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67776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文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云南警官学院 毕业论文题 目 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 专 业 禁毒学 年 级 2009级 区 队 二区队 学 号 3090284 姓 名 邹洪艳 指导教师 张晴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3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本论文的成果属于云南警官学院所有。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013 年 6 月 3 日 目录引言2一、当前网络毒品犯罪

2、特点3(一)隐蔽性3(二)跨地区、无国界3(三)规模大、危害大4(四)人员以中青年为主4(五)形式多种多样5二、互联网络毒品犯罪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5(一)法律建设滞后5(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5(三)证据的收集、固定难6(四)禁毒人才队伍专业技能缺乏6(五)情报来源方式单一7三、应对网络毒品犯罪的对策建议7(一)完善法律建设7(二)创新管理体制7(三)加强禁毒警察专业技能培训8(四)增加情报来源方式8(五)在互联网上开展毒品和法律知识宣传8结语9参考文献9致谢111云南警官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云南警官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 网络毒品犯罪特点分

3、析及对策专业: 禁毒学学生:邹洪艳 指导教师: 张晴【摘要】 网络毒品犯罪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与传统的毒品犯罪具有诸多的联系,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就对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提出了新得难题、新的要求。公安机关在打击控制网络毒品犯罪的工作中存在诸多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政府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网络毒品犯罪还在萌芽之际,及时遏制。【关键词】 网络 毒品 犯罪Drug crimes onlin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Drug crimes committed online arise from the rapid devel

4、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They share many traits with traditional drug crimes and also have a lot of their own features, which requires our new efforts and methods concerned . Police department organs in the fight against drug crime control network has many deficiencies, aiming at these defic

5、ienc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top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drug crimes, when drug crimes online was still in the bud. 【Keywords】 internet;narcotics;crimes引言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的即时性、广泛性、多样性、高效性、信息量大的特征,使得使用网络的网民与日俱增,截止2012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5.64亿。这为网络毒品犯罪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毒品犯罪分子

6、为了从事犯罪活动,牟取高额不法利润,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来达到目的。以往的实践证明,毒贩为了运输贩卖毒品,会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出现剖腹取毒,孕妇运毒,死婴运毒等残忍手段。在实际的毒品犯罪中,毒贩要进行复杂的准备工作,投入巨大的人、财、物,还需要长时间的悉心经营。然而,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对毒品犯罪从来不容忍,那种露头就打、穷追猛打,围追堵截的工作方式,让毒贩损失惨重,使得贩毒分子不得不想出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来进行毒品犯罪。综上,出现网络毒品犯罪就是一种必然。根据2010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国际化、网络化是当今毒品犯罪的重要特征。面对毒品犯罪在各国遭遇的“围追堵截”,贩毒组织和集团正越来越多地

7、利用互联网,网络贩毒成为各国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站数量为230万。同时,中国网页数量达到866亿个,比2010年同期增长44.3%1 2011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另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中国已有网民5.64亿,手机网民4.20亿2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如此5亿多的网民,加之200多万的各种网站,800多亿的网页的存

8、在,为网络毒品犯罪制造了机会。近年,网络毒品案件频发。2009年11月,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贩卖毒品案件,缴获冰毒片3558粒、冰毒60克、钢珠枪2支、钢珠子弹1000发、毒资6万元,涉案人员中刑事拘留2人、治安拘留4人、治安罚款1人;2011年,破获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件,公安部成立专案,统一指挥,全国31个省区市统一行动,共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12125名,破获制贩毒案件496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制毒工厂(点)22个、缴获毒品308.3公斤3 2012年中国禁毒报告年度十大案件。;2012年9月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贩卖毒品案件,在山东、福建两省三

9、地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现场缴获冰毒、大麻、K粉、摇头丸、麻古等毒品800余克,各种新型毒品辅料7种50余克,疑似袋装咖啡因粉末5公斤,涉案金额160多万元,并缴获仿六四手枪等各类手枪10支。一、 当前网络毒品犯罪特点(一)隐蔽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整个网民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邮箱、相貌都可能是假的。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假身份从事各种犯罪活动,而不被发现。互联网络的巨大的信息量,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单向的,双向的,多向性的超越时空的特点使毒品犯罪分子混迹于正常的互联网活动中,以正当的商业活动做掩护而不被发觉。互联网络是人到人的联系,不是点到点的。网络毒品犯罪作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

10、的限制,现在出现的大量智能手机和剧增的手机网络用户使上网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快捷。一些即时性的联络方式,如QQ、MSN、SKYPE、UC等聊天工具,可以使犯罪证据转瞬即逝,犯罪分子即时消失。即便一些有记录的信息,网络也可以轻松删除,达到无迹可寻。在互联网络信息联系时,毒品犯罪分子会像现实社会的毒品犯罪中的那样,使用暗语、行话,或者创造一些代名词。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活动,使毒品犯罪活动藏得更深。(二)跨地区、无国界 2010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国际化,网络化是当今毒品犯罪的重要特征。面对毒品犯罪在各国遭遇的“围追堵截”,贩毒组织和集团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网络贩毒成为各国面临的新挑战。互联网络的

11、广泛普及,以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网络无界限,你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接入网络,与地球其他地方的人们进行交流。涉毒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网络的跨地区,无边界,没有海关,边检的检查,记录等好处,做到足不出户的隐形贩毒。现在贩毒分子的集团化,明确分工,技术水平渐高。831网络吸贩毒案件,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与此同时国际上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愈演愈烈。(三)规模大、危害大涉毒犯罪本身具有组织性,不可能单打独斗。在明确的分工个协作条件下,必然形成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网络毒品犯罪虽然少了一些信息传输的障碍,接头谈话的麻烦,但人数没有显著的变化。网络减少的是人的户外活动,非人数。相反由于网络的

12、巨大传输效应,遍布天南地北的巨大连接效应,使参与人数直线上升,可以说网络已经社会化。跨省,跨国已经不是新鲜事,10000多人的网络吸贩毒案件绝不是个案。网络犯罪涉及不仅是人数多,还有高额的毒资、毒品、车辆、枪械等社会财富。网络毒品犯罪对社会财富的浪费,人、财、物的浪费。对网络秩序的扰乱,对网络道德的破坏,对网络坏境的污染都很严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毒害,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完全形成,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较早的接触了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又欣于接受新事物,而网络上充斥的毒品有关的信息,毒品使用后的欣快感,那种飘飘欲仙的吸毒效益特别容易吸引他

13、们。加上新型的毒品的身体依赖没有鸦片、海洛因等硬毒品强,心里依赖基本没有,身体伤害也相对较轻,对青少年迷惑较大。此外,网络毒品犯罪还危害到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四)人员以中青年为主 进行网络毒品犯罪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网络可用,二是要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90年代以后中国计算机开始普及,那代人之后,大家普遍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接触,而现在的00后年轻一代,在中小学里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据统计,中国现有的5亿多网民中,10到40岁的网民占到了80%左右4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当今网络犯罪年龄在1840岁占了80%,平均年龄只有23

14、岁。青少年的心里年龄,使他们极易受到毒品等不良事物的引诱。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冲击,青少年首当其冲。青少年本身的逆反心理,加之改革持续深入,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凸显,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充满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揭露,青少年不易分辨,容易断章取义走极端,产生愤世情结。不少年青人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跟风和抱团、交友不慎也使他们更容易与毒品牵连。在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件中,涉案的10000多名人员当中,1825岁的约占到七层。多数省份超过半数涉案人员在25岁以下,其中最小的涉案人员仅为15岁。(五)形式多种多样就目前公安机关破获的毒品案件显示,网络毒品犯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利用合法网站发布毒品的制作技术配方、发布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毒品成品或半成品信息。利用聊天工具如QQ、MSN、UC贩卖毒品,传授、交流吸毒技术。利用互联网组织、策划、联络、指挥犯罪活动,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作案工具,在网络上远程指挥贩毒活动。利用电子邮件贩卖毒品,电子邮件可以发送到指定的地址,而且它具有保密性、删除容易,可以不留痕迹。利用网络广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