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67920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专题一 基本概念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1(2016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解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C2(2016廊坊模拟)NaClO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H2O22C

2、lO22NaOH=2NaClO22H2OO2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是氧化剂,H2O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B每生成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CClO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D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解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H2O2是还原剂,A不正确;B.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一分子H2O2失去2个电子,因此每生成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B不正确;C.ClO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一分子ClO2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C不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3、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D正确。答案:D3(2016安阳模拟)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5Cl2I26H2O=10HCl2H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oCl2HClI2B氧化性:Co2O3Cl2HIO3C反应()中HCl是氧化剂D反应()中Cl2发生氧化反应解析:A.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中还原性为HClCoCl2,()中还原性为I2HCl,故A错误;B.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中氧化性为Co2O3Cl2,()中氧化性为Cl2HIO3,则氧化性为Co2O3Cl2HIO3,B

4、正确;C.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为还原剂,故C错误;D.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氯气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B4(2015海南卷)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1O4OH=2RO3Cl5H2O。则RO中R的化合价是()A3 B4C5 D6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由于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R的化合价为(242)6,正确选项是D。答案:D5(2016泰安模拟)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OAsOSONO_(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B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5、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D氧化产物为AsO和SO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可配平方程式,3As2S34H2O28NO=6AsO9SO28NO8H,由此可知A、B、D正确,C项应为283。答案:C6(2016西安模拟)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解析:根据图象可知氮气的物质的量从0逐渐增大,这说明氮气是氧化产物,即次氯酸根离子氧化铵根离子,反应的

6、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N23H2O3Cl2H。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还原剂为NH,A错误;B.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3 mol电子,B错误;C.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错误;D.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D正确。答案:D【考纲再现】【错题记录】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1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 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

7、生成1 mol Cu2S,有4 mol 硫原子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 硫被还原解析:焙烧黄铜矿反应中元素价态的变化为反应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Cu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B错误;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u2S,只有1 mol硫原子被氧化,C错误;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硫元素被氧化而不是被还原,D错误。答案:A2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操作现象A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C加入酸性K

8、MnO4溶液紫色褪去D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解析:A.有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OH)3生成,不能说明两者反应,A项错误;B.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可能是酸性条件下NO氧化SO2生成的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不能说明FeCl3溶液与SO2反应,B项错误;C.紫色褪去可能因为SO2的还原性,不能说明两者反应,C项错误;D. 铁氰化钾溶液是Fe2的专属检验试剂,有蓝色沉淀能说明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Fe2,D项正确。答案:D3(2016长沙模拟)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13、Al(

9、OH)3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2S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NaCl、Na2S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解析: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H、A13、Al(OH)3,A正确;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Br,则缓慢通入氯气时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B错误;溶度积大小为Ksp(AgCl)Ksp(Ag2S),则加入AgNO3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Na2S、NaCl,C错误;氧化性为Fe3Cu2,则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Fe3、Cu2,故D错误。答案

10、:A4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x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反应为:NOxCON2CO2(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只有N元素B当x2时,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4 molC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2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析:分析可知C的化合价由2变为4,故A错;x2时,每生成1 mol N2,由2 mol N由4变为0价,转移电子8 mol,故B错;N2中有三键,CO2中为两个双键,应为34,故C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为NO,即氮元素化合价为

11、2,D正确。答案:D5(2016长沙模拟)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的阳离子强,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证明A的金属性一定比B强C适量的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D一定量氯气通入30 mL 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解析:A.铁离子的氧化性比铜离子的氧化性强,但是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错误,不选A;B.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

12、无关,错误,不选B;C.氯气和碘化亚铁反应时,碘离子先和氯气反应生成碘单质,错误,不选C;D.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以分两种,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发生前面的反应,当有2 mol氢氧化钠反应就转移1 mol电子,所以现有0.3 mol氢氧化钠反应可转移0.15 mol电子,发生后面的反应,当有6 mol氢氧化钠反应转移5 mol电子,所以现有0.3 mol氢氧化钠反应可转移电子0.25 mol,正确,选D。答案:D6(2016郑州模拟)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cCl

13、2dHClO4e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产物只有O2B若氯酸分解所得1 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 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HClO3=2O2C12HClO4H2O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解析:A.根据化合价的变化,O由20,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是氧化产物,一部分Cl由5 7,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O4属于氧化产物,故错误;B.bc1,32b71c45,解得,b2/3,c1/3,则反应方程式为:3HClO3=2O2Cl2HClO4H2O,故正确;C.非金属性强弱,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

14、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3中Cl显5价,不是最高价,故说法错误;D.8HClO3=3O22Cl24HClO4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转移电子数为20,故说法错误。答案:B7己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Dn(K2Cr2O7)n(FeSO4)13解析:A.开始时Fe3浓度不变,则说明Fe3没有参加反应,则AB段应为K2Cr2O7和碘化钾的反应,K2Cr2O7为氧化剂,A正确;B.BC段Fe3浓度逐渐减小,为铁离子和碘化钾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B正确;C.由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反应的关系式为K2Cr2O76Fe36I,共消耗的n(I)1.5 mol,则开始加入的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1.5 mol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