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66460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绝巘(yn) 飞漱(sh) 晓雾将歇(xi)B.轩邈(mio) 属引(sh) 素湍绿潭(tun)C.缥碧(pio) 沿溯(s) 鸢飞戾天(yun)D.白昼(zhu) 窥谷(ku) 林寒涧肃(jin) (解析:A项“”应读“yn”;B项“属”应读“zh”;C项“缥”应读“pio”。)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3分)A.城郭 大荒流 疏条交映B.落晖 结海楼 沉粼竞跃C.征蓬 鹦鹉州 五色交辉D.采薇 白沙堤 经伦世务(解析:B项“粼”应为“鳞”;C项“州”应为“洲”;D项中“伦”应为“轮”。

2、)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东皋薄暮望(单薄)晓雾将歇(消散)B.清荣峻茂(茂盛)盖竹柏影也(覆盖)C.夕日欲颓(坠落) 天山共色(共同)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晴川历历汉阳树(平野、平地)(解析:A项“薄”是“接近”的意思;B项“盖”是副词“大概是”的意思;C项“共”是“同样的”的意思。)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3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窥谷忘反(解析:A项“阙”通“缺”;B项“转”通“啭”;D项“反”通“返”。)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 , ,

3、。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A. B. C. D.6.名句积累。(8分)(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鸟的

4、古诗文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3分)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陶弘景,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C.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解析:A项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8.名著阅

5、读(4分)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长林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记叙了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的情况。(2分)(2)该语段的主要人物是谁?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6、品质?(2分)贺龙。不怕困难、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群众同生死、与敌人斗争到底。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1题。(7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首联中的“单车”一词应作何解释?(2分)“单车”指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轻车简行。10.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征蓬”和“归雁”,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惆怅、郁闷之情。(3分)1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

7、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项中“明媚秀丽”表述有误,应是雄浑寥廓的塞外风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8、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1)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2)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3)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4)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猿的叫声)在空荡的山谷连续不断,非常悲凉婉转。14.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3分)示例:每

9、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澈,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15.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3分)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19题。(10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

10、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2)怀民亦未寝寝:睡觉(3)相与步于中庭 步:散步,漫步(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17.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澄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

11、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19.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被贬谪后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

12、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动物等的鸣叫和谐动听。办:具备。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A.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既素重幽居 可以调素琴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2)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各色各样的花朵相互参杂,交相映辉,绵绵不断,就像是一曲美妙的韵律。22.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

13、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该句调动视觉、听觉,抓住石门山色彩、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石门山山峰陡峭、洞穴幽深、溪水清越、动物欢悦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川自然的热爱之情。23.【甲】【乙】两文画线句表现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对他们的这种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示例:画线句体现了两位作者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处世态度。我认为他们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拥有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是常人所不能及的。(答“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等,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附【乙】文参考译文:我去年因病辞官,正准备隐居。梅溪的西面,有一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石壁

14、与天上的云霞争高,独立的山峰遮挡了太阳。幽深的洞穴蕴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蝉鸣鹤叫,水声潺潺,猿猴啼叫。各色各样的花朵相互参杂,交相映辉,绵绵不断,就像是一曲美妙的韵律。我既然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的是有很多菊花,旁边又有很多竹子。山谷中出产的,在这里都有。佳山秀水为仁人志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三、作文(50分)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在旅途中,我们可以在魅力城乡间品人文遗韵,在淡漠山水中发现原始绝美,在乡间凄风里散尽一身烟花。行走途中,我们可以在心灵交流时品析生活原味,览读世间万象。请以“纪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娇弱的小草感谢大树替它遮风挡雨,挺直的大树感谢小草替它衬托伟岸;美丽的鲜花感谢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辽阔的土地感谢鲜花为它装点希望;涓涓小溪感谢大海容纳抚爱了它,无边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增添了广阔与神秘。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地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匆匆来去,为学习,为工作,为事业,为家庭,为金钱,为名声。我们不懂珍惜,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行囊空空。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