理的研究为目标的项目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 展的科技项目数。9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报告年度末企业用于 研发的固定资产中的仪器和设备原价。其中,设备包括用于研 发活动的各类机器和设备、软件、试验测量仪器、运输工具、 工装工具等。10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数:指企业作为项目法人承 担建设、国家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归口管

10、理且已经获得批复的 科技类、研究开发类平台数。11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指技术中心 拥有的与高校、研究院所、其他企业联合设立的以科研开发设 计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数量。12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实验室等数量:指通过省级及 以上部门和国际组织认证认可的,仍在有效期内的检验检测机 构、实验室等数量。13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 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 期内的专利件数。14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专 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15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指报告年 度企业完成(结题)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11、数、新技术项目数、新 工艺开发项目数之和。16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地 方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报告年度前 二年主持或参加制定,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 地方标准的数量。17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销售采用新技 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 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 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对于建筑业企 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结构等实现的营业收入。18新产品销售利润: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通过销售新产 品实现的销售(营业)利润。19

12、利润总额:指报告年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 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 额。20获国家、部委、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 奖等奖励项目数:指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当 年获得国家、部委、省各类奖励的总数。附件三: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已认定的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需在评价年度提交工作总结,以全面总结报告年度和报告年度前一年度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 中心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简要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创新趋势和特点,以及企业在 该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技术中心创新机制

13、建设、产学 研合作创新机制建设、国际化创新合作网络建设、企业技术创 新基础设施建设等。3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创新项目的组 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等。4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形成的核心技术、 专利和获奖情况,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5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附件四: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级 指标二级 指标权重三级指标单位权重基本 要求创新 投入创新 经费20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万元10三5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10三3创新 人才15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7三10

14、技术中心拥有的咼级专豕和博士人数人4三3当年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豕人数人月4三15创新条件技术 积累15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项4三5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数项2三2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项项4三6其中:基础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项2三1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项3三1创新 平台15国家、省级研发平台数个5三1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个5三1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实验室等数量个5三1创 新 效 益技术 产出15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6三3其中: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项2三1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项4三3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 和地方标准数项3三1创新 效益2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8三20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8三15利润率%4三5加分加或 扣分当年获得国家、部委、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 技进步奖等奖励项目数项W3企业经营亏损万元W3说明:企业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省级以上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