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66637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4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

2、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

3、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

4、,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二)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来,我们地理备课组四位老师都能认真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

5、精神强。平时经常学习教学常规,落实教学五认真,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作业量。二、主要工作汇报(一)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在开学初共同针对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目的是划分好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高二学测我们的地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这说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和互联网,了解学科高考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备课组成员的作用,坚持集体备课,尽可能形成通案,

6、共同探究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疑惑。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优课率,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1.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我们四人认真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认真参加每天一次的备课组讨论。备课组活动时,每次都进行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分析教法、学法,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好每次试卷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补差与提高。2.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1)教学内容地图化。地图(图

7、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2)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3.教科研成绩突出。本学期我们四人无论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科研工作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庄志文获评高中

8、地理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本人获评连云港市333工程名教师,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教学设计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云在肩上教育博客先后获评东海县十佳教育博客,连云港市十佳教育博客,江苏省一等奖教育博客。三、有待改进的方面1、与新课程紧密联系不够,下学期要成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思广益,针对新课程和高考要求,抓高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2、因为抓学测,所以本学期达到的高考要求比较低,给下学期的复习带来更大的压力。下学期复习时要更科学地安排好时间,更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3、进一步通过个别谈话、交流,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帮助学生形成内需学习动力。4、要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选择练习试卷,提高学习有

9、效率。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三)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下教学目标:(1)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基础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掌握区域分析的思路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分析的应用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与本节课可以合并归类为区域优势与区域发展问题,学习思路上具有相似性。学生在学习前面内容时均有进行看图、用图能力的训练。2、课堂前的准备养成教育要求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地图、书本、笔记(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

10、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过程与方法: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3、运用资料,分析其他流域的开发。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体会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进行流域的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害的科学研究精神。2、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标准,得出本课的重难点:(1)根据课标要求,得出本节课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田纳西河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2、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开发。(2)根据学

11、生基础,确定本节课难点:1、由于学生距离学习必修一气候的时间较长,对气候相关知识有所遗忘,且对学生而言气候成因,特点,分布难以理解和记忆。难点一定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_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条件之一)的成因。2、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没有更多迁移分析的能力训练的前提下:难点二定为: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到其他流域的开发。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为工具采用组织教学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1)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组织教学方法:1、本节

12、课流域与水系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观察地图基础上的。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需要用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田纳西河气候的成因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压带、锋面活动有关,分析其成因需要用到相应图表;分析水系特征时需结合气候特点和水系图;矿产资源分布图。所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看图,分析为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表辅助指导学生看图。(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学习完田纳西河背景后,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了认识,于是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产生的效益(3)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4、教学程序(1)基于本节

13、课内容结构,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与综合治理措施以及产生的效益第二课时:1、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2、配套练习(2)课前准备(主要为教学材料的准备):1、教师准备:PPT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三峡流域的背景资料。2、学生准备:地图册P68: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考试图册P130,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书本;笔记本。(3)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第一课时1、导入:西江洪水图片导入,设疑

14、:如何合理进行流域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难,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正面例子进入新课。1分半钟2、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分析流域背景,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8分钟3、创设情境,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效益,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5分钟4、随堂练习+课堂总结。5分半钟第二课时1、给出长江三峡地区背景材料(气候、地形、水系、社会经济等),迁移分析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20分钟2、练习反馈与总结。20分钟5、板书设计1、流域与水系概念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高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四)时光飞逝,紧张而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忙中有乐,忙中有得。本学期我依然授课高二(5

15、)班、高一(11)班和高二(17)班的地理课程,总结了上个学期的不足之处,在有限的时间里,这个学期我在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学生成绩分析总结本学期讲授的教材是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本教材的主要内容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必修二这本教材侧重人文地理,使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农业、工业、交通,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次期末考试试题共两大部分,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起点低,坡度缓,重视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学生阅读图表能力,全卷13幅图表,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选择题答对率较高,共25个选择题,答对18个以上的学生占60%左右;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读图能力差。有些学生解决气候变暖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连一条都写不出来。部分学生不会读图,不看图例,如第11、12、13题,看不出图上的工业的主导区位。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回答问题语言不准确。如28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东京的工业区位位于城市的东南方,是夏季风的上风向地区,但是很多学生都不会叙述,有部分同学的叙述很隐晦。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