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67122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伦理导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契约关系中的伦理第一节 契约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 契约关系的产生1、 契约是商品生产和互换的产物,是现代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契约是指由交易当事人双方签订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事项的文书。(辅导书P27)2、 契约即合同1由交易当事人双方签订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事项的文书,称为( D )A.契约制度 B.契约自由 C.契约精神 契约2.现代学术界觉得契约就是( )A契约自由 .契约平等 C合意 D合同二、 契约关系的发展1、 契约是多种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的中介2、 资本主义社会此前的契约制度特性:契约主体限制严格、注重形式,程序啰嗦、国家对契约严加干预、对违约者

2、的惩罚严格3、 资本主义社会的契约制度有两个特点:立法体系完备、奉行契约自由原则缔约自由(可以缔约也可以不缔约,法律对此不加干涉。这种自由是契约自由原则的最基本内涵,是其他自由的前提;选择相对人的自由,任何人、组织,有权决定于何人、何组织缔结契约;拟定契约内容的自由,当事人有权依法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当事人可以选择使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她形式的契约。契约成立的唯一条件就是“合意”,合意就是互相批准,双方都批准缔结契约,对契约的内容、形式都批准,都符合双方的意愿。11契约自由涉及如下哪几项含义?( BDE )A.缔约自由B.选择相对人的自由.人身自由D.拟定契约内容的自由

3、E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4、 契约自由的精神合意就是互相批准,由此,自由原则就成为契约的首要原则。签订契约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自由的。契约活动应当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10.资本主义契约制度的典型特性是( ) A.国家对契约严加干预 .实行契约自由原则C注重形式,程序繁琐D对违约者的惩罚极其严格,甚至施以刑罚契约自由的含义涉及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拟定契约内容的自由以及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其成立的惟一条件是 【 D】 平等 B.公正 C合同 D合意第二节 契约关系中的伦理一、 契约关系的伦理属性1、 契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机会平等,程序平等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服从

4、与被服从、逼迫与被逼迫的关系。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也叫程序平等,而不是成果平等。强调任何人均有机会缔结契约,但不是任何人最后都能缔结契约,如“中标”。平等也意味着运用契约规则上的平等,如等价互换,一视同仁。2.契约中的平等2、 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第一节最后一部分谈到的契约自由的原则阐明了契约关系的主体自由。契约的主体是自由的,她们可以自由地体现自己的意志,反对外来的强制和压迫。具体的主体自由的体现见课本。0.如何理解契约关系中的主体自由?答案要点:(1)她们只受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制约;(0.5分)()她们可以自由地体现自己的意志,反对任何外来强制和压迫;(1分)( )她们应当具有对市场风

5、险进行独立理性的分析能力;(1分)(4)她们可以商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1分)(5)她们的合意不具有法律效力,甚至在任意规范的前提下可以排除法律的效力。(.5分)2.契约中的自由解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中的自由是指形成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她们只受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制约。3、 契约关系中的诚信诚信指的是当事人在建立、履行契约时应诚实守信。契约的实现要以当事人的诚实守信为前提,任何一方不守信用,违背诺言,契约都不能实现。具体体现(1)平衡个人和社会利益冲突(2)标的负责,不欺诈()履行义务(4)解释公平合理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

6、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种故事:1797年7月5日,一种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哀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爸爸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她对新主人提出了一种特殊规定: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存。新主人批准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仍然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种1过去了,19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步,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

7、子坟场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那份延续了2的契约揭示了一种简朴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它觉得,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21契约中的诚信4、 契约关系中的公平对价: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强调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对称)除此以外,公平还体目前情势变更制度、显失公平制度和重大误解制度。情势变更因客观状况的变化而发生的不公平的成果,使合同在公平的基本上得到履行或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显失公

8、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急切或缺少经验的状况下而签订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结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导致较大损失的行为。这些都是特殊状况下应当调节契约,或者变更或者撤销、终结契约。10.契约双方的利益对等、平衡、等价有偿,被视为 【 D】 A契约中的自由 B契约中的诚信C契约中的平等 D契约中的公平5、 契约关系中的合伙即互利。只利己不利人或者只利人不利己,契约不也许制定。(合意)表面:各取所需,满足个人;实质:互通有无的合伙关系6、 契约关系中对公序良俗的维护公序即公共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两

9、个统称为社会公德。即契约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如协助别人走私、洗钱等等。如物流公司协助销售假冒产品的公司运送货品。()22公序良俗.试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如何理解维护公序良俗在契约关系中的意义。26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涉及哪些内容?二、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1、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目前法律对它内涵的界定上即法律规定了什么是契约,固然不同的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法律对契约的规定是不同的。2、 契约关系的法律表目前契约必须依法签订合同法是契约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准据法,即根据。3、 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违背契约的规定,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 得到法律的救济受到侵害的主体会受到法律的救济。背面两点是

10、互相相应的。法律会制裁违背契约的一方,以救济受到侵害的主体。()6.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目前哪些方面?24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属性(练习册P2,课本6,都不明确,需整顿)32何谓契约关系?如何理解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属性?三、 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等量互换就是( A )A.公正 B.公平 C公开 D自由1、 契约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既是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也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畴内的支配力量。如掌权、当权、职权等的权,应是指权力。权利是法律用语,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它是与义务相相应,如选举权、发言权、公民权等。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来源于权力。权

11、力一般属于社会管理者阶层。权利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也就是社会成员的索取。反之,义务就是权力所保障的奉献,也就是权力所保障的她人的应得的利益。3.伦理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来源于 【 A 】A.权力 .权利 C.义务 D 权利与义务0.契约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是 【】 A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 B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 C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 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E.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我们有权利外出购物、散步、旅游、访友、参观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随之产生一定的义务,例如我去购物,在选定物品后,我必须交付发售人以价款;我要进入某一博物馆参观,入门时应购门票。(1)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

12、道德权利与义务是基于有助于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而形成的全社会的规范,一方的权利,利益正好限制了她方的权利,利益,规定了她人的义务,反之,她人的权利,利益正好限制了自己的权利,利益,规定了自己的义务,权力与义务的对等才干保证社会公正和合理的伦理关系秩序这两个方面,都要清晰各自的含义。法律权利是指法律保障个人的合法利益,侵犯别人的权利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契约中的法律权利是指契约中规定的各方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义务指的是法律主体所必须承当的责任。契约中的法律义务是指双方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权利指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根据道德所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利益和看待。道德权利的范畴不小于

13、法律权利的范畴。法律则仅仅规范人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法律权利义务亦仅仅是权利义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权利义务则只是道德权利义务。法所严禁的,必为道德所不容;法所倡导保护的,必是道德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法律上受到保护的种种权利都是在道德上受到保护的对象,而反过来就不一定对的了。比方说,友谊和爱情中的关系就只是道德调节的范畴,而不属于法律的管辖范畴。人们在友谊和爱情中所应享有的诚实看待、不被欺骗的权利只是并且只能受到道德的维护,只有当侵害她的这种权利的行为到了触犯法律的时候,法律才可以插手。否则的话,人们就不能祈求法律的保护。因而,从权利范畴的大小来说,道德权利的范畴明显不小于法律权利的范畴

14、。道德义务也是这样的。道德义务指的是指一定社会关系中个人应当对社会或她人所承当的道德责任,如尊老爱幼,积极协助需要协助的人,爱惜粮食,节省用水,爱惜公共卫生等。你履行道德义务,别人赞美你,你不履行道德义务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别人就会谴责你,但这样你触犯法律就不会受到强制制裁。第三节 法律与伦理一、 法律的伦理意义1、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承认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法律具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法律的生成不是任意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 CDE )A、时间 B、过程 、组织 D、方式 E、程序2、 法律的伦理意义最重要地体目前:法律承认了有助于统治

15、阶级利益的社会伦理,并同步起到调节社会群体的利益、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1) 伦理关系先于法律关系而存在,而法律关系是承认了有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伦理,与社会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法律不能离开社会伦理而单独存在(2) 法律的制定和变革的根据是社会的伦理理念,是伦理的底线,并同步起到了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3) 法律与道德关系密切,两者同属上层建筑和社会规范,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具有共同的使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互相渗入,常有重叠,体现了法律的伦理意义3、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14.法律具有的伦理意义有( ACDE ) A法律的渊源与原始社会习俗有密切的关系B.法律的伦理关系先于法律关系而存在C.法律承认了有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伦理D.法律起到调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法律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3、法律的制定和变革的根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