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66370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重要时期,是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是包河区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背景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擎全省“第一城区”旗帜,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现代化滨

2、湖大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提前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37.2亿元提高到365亿元,年均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由86.6亿元提高到575.7亿元,年均增长46.1%。财政收入由6.7亿元提高到21.9亿元,年均增长2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42.5亿元提高到374.7亿元,年均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8.7亿元提高到136.1亿元,年均增长22.9%。五年来,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在高基数上保持高增长,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城区之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3、。以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的工业经济稳健增长,汽车、电力成为两大“百亿产业”,包河工业区成为工业主阵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26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1家。以大项目引领牵动的商贸服务业加快升级,滨湖世纪城、万达广场、东方广场等“七大城市综合体”形成亮点,全区商务楼宇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以休闲旅游为方向的都市型农业提升特色。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1.7:43.4:54.9调整为0.7:39.2:60.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深入开展效能建设,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企事业单位等改革,营造了“合法、高效、阳光”的政务服务环境和“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始

4、终紧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驻点招商、“走出去”招商成效明显,五年累计引资600亿元,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18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我区成为省会合肥的主要“开放门户”。城区功能大幅提升。以滨湖新区、十五里河片区为重点,五年累计完成拆迁691万平方米,拆除城中村41个,新建复建点427万平方米,可安置房屋42541套。金寨路高架、徽州大道、宿松路等重大市政工程顺利建成,轨道交通一号线、高铁站、京福高铁、沪汉蓉高铁、南北高架、南淝河大桥、合肥港综合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杨小郢等城中村改造取得实质性突破。滨湖新区从无到有,英姿初显,累计完成投

5、资近400亿元,建成道路81公里,市政基础设施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房建工程开工面积分别达到4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1400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实施民生工程,惠及城乡居民27万人。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86元和810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五”末的2.6:1缩小到“十一五”末的2.4:1。以就业就学就医、低保养老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合肥师范附小、寿春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包河,我区由“教育第一大区”向“

6、教育第一强区”迈进。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构建应急、信访、综治、安全生产“四位一体”大维稳格局,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成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省级平安畅通区”。 “十一五”时期是包河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和谐社会建设最好的时期,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包河特色的发展之路。五年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奋斗历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勇于争先”。就是高度自信、大气创业,勇于向先进看齐,敢于和强者较量,高标准谋划

7、发展,大手笔推进工作;二是“快速突破”。就是打破常规,以快制胜,把“快”作为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三是“善于创新”。就是破除思维定势、条条框框、成规旧习的束缚,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四是“真抓实干”。就是心无旁骛、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号,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时期,必须要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弘扬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树立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工作标准,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创包河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第二节 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安徽加速

8、崛起态势更加强劲,合肥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举措空前有力,为我们集聚资本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着眼当前,随着滨湖新区建设深度拓展,人流量超过5000万人次的高铁站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快速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开港启航,滨湖中心建设全面展开,包河大步迈入“滨湖新时代、高铁新时代、地铁新时代、临港新时代”,并将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区位条件和后发优势更加凸显。作为全省“第一城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主阵地和最前沿,包河进入了跨越赶超的黄金机遇期。 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滨湖中心开工建设,省级行政中心将于2012年正式入驻滨湖,以此为契机的行政、金融、文化、商务、会展

9、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加速凸显。我区将由单一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迈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中心叠加的新高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加快形成。 滨湖新时代。“十二五”时期,滨湖大建设继续提速,到2015年滨湖新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40平方公里,路网合围面积将达到80平方公里,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将屹立在巢湖之滨。共建滨湖、借力滨湖,成为我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 。 高铁新时代。“十二五”时期,随着高铁站建成和沪汉蓉、京福线的贯通,城际和城市组团间的时空距离将明显缩短,区域生产力的布局调整、各类要素资源的汇集配置,十五里河中段高铁站片区必将成为我区跨越发展的新支撑。 临港新时代。合肥综合码头一

10、期工程开港起航,一举结束合肥经济圈没有直达长三角的集装箱水运历史。依托综合码头建设,加快南淝河岸线资源亮点开发,以大型物流园区、临港制造基地、滨水地产为主体的临港经济将会突破发展,成为我区跨越发展的新生增长点。 地铁新时代。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合肥地铁一号线贯穿我区南北,具有先发优势的包河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将形成地下站场、地上楼宇等多维联动发展的立体格局,成为我区跨越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高,民生保障力度要求更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压力有增无减,区域之间产业和资源要素的

11、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从包河自身看,提质提速跨域赶超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是: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做强,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城区功能仍需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十分艰巨,特色社区和精品社区不够多;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仍有差距,民生、就业、保障、维稳等方面潜在的压力仍较大,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待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等需要进一步推进,践行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增强和提升。 纵观全局,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章 总体思路第一节 指导思想

12、“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擎全省“第一城区”的旗帜,以实现跨越赶超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滨湖引领、双轮驱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区四大战略,全力推进“加快滨湖建设、提升老城品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包河”四大任务,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宜居的现代化核心城区,在中部省会同类城区中不断争先进位,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二节 发展战略 滨湖引领战略。滨湖大发展,包河才能大跨越。要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滨湖新区区域性金融商务中

13、心、行政办公中心、会展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创意研发中心、居住商业中心的发展定位,主动适应新区未来空间、人口、功能的深刻变化,在思想上更加自觉地融入滨湖,在行动上更加坚定地服务滨湖,在发展上更加主动地借力滨湖,尽心尽责地把滨湖新区打造成为引领合肥、示范全省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城市管理样板区、宜居和谐平安区。 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双轮驱动,是包河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实力的现实路径。要紧紧抓住滨湖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优势,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会展业、现代物流产业、高端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六大业态,加快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第一区”。要依托江汽、安凯等龙头企业,坚定不移

14、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集群化发展水平,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省市电力、水泥研究院、中石化等辖区大企业的对接服务,推动包河工业区做实做强。 开放创新战略。开放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原动力。要始终紧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产业转移趋势,围绕滨湖新区、十五里河中段高铁站片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现代服务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现代都市农业等重点领域,提升承接水平,增强招商实效。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改革,

15、不断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 生态立区战略。我区“襟五河(包河、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而带一湖”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必须把生态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决落实环保优先方针,持续开展绿化造林活动,不断加强水环境治理,实现“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倾力做好“水文章”、“绿文章”。提高环境门槛,严把项目准入,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让生态环保理念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规范,努力让包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第三节 奋斗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形势环境、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是:实现“三个过千亿、五个翻一番以上”,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项指标总量均超1000亿元,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5项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具体规划目标是: 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突破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3:34.7:65,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在中部省会同类城区中不断争先进位。 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城区常住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