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系统(08090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68216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与系统(08090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路与系统(08090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路与系统(08090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路与系统(08090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路与系统(08090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与系统(0809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系统(08090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路与系统(080902)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路与系统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1、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具备优良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与健康的体魄,要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要具有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以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在电路与系统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发展动向和发展前沿;应掌握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理论及技术,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的理论与技术

2、。3、在电路与系统学科领域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5、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6、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二、研究方向1、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方向。主要涉及的教学和科研内容有:信号分析与处理、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智能仪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现场总线技术及虚拟仪器、面向对

3、象的可视化编程、EDA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语音识别与处理等。2、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方向的主要学习和研究内容有:现代控制理论、模糊神经网络、现代PLC控制与总线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变频控制技术及DSP芯片在交直流调速中的应用技术等。该方向一方面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自控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和实现;另一方面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技术,在变频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面,开展各项课题的研究。三、学制和学分1、学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要求在三年内完成学业。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

4、结业者,经报告并得到批准之后,可以延长学习期限半年至一年。2、学分:(1)开设3门公共必修课,共11学分。(2)开设2门专业共同基础课,共6学分,每门课程3学分。(3)各研究方向开设研究方向课3门,共9学分,每门课程3学分。(4)开设若干门选修课,各专业研究生选修3门,共计6学分,每门课程2学分。(5)开设若干门补修课,不计学分。由导师指定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学生补修课程。四、课程设置1、课程构成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学位课程包括:(1)公共课3门: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语。(2)专业共同基础课2门: 矩阵论、数值分析。(3)研究方向课3门: 现代控制理

5、论、嵌入式系统理论及应用、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方向);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理论 及应用、现代电路理论(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非学位课程包括:(1)专业选修课:现代PLC 控制技术、交流调速系统分析、现场总线与虚拟仪器技(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现代测试技术与系统、现代通信理论与系统(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2) 补修课:由导师指定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的补修课程。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2、课程学时和学分(1)开设3门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

6、分;自然辩证法,54学时,3学分;第一外语,144学时,6学分;共11学分。(2)开设2门专业共同基础课,共6学分。(3)各研究方向开设研究方向课3门,共9学分。(4)开设若干门选修课,各专业研究生选修3门,计6学分。每个专业研究方向课程总学分为32学分。3、教学大纲所有学位课程必须有教学大纲,公共课教学大纲必须按开课要求,经开课单位审查报研究生处备案。专业课(含专业共同基础课、研究方向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须经各专业指导组审查,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4、课程考核方式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按百分制标准,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70分以上(含70分),非学位课程及格标准为60分

7、以上(含60分)。对于学位课程,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非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不及格者可以重修或改修其它选修课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二年级下学期中期阶段由考核小组主持进行一次包括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在内的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五、实践教学环节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至少6次。包括学术讲座、组织和参与学术讨论、作小型的学术报告等。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学试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该部分的学分为:教学实践完成36学时以上计2学分;参加学术活动6次以上计2学分。六、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

8、,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指导教师应对论文各环节严格要求和把关,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七、培养方式与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同时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学习方式,应加强工科专业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培养。电路与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教师备注考

9、试考查学位课程公共课硕士生第一外国语144612必修11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1自然辩证法5432专业共同基础课矩阵论5431必修6学分数值分析5431研究方向课现代控制理论5431必修912学分数字信号处理5431嵌入式系统理论及应用5432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5432现代电路理论5432非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现代PLC 控制技术3621选修34门68学分数字图像处理3621交流调速系统分析3621现代测试技术与系统3621现场总线与虚拟仪器技术3622现代通信理论与系统3621语音信号识别与处理3621射频电路设计3622非线性系统理论3622综合系统设计与实践3623补修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导师指定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学生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