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66167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读清问题、读透材料解题的基础读先读题目设问,再审读材料正文 1、先读题目设问有助于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明确作答要求; 2、然后带着问题审读材料。 先看材料的出处及说明性文字,这些是对材料背景、国别、作者等信息的提示,如战国策、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食货志等,对材料中历史事件时空做到心中有数; 再阅读材料正文,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对涉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关键词做适当勾画,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二、找取相关有效信息,解题的关键设问一般都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种形式多样的材料都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阅读材料后,联想所学知识,找取材料与课本内容具

2、体章节的关联,翻到材料所述内容的那一课,对照设问,通过梳理、分析,推测判断,得出答案。三、答准题目所设问题-解题的落脚点1、注意设问分值,“看菜吃饭、看分答题”,例如2分可能包含两个要点,8分不太可能只答一个要点;2、一个材料题设问包含不止一问,要做到一问一答,分点答题,标注小序号;3、材料题对文字表达能力较高,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就事论事,做到问什么答什么,需要展开时再展开,用语要规范准确,杜绝口语化。例如: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材料二

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2分)(2)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2分)思路: 第一步:读。先读设问,再读材料,没有出处,跳过,把材料中关键词勾画,“前356年”“商鞅”“秦孝公”“处死”等,心中有数此题在考察商鞅变法相关内容。 第二步:找。联想材料核心内容与书本知识哪一课相关联,迅速锁定第二单元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二目商鞅变法内容。 第三步:答。第一问,“最能体现性

4、质”,商鞅变法性质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从而确立封建社会性质,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故从土地制度经济层面着手。(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战国封建社会确立) 注意第二问“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这是2个问题,做到一问一答,标注小序号。第三问,变法成功条件,多角度联想商鞅成功因素,从改革的社会环境、支持者推行力度、变法者自身的品行(公正无私、执法严明)、变法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禁止口语化答题,就事论事。参考答案:(1)答: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答:商鞅变法成功了。 因为“商鞅虽死,其法尤行”,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 答: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