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集体备课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67746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母亲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集体备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县东城小学五年级集体备课电子教案班级:六年级一班 时间2012- 9教学内容怀念母亲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时间分配2课时教 学 设 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

2、地喊一声母亲。此时,你脑海里浮现出母亲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来形(的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也对母亲独特的解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这篇怀念母亲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生字新词,读通顺课文句子。2、选择自己认为难读的语句读一读。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三、抓重点语句,理解对母亲的怀念出示句子: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1、你能从哪些自然段体会到作者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2、请你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遍

3、,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现在我们再一起认真地读一遍,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表达此时作者内心的感受?(2)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悔恨,请大家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3)出示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什么意思?不仅吃不下饭,还睡不着觉,再读读这句话,还能感受到什么?(4)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5)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

4、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6)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7)(出示资料: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不恨?(8)还有哪个句子也能感受到作

5、者的悔恨?(9)出示句子: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10)(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读第二自然段。(11)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

6、学们一定会读懂下面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3、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请同学们读一读他写的日记,哪一则日记也写了怀念母亲?4、第二则日记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师:作者看到房东太太知道儿子要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师:这一切作者都看在了眼里,他仿佛也看到了什么?师:所以作者认为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四、总结本课内容,延伸下一节课。

7、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季羡林老先生因失去母亲,抱终天之恨,数十年如一日的痛苦。后来作者来到异国他乡,第一次离开祖国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细细地读一读季老的其他几段日记,你从哪儿读出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圈圈画画,可以在旁边做批注。二、读日记,品念国之情生读书批划,小组交流1、谁来有感情地读读你批划的语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出来的?(1)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抓住关键词“酸酸的”“凄凉”“甜蜜”体会作者因思念祖国而百感交集的心情

8、(2)引导朗读,师:作者内心对祖国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全都融入了这个“糊”字,再来读这段话。(3)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抓住“简直不能忍耐”体会作者内心无法抑制的孤独、悔恨、思念。师:作者想祖国、想家人、想故乡,想得百感交集。再读读日记,还想得怎样?(简直不能忍耐)(4)联系上文,作者简直不能承受的是什么?(对祖国的思念、对母亲的思念、缺少朋友的关心、异乡的孤独)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2、学习触景生情的写法(1)是什么样的情境触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呢?(孤独的暗夜、风吹过窗外、房东太太的神情)(2)这就是触景生情。我们来读一读这样的景,这样的情。三、读首尾,

9、感受不变的爱1、是啊,在作者的一生中,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这两位母亲在他的心中同样重千斤!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的崇敬和眷恋。齐读课文的首尾两段。2、总结:耄耋之年的季羡林老爷爷,回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都浓缩在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读题3、过渡:虽然身在异国,但是距离并不能阻隔作者的思念,于是几个月后,他写下了寻梦这篇散文,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四、补写寻梦,升华情感1、自读寻梦的首尾段,交流感受(1)同学们,在这篇散文的正文部分,作者一定描写了自己在梦中见到母亲的情景,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课文的学习和季羡林的资料来写写梦中与母亲相见的情景。(2)生补写,交流,点评板书设计:生身母亲崇高的敬意怀念母亲真挚的爱慕祖国母亲个性调整与反思教学反思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