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66195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家大院调查报告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家大院调查报告采访人:畅小鱼被采访人: 张先生,男,35岁左右,陕西西安人,一行十人来运城探亲访友。采访时间:2011年11月6日星期日12时左右采访地点:李家大院内李道行与其外国夫人麦氏故居展示厅内采访内容:1、 您好,我是运城学院中文系学生,我们要做一个访问调查,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张先生:可以啊,你问吧。2、 请问您贵姓?是本地人吗?以前有来过我们李家大院吗?张先生:我姓张,我们一行十人开了两辆车从西安过来的,我们有几个朋友是运城人,这次是过来探亲访友的。顺道来运城的各个景点逛一圈,昨天我们刚去过了永济的五老峰,这是第一次到李家大院。3、 那请问您以前有听说过李家大院吗?张先生:以前从

2、来没有听说过,只知道山西的乔家大院,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董卿主持的那个欢乐中国行节目中的魅力运城这一档,才渐渐有所了解的,刚好这两天要来运城所以就前来参观参观。4、 来之前有没有听过周围人有关于对李家大院的介绍吗?或者自己有没有查阅过相关资料呢?张先生:我们前来也主要是以参观旅游为主的,事先也没有做什么准备。主要是从欢乐中国行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李家大院的一些信息,最让我吃惊的是上面说李家大院的面积是乔家大院的十倍,这点很令我叹服。也听朋友在车上说这李家大院也是近几年才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受政府支持的,在以前这里都是学校,门口那些展厅好多以前都是学生们上课的教室,这让我还蛮震惊的。但是整体来看还算是保存

3、的比较完整比较好的古代建筑了。5、 您参观了前面几处景点及其介绍有什么比较深刻的感悟呢?张先生:其实感触还蛮深的,听说李家以善为家训和人生信条,说“善无大小,善无回报,善无多少,善无止境”,这让我对于生活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的李氏家族很是钦佩。听导游说当年中国大旱,李家设棚施粥,开仓放粮,倾其所有,甚至是举债百万来救济灾民,这种精神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现在这社会,哪里还有这类人啊,这得是很值得大家去学习效仿的,我们社会就应该大力去宣传一下他们的德行善举,来整顿整顿现在的社会风气。看来也只有这种以善持家治家的人才能撑得起这么大的一份家业。这李道行在掌管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的同时还能把善事贯彻始终真

4、的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物。从进入这李家大院的大门开始到处是一个“善”字,处处都体现了他们的善文化,让人受益匪浅,所思甚多。看来一个人要想有番作为首先得端正了思想,不能忘了人性之善,道德品行还是极为重要的。6、 在参观了这么多的景点之后,您有没有对哪一出印象特别深的呢?张先生: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那个“百善影壁图”了,那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善”字让人印象很深刻,听说总共365个寓意是让后人每人行善无论大小多少。这也充分体现了李家以善为本的治家原则也可以说这就是李家的一个标志。7、 参观后您有什么感想呢?张先生:我觉得参观这景点不能仅仅当成一个欣赏,更应看到这背后深刻的文化内蕴,文物古迹是值得我们后人去

5、大力保护的,但更应意识到那逝去的道德善行不能这么消亡,这更值得我们去保护去发扬,在全社会内推行善举,发扬善文化真的是迫在眉睫啊。很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告诉了我这么多的只是和您的见解,祝您旅途愉快。个人小结:此次采风已经圆满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我感触很深,感悟很多。感叹于我们的能工巧匠的心灵手巧与巧夺天工的技艺能力,那一座座雄伟却不失精巧细致的建筑令人叹服。感慨于文化大革命时人们的偏执疯狂,对文物文化的摧残破坏。但从踏入李家大院的那一刻开始毋便无时无刻不被那浓厚的善文化所感动感恩。和张先生谈话之后,更加深了我对善的理解和敬仰,不仅仅是心要善更多的是要行善,心善是对自己的修养的提高,行善更

6、是对社会的负责,对人生的完善。现今的社会人们都宅于自己的天地,偏安一隅,冷漠于世态炎凉,宣扬着“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自卫口号,我们一步步忘却老祖宗们的信条,顺应着物质世界背后的冷漠暗流。整个社会完全没有了亲和力,有的只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是我们还是应当看到这现实的真相本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媒体社会应当在关注那份“恶”的同时看到人性“善”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后一句是“人善人欺天不欺”。李家世世代代相传以“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回报,善无止尽”为家训,并逐渐走向了繁荣鼎盛,在那样动乱是社会大背景下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令很多人惊叹。但从这背后正充分的体现了被人们所忘

7、记了的那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是一个以儒释道为文化根基的历史古国,善恶因果报应是人们所信奉的人生教条,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这浅显却极为深刻的道理面对我们今天这金钱物质的诱惑逐渐淡然无光。而今的我们是多么的需要重拾这份人生信条,积德行善世之所趋。采风是结束了,但他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所留下的善痕是不能结束消逝的。我们对民间文化的考察学习是不能单纯停留于他的表面层次上的,我们需要从那些点点滴滴的痕迹中看到他的来源与本质,探究溯源观其影响,并将这种文化内涵予以保护,予以发扬以纠正当今这不正之风,我们不要再慨叹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要从中看到人性的光辉的一面,并将这一面展示给我们每一个人,照亮一个全新世界,照亮一个比曾经更为辉煌更加和谐的社会。我们要从那些逝去的曾经中追寻出他新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李家“善”的精神与人生信条会万世永存,会由我们后人去传承去发扬。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