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2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68187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2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第2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第2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第2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第2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2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2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与策略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不采用面面俱到的讲授法。从结构特点上来看,这篇课文要学习领会一种前后照应的写法,感受这样的写法为文章表达带来的好处。从内容上来说,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安息国派将军列队迎接大汉使者的生动场面,同时,介绍了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西方在经济文化交流和深化友谊方面起到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教学时可由这样一个问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仅仅答道:“这是一条伟大的路。”那么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这条路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才让我们将它称之为

2、“伟大的路”。由此,让学生逐渐地发现丝绸之路在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和深化友谊两方面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安息国将军列队迎接汉朝使者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抓住场面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朗读,体会当时的场景。从这样一件事中感受丝绸之路在沟通经济文化交流和深化友谊方面的作用。课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可以在学生自读自悟了课文的主体部分以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的行文方法对整篇课文的结构起到的作用。对文中的四字词语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理解和点拨。【教学目标】1.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本课生字,积累词语。学习并积累“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栩栩如生、天

3、高气爽、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等词语。2.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能体会到课文的行文特点和表达方法。3. 抓住文中的重点描写,学会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具体的某些方面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重点、难点、训练点】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描写,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具体的某些方面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结构特点和作用。难点:通过自读课文,体会和了解丝绸之路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深化友好往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训练点: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的一些方法。领悟文章结构上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 课前

4、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导语: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写下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上,曾经就有过这样一条路:那里曾经是险山恶水,那里曾经是荒无人烟,天上无飞鸟、地上无猛兽。长期以来,每当人们提起那里,总会带着恐惧的眼神,流露出无奈的神色。然而,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这条路上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一队队车马浩浩荡荡,一群群商人来来往往,昔日的蛮荒之地变成了繁盛的交通要道,行走在这条路上的,不仅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还有凹眼眶、高鼻子的欧洲人,这条道路,人们走了上千年,过去人们提起它就深感恐惧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辉煌

5、见证。那么,这究竟是一条什么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走近课文,一起去看一看吧。提出阅读提示:1.请同学们认真、自由地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你的眼中,“丝绸之路”又可以叫做什么路?2.你是从课文的那些描写中感受到的?二、交流讨论,引导课文阅读在学生初步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先给时间让学生谈谈读文的总体感受,引导他们结合课文中的语句,阐述自己的初步感受。二、 抓住主体,深化感悟导语:刚才同学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谈到“丝绸之路”又可以称为“友谊之路”,那么,请同学再次浏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友好的气氛?要求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概括主要内

6、容并思考“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友好的?”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要相机引导他们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还要注意启发他们关注文章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身后兵马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迎候”这几个词来感受安息国对于汉朝使者的重视与热烈欢迎,感受场面描写的隆重。课文描写中,士兵的欢呼,列队欢迎时的情景,都体现了友好的氛围。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加以体会。三、 抓住不同方面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课文导语:汉朝使者在隆重的欢迎和热烈地欢呼声中走来,他将要和安息国的将军见面了,在他们见面的那一刻,两人是如何表现的呢?见面以后,他们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八至十二自然段,特别

7、关注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探和动作的句子。读过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在互赠礼品的过程中,我们赠送的是什么礼品,安息国回赠我们什么礼品,从这样的对比中感悟到丝绸之路对于促进东西方经贸往来的作用。同时感受我国古代先进的工艺技术。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第11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四、 由点到面,感受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阅读第13自然段,同样要注意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输出的技术和引进的各种物品,在这种对比中体会到我国古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多彩的文化,同时感受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进而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五、 前后照应

8、,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导语: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成为沟通中国与欧洲世界的纽带。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提起丝绸之路的时候,仍然为这条伟大的友谊之路而感到骄傲,回首往事,仍然让我们浮想联翩,不信,请你们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起来阅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看看这两段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教学这两个部分要重点抓住“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两个地方展开。让学生结合句子分析,作者对雕塑群的哪些描写会让他“看到”商旅不绝的景象,哪些描写可以体现作者“听到了”驼铃声。这种仿佛看到和听到,实际上就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遐想”。由此,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结

9、构特点和布局匠心。特别注意:教学本文一定要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是教师逐段讲解。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引导他们深入阅读。【落实训练】一、 抄写本课生词并听写二、 完成练习册三、 形近字组词直 凹 戎 盾 鸵 匕 贸 换矗 凸 戒 循 驼 比 货 奂四、近义词矗立 欢腾 精彩 遐想 凝望 典雅 飘扬 繁荣 栩栩如生 浩浩荡荡四、 反义词典雅 鲜艳 漫长 丰富五、 积累词语AABC:栩栩如生 彬彬有礼 默默无闻 欣欣向荣ABAC:美轮美奂六、预习第三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1.白杨这篇课文写出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2.课文中的“爸爸”想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人?赞美怎样的人?七、预习第三课生字,标拼音、组词(写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