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67931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27(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第一节 燃烧条件一、可燃物二、助燃物(氧化剂)三、引火源(温度)四、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 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分类(一)着火1.点燃2.自燃:化学自燃、热自燃(二)爆炸二、闪点、燃点、自然点的概念(一)闪点(二)燃点(三)自然点第三节 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一、气体燃烧(一)扩散燃烧(二)预混燃烧二、液体燃烧(一)闪燃(二)沸溢(三)喷溅三、固

2、体燃烧(一)蒸发燃烧(二)表面燃烧(三)分解燃烧(四)熏烟燃烧(阴燃)(五)动力燃烧(爆炸)第四节 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概念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三)金属的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以及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一、火灾的定义二、火灾的分类(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三、火灾的危害(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

3、境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电气二、吸烟三、生活用火不慎四、生产作业不慎五、设备故障六、玩火七、放火八、雷击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一)热传导(二)热对流(三)热辐射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一)烟气的扩散路径(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三)烟气蔓延的途径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一)初期增长阶段(二)充分发展阶段(三)衰减阶段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冷却灭火二、隔离灭火三、窒息灭火四、化学抑制灭火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一、爆炸的定

4、义二、爆炸的分类(一)物理爆炸(二)化学爆炸(三)核爆炸第二节 爆炸极限一、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三、爆炸混合物浓度与危险性的关系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一)物料原因(二)作业行为原因(三)生产设备原因(四)生产工艺原因二、常见爆炸引火源(一)机械火源(二)热火源(三)电火源(四)化学火源三、最小点火能量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害特性。第一节 爆炸品一、爆炸品的

5、分类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一)爆炸性(二)敏感度第二节 易燃气体一、易燃气体的分级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一)易燃易爆性(二)扩散性(三)可缩性和膨胀性(四)带电性(五)腐蚀性、毒害性三、易燃气雾剂第三节 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的分类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害性(一)易燃性(二)爆炸性(三)受热膨胀性(四)流动性(五)带电性(六)毒害性第四节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已然气体的物质一、易燃固体(一)易燃固体的分类与分级(二)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三)易燃固体的火灾危害性二、易于自燃的物质(一)分类(二)火灾危害性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五节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物性质(一

6、)氧化物性质的分类(二)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二、有机过氧化物第二篇 建筑防火第一章 概述了解建筑火灾常见的原因及主要危害;熟悉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一、建筑火灾的原因二、建筑火灾的危害三、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方法(一)总平面布置(二)建筑结构防火(三)建筑材料防火(四)防火分区分隔(五)安全疏散(六)防排烟(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第二章 生产和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了解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了解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第一节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一)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二)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

7、要指标(三)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一)生产类别为甲类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二)生产类别为乙类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三)生产类别为丙类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四)危险物质的量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影响第二节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一)甲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二)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三)丙、丁、戊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四)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了解建筑的不同分类;熟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掌握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相关知识以及建筑耐火等级要求。第一节 建筑

8、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类(一)民用建筑(二)工业建筑(三)农业建筑二、按建筑结构分类三、按建筑高度分类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一)附加信息(二)附加信息标识第三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1、不燃性2、难燃性3、可燃性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耐火极限的概念(二)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1、材料本身的属性2、构配件的结构特性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4、标准所规定的实验条件5、材料的老化性

9、能6、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三)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第四节 建筑耐火等级要求一、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二、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熟悉防火间距的作用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掌握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及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第一节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一、建筑选址(一)周围环境(二)地势条件(三)主导风向二、建筑总平面布局(一)合理布置建筑(二)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第二节 建筑防火间距一、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一)防止火灾蔓延(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三)节约土地资源(四)防火间距的计

10、算二、防火间距(一)厂房的防火间距(二)仓库的防火间距(三)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三、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消防技术措施第三节 建筑平面布置一、布置原则二、设备用房布置(一)锅炉房、变压器室布置(二)柴油发电机房布置(三)消防控制室布置(四)消防设备用房布置三、人员密集场所布置(一)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三)电影院、剧院、礼堂四、特殊场所布置(一)老年人建筑及儿童活动场所(二)医院的病房五、工业建筑附属用房布置(一)办公室、休息室(二)液体中间储罐(三)附属仓库第五章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了解防火分区面积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熟悉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和

11、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掌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概念及设置要求。第一节 防火分区一、厂房的防火分区二、仓库的防火分区三、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四、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五、城市交通隧道的防火分区第二节 防火分隔一、防火分区分隔二、功能区域分隔(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二)人员密集场所(三)医院、疗养院建筑(四)住宅三、设备用房分隔四、中庭防火分隔(一)中庭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二)中庭建筑火灾的防火设计要求五、玻璃幕墙防火分隔六、管道井防火分隔七、变形缝防火分隔八、管道缝隙防火封堵第三节 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一、防火墙二、防火卷帘(一)类型(

12、二)设置要求(三)设置部位三、防火门窗(一)防火门(二)防火窗四、防火分隔水幕五、防火阀(一)防火阀的设置部位(二)防火阀的设置要求六、排烟防火阀第四节 防烟分区一、防烟分区面积划分二、防烟分区分隔措施(一)挡烟垂壁(二)建筑横梁第六章 安全疏散了解常用的辅助疏散设施;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门、疏散出口、避难层的概念及设置要求;熟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场所及设置要求;掌握不同场所疏散人数的确定方法;掌握百人宽度指标的概念,学会利用百人宽度指标确定不同建筑的疏散宽度;掌握楼梯间的形式及防火设计要求。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一、人员密度计算(一)办公建筑(

13、二)商场(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四)餐饮场所二、疏散宽度指标(一)百人宽度指标(二)疏散宽度1、厂房的疏散宽度2、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3、体育馆的疏散宽度4、电影院、礼堂、剧场的疏散宽度5、木结构建筑的疏散宽度6、其他民用建筑三、疏散距离指标(一)厂房、仓库的安全疏散距离(二)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四)木结构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第二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一、安全出口(一)疏散楼梯(二)疏散门(三)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四)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五)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六)厂房、仓库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二、疏散出口(一)基本概念(二)疏散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一、疏散走道(一)基本概念(二)疏散走道设置的基本要求二、避难走道(一)基本概念(二)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第四节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二、敞开楼梯间三、封闭楼梯间(一)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四、防烟楼梯间(一)防烟楼梯间的类型(二)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三)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五、室外疏散楼梯(一)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二)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六、剪刀楼梯第五节 避难层(间)一、避难层1、避难层的设置条件及避难人员面积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