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67128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班级: 一、主题达标。(16 分)姓名: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6 分)yun dn( )那天晚上,我想吃 yun xio( ),可妈妈却 给我煮了 ji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从菜缸里捞出 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 tn ch( )舀了一点儿 chn c( )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 ku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 极了!(二)选一选。(10 分)1.下面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翡翠(fi) 蜜饯(xin) 煮粥 摘得桂冠B.骡马(lu) 塞灌(si) 搅拌 拔得

2、头筹C.焖饭(mn) 擢起(zhu) 摊贩 零七八碎D.僧人(sng) 彻底(ch) 涕泪 竭然不同2.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脉络 诊脉 温情脉脉 B.铺设 铺张 铺天盖地C.间断 间接 反间计 D.内脏 心脏 五脏六腑3.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除夕夜家家_,不许_,鞭炮声_。在外边做事的 人,_万不得已,_赶回家来吃团圆饭。A.灯火通宵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一定B.灯火通宵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必定C.灯火通宵 阻断 连绵不绝 除了 必定D.灯火通宵 断开 日夜不绝 除了 一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按照北京的

3、老规矩,过农历新年,差不多在初旬的腊月就开始了。 B.即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C.甜城举行的端午龙舟赛,是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以构建和谐社会 为主旋律的交响乐。D.世界杯赛是足球的顶级赛事,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并以进入11世界杯为最高荣誉。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 )(2 分)A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B春节 清明 七夕 中秋C春节 端午 重阳 腊八 D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二、主题探究。(11 分)(一)填空。(5 分)1.过年吃鱼寓意是:2.门上贴倒“福”寓意是:3.建筑上雕刻蝙蝠

4、的寓意是:4.过年了,吃年糕的寓意是:5.过年了,碗摔碎了,要马上说“ ” (二)古诗名句填空。(6 分)1.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2.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3. ,冷露无声湿桂花。4.百川东到海, ?(三)课外我也积累了许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 (2 分)三、主题讨论。(5 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 和民俗文化,以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观点一: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当保护;观点二:时代变迁,某些传统节日 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四、阅读感悟。(20 分)(一)课内阅读。(16 分)寒食

5、春城无处不飞花, 。 ,轻烟散入五侯家。1.请将古诗补充完整。(2 分)112.诗的前两句用“_”“_”两字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景色;后 两句用“_”“_”两词点名享受特权的对象,现人们常用 “_”这句诗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5 分)3.第一句诗意是 。(2 分)4.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写出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 春景。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 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 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 的讽刺。C.后两句诗歌

6、说明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5.寒食的作者是_代的_。寒食是一首_诗。诗 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实际上, 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5 分)(二)课内阅读(22 分)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 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 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

7、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 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 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 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 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 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

8、 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 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111.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2 分)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俗语写下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3 分)3.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的目 的是什么。(4 分)4.文段中是如何讲述怎么泡腊八蒜的?“色味双美”具体是指什么?(4 分)5.第段中的“零七八碎儿”在文段中具体是指什么?(2 分)6.文段中孩子们过年时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3 分)7.文段中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2 分)四、习作平台。(30 分)一年里,我们会度过

9、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能?请结合 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要求: 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3、500 字左右。附: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1 1一、主题达标。(16 分)(一)读拼音,写词语。(6 分)yun dn( 元旦 )那天晚上,我想吃 yun xio( 元宵 ), 可妈妈却给我煮了 jio zi( 饺子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 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 tn ch( 汤匙 )舀了一点儿 chn c( 陈醋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 kui zi( 筷子 ) 夹了一个

10、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二)选一选。(10 分)1.下面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A.翡翠(fi) 蜜饯(xin) 煮粥 摘得桂冠B.骡马(lu) 塞灌(si) 搅拌 拔得头筹C.焖饭(mn) 擢起(zhu) 摊贩 零七八碎D.僧人(sng) 彻底(ch) 涕泪 竭然不同2.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2 分)A.脉络 诊脉 温情脉脉 B.铺设 铺张 铺天盖地C.间断 间接 反间计 D.内脏 心脏 五脏六腑3.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 分)除夕夜家家_,不许_,鞭炮声_。在外边做事的 人,_万不得已,_赶回家来吃团圆饭。A.灯火通宵

11、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一定B.灯火通宵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必定C.灯火通宵 阻断 连绵不绝 除了 必定D.灯火通宵 断开 日夜不绝 除了 一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 分)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新年,差不多在初旬的腊月就开始了。 B.即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C.甜城举行的端午龙舟赛,是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以构建和谐社会 为主旋律的交响乐。D.世界杯赛是足球的顶级赛事,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并以进入 世界杯为最高荣誉。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 D )(2 分)

12、A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B春节 清明 七夕 中秋C春节 端午 重阳 腊八 D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11二、主题探究。(11 分)(一)填空。(5 分)1.过年吃鱼寓意是: 年年有余2.门上贴倒“福”寓意是: 福气到了3.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 福从天降4.过年了,吃年糕的寓意是: 万事如意年年高5.过年了,碗摔碎了,要马上说“ 岁岁平安 ”(二)古诗名句填空。(6 分)1. 芊芊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三)课外我也积累了许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

13、线上写上两句。 (2 分)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三、主题讨论。(5 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 和民俗文化,以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观点一: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当保护;观点二:时代变迁,某些传统节日 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我赞同观点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深厚的人 文内涵,体现了民族的特点,所以应当保护。四、阅读感悟。(20 分)(一)课内阅读。(16 分)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1.请

14、将古诗补充完整。(2 分)2.诗的前两句用“_花_”“_柳_”两字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景色; 后两句用“_汉宫_”“_五侯_”两词点名享受特权的对象,现 人们常用“_春城无处不飞花_”这句诗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5 分)1_13.第一句诗意是 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 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2 分)4.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 分)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写出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 春景。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 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 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 的讽刺。C.后两句诗歌说明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5.寒食的作者是_唐_代的_ 韩翃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