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68001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管理知识知识要点(1)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

2、类。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9、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2012年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1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1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

3、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2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时间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

4、娱乐法。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2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2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矿危建48/16学时其他24/8时28、特种作业人员离开岗位6个月,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

5、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工作10年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29、安全检查的程序:策划-实施-分析-纠正。3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符合性、防护性、适用性、舒适性;用人单位责任:按法规选用、三证一书定点购买、教育、报废、制度档案31、使用劳保用品的一般要求:检查;不超限使用、合格产品、不能代替;按说明书使用32、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33、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4、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正式投产前进

6、行。设备设施装置实际运行状况检测考察找出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35、安全现状综合评价:针对某一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36、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剧毒化学品获得营业执照必须。2012年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37、安全评价的程序:准备、危险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结论及建议、编制报告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时间38、 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共分6大类37项: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共20类。39、危险有

7、害因素常用的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法(如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等)。40、危险控制顺序: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联锁-警示41、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使用、搬运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42、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4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定性(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观察问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量(分为概率风险、伤害范围、危险指数评价法)。2012年安

8、全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44、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封面、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著录基、目录、编制说明、前方、正文、附件、附录。45、安全验收评价(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报告格式同上。46、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前言、目录、项目概述、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对策与建议、评价结论共8章4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适用:危险物質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企业或组织,不适用: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48、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9、单元是指一个生产装置

9、、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眀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50、分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类(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142种。51、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52、燃烧爆炸性危险物质可为7类:爆炸性物质、气体燃烧性物质、液体、固体、自燃、遇水易燃、氧化性物质。5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管理、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4、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控为4级。55、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56、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

10、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57、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抢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恢复现场、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58、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59、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60、准备阶段: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准备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61、响应阶段: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外部求援。62、恢复阶段:事故发生后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

11、到正常状态。63、应急体系由组织体制、动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组成。64、组织体制: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65、动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组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66、法制基础:法律(紧急状态法)、规章(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标准67、保障系统: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68、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响应级别通常分3级:一级紧急情况:利用所有部门一切资源;二级:两或更多部门响应;三组:一个部门69、应急响应程序: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70、现场指挥系统

12、模块化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71、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明确应急救援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及时响应、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应急基础、超过应急能力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72、应急预案可为3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含单项预案大型公众聚集活动)。73、预案基本结构1+4: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2012年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74、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可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是一个4级文件体系。75、编制过程:成立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

13、实施76、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7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共6个一级要素: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78、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79、应急准备包括:机构与职责、应急、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80、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81、预案演练的类型: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时间82、桌面演练:按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讨论

14、紧急情况时采取行动。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事后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建议,并提交简短的书面报告。83、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84、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85、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共5类: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86、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

15、方案的设计。87、综合性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准备、实施、总结3阶段。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88、演练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89、不足项: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组织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90、整改项:应急准备缺陷、单独不可能造成影响。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91、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上应予改善的问题。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纠正。9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按性质分为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其他因素。93、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94、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10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95、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96、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X线97、白内障:红外线;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白血病:电离辐射。98、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高温高湿;其他异常气象条件指低温作业、低气压作业等。99、成年妇女禁忌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