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68567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家山隧道进洞方案左线0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家山隧道左线进洞方案一、工程概况:宝天高速(宝鸡段)BT6标段罗家山隧道左线长1292.234m,沿线地形穿过罗家山,隧 址位于陕甘交界的秦岭山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山体连续,冲沟狭窄,谷坡较陡,山区植 被稀少。主要岩体为黄土、花岗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等,其地下水较贫乏。本区属于暖温带 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多集中在七至九月,平均降雨量701mm,是关中西 部雨水较多地区。路线所经区域属于黄河流域渭水河水系,大部分路段又沿渭河干流布设。二、隧道施工方案1. 隧道开挖方案本隧道的暗洞设计原理采用“新奥法”,因此要求施工、设计紧密配合,遵循“新奥法” 施工的基本原则,即“少扰动、早喷

2、锚、勤量测、紧封闭”本隧道在洞口III级围岩条件下, 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实际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 隧道出碴方案本隧道洞口段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碴,斯太尔 18 吨自卸车运输出碴。3. 隧道初期支护方案(1)设计已有详细的支护方案,严格按照设计的支护方案施工。(2)特殊情况下,通过围岩量测数据分析,经设计变更后,改变支护方式,加强支护。4. 隧道防排水方案(1)开工前,作好洞口的防排水系统,完善洞顶、洞口截水沟,防止雨水冲刷洞口或灌 入洞内。( 2)施工期间,洞口段坡度较小,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积水坑,用水泵抽出洞外。( 3)对永久防排水结构,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施工规范施做防排水结构。(

3、4)在二次衬砌施做后要达到隧道结构不渗漏水的要求。5. 隧道衬砌方案(1)本隧道出口段无仰拱,故采用调平层、中心水沟超前施工方法,后续衬砌准备。(2)每个工作面均配备一台砼输送泵输送砼,配备一台 9 米穿行式钢模衬砌台车。(3)隧道衬砌混凝土采用电脑控制集中拌和,砼输送车运送,输送泵泵送入模。( 4)按照有关现行耐久性砼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砼施工。6.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利用洞外 GPS 控制点做起算点,随施工进展,分别自洞口,向洞内 引测导线,并随掘进长度的增加而不断向前延伸和满足精度要求。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利用DSZ2型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向洞内引测。7. 隧道施工监控

4、量测方案 本隧道长度大,设计难以完全和地质情况相吻合,在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控 量测。(1)成立由王银虎工程师为组长的隧道监控量测小组,具体负责担负隧道施工中的测 量控制和围岩量测。(2)隧道围岩量测和地质预报项目包括: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 及收敛作为必测项目;围岩及支护间的接触应力、仰拱隆起作为W级围岩段及断层段的必测 项目;钢架应力作为W级围岩段的必测项目。地表下沉量测在每个隧道洞口设置测量断面。8.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围岩地质复杂,在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每100150m做一次预报,并成立

5、地质预报小组,专门负责处理隧 道施工中的有关地质问题。制定详细的地质预报计划实施方案,在施工中不能因地质情况稍微变好的情况下就忽视 地质预报,避免造成大的地质灾害。三、施工方法1. 开挖 进洞前,先进行严密的控制测量,对洞口进行精确放样,确保建筑尺寸的准确。洞口的 进洞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实施。开挖由洞口开始,开挖时应先做好边坡防护和边 坡截排水工作,同时要做好导坑内抽排水的准备工作。边仰坡施工时,尽量维持原地貌,尽 可能减少洞口段植被破坏。2.1.机械开挖 洞口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开挖施工中,遵循短开挖、少爆破、多循环,及时做好喷锚 支护和二次衬砌,以防坍塌。具体详见进洞施工程序框图

6、 2-1。进洞施工程序框图图 2-1边仰坡开挖及支护开挖进洞及支护布设砂浆锚杆2.2钻爆作业本隧道洞口为III级围岩,开挖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法。(1) 钻爆作业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2。(2) 钻爆法施工的一般方法施工布眼: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红漆准确绘出开挖断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 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要高,由有丰富经验的钻工司钻,确保周 边眼有准确的外插角,和钻眼精度,保证光面爆破效果。两茬炮交界处台阶保证不大于15cm。同时,根据眼口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 力求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清孔:装药前,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直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

7、屑刮出吹净。钻爆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图2-2用全站仪准确定出开挖轮廓 线、周边眼和掏槽眼位置清理好掌子面、钻孔台架就位可严格钻眼操作严格按照爆破规程装药,连接 *按规定起爆装药: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装药,雷管“对段入座”。所有炮 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 20cm。联结起爆网络: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联结时注意:导 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更不能刮破;网络联好后由爆破组长负责检查,指挥起爆。瞎炮的处理:发现瞎炮,首先查明原因。采取重新装药引爆或在查明炮眼方向的情况下 在其周围间隔一定距离打眼、装药,利用周围炮眼的爆破起爆瞎炮,或爆破后,拣回未起爆

8、的炸药、雷管。2.3.全断面法施工方法隧道进口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施工工序和方法第一步: 开挖断面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第二步: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灌筑边墙基础及隧底调平层。第三步: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衬砌(拱墙衬砌同时施作)。3初期支护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设计对隧道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需要施做的锚杆、钢筋网和喷 射混凝土等必须按设计尺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初期支护满足设计要求,并使初 期支护完成后隧道大面平整圆顺。31 锚杆施工工艺 (1)锚杆间距和锚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杆身必须无缺损;锚杆长度应大于孔深6到10cm,并除去锚杆上的油污、铁锈、

9、杂质;锚杆的孔位误差不大于正负10cm;锚杆 孔深度,误差不大于正负10cm ;钻孔后,孔内的石粉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干净(2) 孔内的砂浆要求灌注饱满密实。32 钢筋网施工方法钢筋网在洞外预制为网片。加工钢筋网片时,用(p6圆钢事先点焊加工成250X250mm的 片状网格,钢筋网片一般为lX2m。钢筋网和喷混凝土、钢架组成联合支护,连续铺设。铺 设时要注意:钢筋网必须与锚杆或其它锚固装置焊接牢固。片状钢筋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200mm。钢筋必须用喷混凝土盖住,至少有20mm的保护层。33.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喷射砼采用湿喷法施工。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成后立 即进行,以尽

10、早封闭暴露岩面,防止表层风化剥落。复喷砼在锚杆、挂网和钢架安装后进行 尽快形成喷锚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形。喷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拌和,自卸汽 车运输。喷射砼工艺流程见图 3-1。喷砼的准备和喷射过程应注意如下问题:喷射混凝土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及时喷射混凝土。喷射砼之前,应仔细检查开挖断 面的净空尺寸,欠挖部分及时处理,并清除危石,然后用高压风冲洗受喷断面,清除粉尘、 杂物。施工中,对配合比每工班至少检查两次;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施工时,喷枪在边墙部位正对岩面,在拱部沿隧道半径方向喷射;喷前先对凹处 喷射找平,而后再大面喷射。为保证喷砼效果,喷射时分

11、段分片,自下而上呈顺时针螺旋形 均匀进行,每圈压前面半圈,绕圈直径约30cm。喷嘴距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61.0m,风 压控制在0.450.7MPa; 次喷射砼厚度不宜超过10cm,两次喷射的间隔时间为20分钟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图 图-3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螺旋上升,依次进行。如有较大凹洼时,先按 规范要求填平,但不得回填异物,保证初期支护与岩面密贴。35.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1) 原材料选择 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砂、碎石、水泥)必须符合规范标准。 水泥:优先选用标号不低于P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宜选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砂的含水率控制在6%8%。

12、 碎石:卵石或碎石均可,以前者为好。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拌合用水及外加剂:与 普通喷射混凝土要求相同。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粘附性好,不发生管道堵塞。 胶集比:水泥与骨料之比为 1: 41: 5,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以 350400kg 为宜。 砂率:一般选用的砂率为 45%55%。 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其表面平整,呈水亮光泽。(2)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喷射方式:采用湿喷。 喷射工艺: 将基岩表面松动岩块清理。钢筋配置保持喷射工作不受干扰,获取较密实的喷射混凝土层。喷嘴至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为0.81.0m;喷射角度控制在8090左右;喷嘴处的风压 一般控制在0.30.5Mpa;喷嘴

13、按螺旋形轨迹移动。开始时回弹量较大,形成塑性层后,粗 骨料嵌入,回弹量减少,一次性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5cm,在掺速凝剂的情况下,下拱部5 7cm,边墙710cm。必须严格遵照喷头操作安全事项,绝对不可将喷头对人;开始作业时, 人员先就位,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先开机,后送风,再上料;停止作业时,先停料,再管风 后停机。4. 止水带施工方法隧道施工缝、沉降缝中设计有止水带。止水带采用 L 形钢筋卡固定。在挡头模板宽度的(大致)中线部位,每隔 50cm 打一小孔, 将制成的钢筋卡插入其中,挡头模内侧钢筋卡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紧贴在挡头模上。 待拆挡头模时,将压贴在挡头模上的止水带扶正,并将伸出的

14、钢筋弯曲卡紧挡头模板。浇灌 砼时,注意扶正其位置,并加强其周围砼的振捣,使其与砼密合,更好地止水。止水带需接 长时,可采用粘合搭接或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粘合或焊接宽度不小于5cm。止水带在使用前,检查其是否有破损,如有则修补或换用。5. 防水板施工方法铺设工艺:防水板铺设台架就位一将防水板运至台架上一在台架上沿隧道环向打设羊角 钉,每环间距小于防水板背后两排吊带间距约10cm-将防水板在台架上铺开一升起支撑架一 将吊带逐个系在羊角钉上一相邻环接缝焊接一降下支撑架一铺设质量检查。铺设防水板在铺设台架上进行。铺设台架采用结构简单的临时支架,其上部采用042钢 管弯成与隧道拱部形状相似的支

15、撑架,用丝杆与台架连接,以便其升降;走行部分采用轨行 式,轨距与钢模台车一致。悬承顺序为先拱后墙、由上而下进行。相邻环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采用热和焊接机焊 接。为方便焊接,在焊缝后垫一块三合板,边焊边沿环向移动三合板,焊接完成后撤出三合 板;施工要求:防水板按设计厂家及设计要求铺设,铺设之后,及时衬砌混凝土。浇注衬砌 砼时,不得损坏防水板;防水板铺设坚持宁松勿紧。6. 环向半圆管施工方法 环向半圆管流速大、安装方便,能适用各种地质条件下水的排水条件。施工时根据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可适当增加环向半圆管的数量。以保证隧道在运营期间地下水变化及时排出, 减小水压。在初期支护趋于稳定的条件下,最终逐层喷射混凝土封闭直至喷层表面干燥无水。在大 面积淋水或地下水流量大的地段,亦按上述方法设置多层暗埋式排水管,通过暗埋式排水管 将水引入墙脚纵向排水管排出洞外,以达到“排水通畅,衬砌表面干燥无水”的要求后。施工程序是:在开挖后的岩面上,先初喷混凝土 3cm再铺设半圆管,然后喷射混凝土至 设计厚度;检查有无渗漏水;若有渗漏水,再在渗水位置增加铺设,喷混凝土,直至喷混凝 土表面不再渗漏水。7. 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衬砌作为隧道的永久支护,对其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