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670360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 京 财 经 大 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考试科目: 412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考试时间: 2007年1月21日下午 14:0017:00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机会成本2、斯拉茨基替代效应3、科斯定理二、简答题(310分=30分)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2、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

2、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一个行业?3、政府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反垄断政策?三、计算题(110分=10分)设某厂商的总产量函数为。求:(1)当时,边际产量是多少?(2)的投入量是多大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四、论述题(120分=20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解释公共物品生产的市场失灵?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2、实际余额效应3、平衡预算乘数 二、简答题(310分=30分)1、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为什么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3、简述财政

3、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三、计算题(110分=10分)假设消费函数C=1000+0.6Y,投资函数I=800-64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500+0.5Y-120r,货币供应M=3000,价格指数P=1.5。求:(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5000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实行多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挤出效应是多少?四、论述题(120分=20分)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含义。南 京 财 经 大 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考试科目: 812西方经济

4、学 适用专业: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考试时间: 2008年1月20日下午 2:005: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纳什均衡2、公共物品3、生产可能性曲线二、简答题(310分=30分)1、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2、为什么说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情况有哪些可能性?三、计算题(110分=10分)假设某边际成本函数是,若生产5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

5、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画图说明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1、国民收入2、自然失业率3、自动稳定器六、简答题(310分=30分)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应如何修正。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可能后果。3、简述总需求曲线与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不同原因。七、计算题(110分=10分)假定一经济系统由如下行为方程组成:消费行为:C=280+0.8Yd投资行为:I=40-10

6、r政府行为:税收T=0.25Y;政府支出T=40货币需求:L/P=0.4Y-20r名义货币供给:M=180(1)计算总需求函数。(2)若总供给函数为Y=600+24P,充分就业水平为696,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总需求需要增加多少。八、论述题(120分=20分)试用菲利普斯曲线及相关理论评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南 京 财 经 大 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考试科目: 812西方经济学 适用专业: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考试时间: 2009年1月11日下午2:005:00 注意事

7、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经济模型2、基尼系数3、经济效率二、简答题(310分=30分)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粮食总量危机,但可能存在粮食分配问题。为什么?2、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部分进行生产。为什么?3、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三、计算题(110分=10分)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他在和中的偏好可以用()代表,和的价格分别为和。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四、论述题(120分=20分)以李嘉图和俄林为代

8、表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报酬递增。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请结合微观经济学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哪些特征?2、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3、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菲利普斯曲线 2、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3、马歇尔勒纳条件二、简答题(310分=30分)1、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践,解释过分节俭对他人也可能是一种罪恶。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3、简述一般总供给曲

9、线向上倾斜的机制。三、计算题(110分=10分)假定一国生产函数为,其中资本存量为K=43200,有效劳动力AL=200,折旧率为5%,储蓄率为0.4,试求:(1)有效人均产出;(2)若该国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2%,求稳态有效人均资本水平;(3)在稳态水平上产出、资本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各为多少;(4)计算该国有效人均黄金资本存量,稳态时达到该黄金资本存量的储蓄率是多少。四、论述题(120分=20分)结合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对产出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评述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南 京 财 经 大 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考试科目: 812西方经济学 适用

10、专业: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考试时间: 2010年1月10日下午2:005: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引致需求 2、市场失灵 3、租金二、简答题(310分=30分)1、请结合图形分析“谷贱伤农”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因。2、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3、为什么说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请结合图形进行分析。三、计算题(110分=10分)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

11、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求:(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四、论述题(120分=20分)设某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表示企业总产量,和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在短期生产情形下,资本投入量固定不变,劳动投入量可以任意变动。请结合图形回答以下问题:1、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2、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4、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5、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

12、分)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1、流动性陷阱 2、平衡预算乘数 3、实际汇率六、简答题(310分=30分)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者的一致性。2、简述影响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3、结合新古典增长模型,简述为什么没有技术进步就不会有生活水平的提高。七、计算题(110分=10分)假设消费函数C=1000+0.6Y,投资函数I=800-64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500+0.5Y-120r,名义货币供应M=3000,价格指数P=1.5。求:(1)IS曲线和LM曲线;(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5000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分就业;(4)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或减少多少?八、论述题(120分=20分)结合大萧条以来英美等国的宏观经济实践,试述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的演变。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