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65569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押题预测】2013年福建省高考预测试卷-理科综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 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5.保持

2、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l 35. 5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甲状腺激素分泌受到下丘脑的直接影响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变D.植物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2.右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 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 PiB.葡萄糖淀粉;

3、H20H +O2C.氨基酸RNA聚合酶;H+02H20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3.外来物种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随时间推 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右策。据表分 析,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生态系统中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植物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C.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减弱D.植被凋落程度有增大的趋势4.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l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 用。将导人PLCEl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 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裸小鼠缺乏细胞

4、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B.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人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D.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5.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 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 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6

5、.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水提镁B.明矶净水C.工业固氮D.电池充电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苯和乙醇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葡萄糖经缓慢氧化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下列实验合理的是9.往NH4N03溶液加人少量Na20固体,溶液中微粒的数目不变的是A.NH4+B. H+C. NO3D. H2O10.室温下,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448L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04g C.生成物中含有0.01NA个分子 D.生成物完全溶

6、于永后所得溶液含有0.01 NA个NH4 +11.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若甲为铜,丁为氯化亚铁,则乙一定是氯化铁B.若甲为碳,丁为硅,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C.若甲为铝,丁为铁,则乙一定是氧化铁D.若甲为镁,丁为氢气,则乙一定是酸12.右图为Mg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作Y电极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 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D.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13.关于机械波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立即停止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

7、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D.介质中振动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14.某手摇交流发电机,其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轴(位于线圈平面内)匀速转动, 产生的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A.该交变电流频率是0.4HzB.该交变电流有效值是0.8AC.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是i=0.8sin(5t)AD.t=O.l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15.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S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固定的带电体A产生的电 场中,A可视为点电荷,B为试探电荷。当小球B静止时,A、B等高,细线偏离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点电荷A在B处所产生的场强大小为A.

8、B. C. D. 16.某科技馆内放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透明体,其俯视图如图。为估测该透明体的 折射率,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激光笔从右侧沿垂直于直径AB方向朝透明体射入单 色光,保持入射方向不变,人射点由圆心O处缓慢向A处移动, 可观测到光从圆弧面射出的强度逐渐减弱。当人射点到达C处时, 恰好看不到光束从圆弧面上D处射出,测得OC =0.6R0,则透明体的折射率为A. B. C. D. 17.如图,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 部分粗糙,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方向 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

9、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高度 为h处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流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B.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C.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mghD.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18.某飞船在距地面4200 km高处的赤道平面内做匀遽圆周运动,以图示位置为计时起点, 每当飞船与同步卫星相距最近时向其传送信号一次,24 h内同步卫星 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N0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 km,同步卫星距地 面的高度约为36000 km,飞船与同步卫星转动方向相同。则N的取值正确的是A. 6次B. 7次C.

10、 8次D. 9次第II卷必考部分第II卷必考部分共1O题,共157分。19.(18分)(1)(6分)图甲是“用光电门测量物体瞬时 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从静止 开始释放,通过距离s到达光电门时挡光 窄片开始遮光。挡光窄片的宽度为d,挡 光窄片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_,滑块的加速度a =_。(用字母s, d和t表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窄片宽度的结果如 图乙所示,则d =_mm。(2)(12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热敏电阻 的温度特性”实验,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热敏电阻Rt(常温下约8k)、温度计、电流表mA(量程1mA,内阻约200)、电压表V (量程3V

11、,内阻约1Ok)、电池组E (4.5V,内阻约l)、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开关S、导线若干、 烧杯和水。根据提供器材的参数将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实验开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置于_端(选填a或b)。利用补接完整的实验装置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画一 出该热敏电阻Rt-t图象如图乙中的实测曲线,与图中理 论曲线相比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了偶然误差外,下列关 于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不定项选择)A.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B.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小C.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电流表应改为

12、外接法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电流 较大的恒流电源中使用,当电流通过电 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向周围环境散热达到平衡时,满足关系式I2R=k(t-t0)(其中k是散热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 t。是周围环境温度,I为电流强度),电阻的温度稳定在某一值。若通过它的电 流恒为 50 mA, t0 =200C.,k =0.25 W/0C,由实测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稳定在_0C20.(15分)如图为一台阶的截面图,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小球压缩弹 簧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水平抛出。设小球恰好 能越过台阶边缘的A点后击中下

13、一阶面上的N点。已知每 一台阶的高度均为h,宽度均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1)刚释放小球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2)N点与同一台阶面边缘的P点的距离x21.(19分)某舰载机降落到静止的航母上,图甲为航母甲板上拦阻索阻拦舰载机过程的俯视示意图, 图乙为舰载机尾钩钩住拦阻索正中位置、随即关闭发动机后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 象。已知舰载机质量M = 2.0x104kg,尾钩刚钩住拦阻索时的初速度v0=75mA, t1 =0.3s时拦阻索与尾钩刚钩住时拦阻索的初始位置夹角=45,此时舰载机所受空气阻 力与甲板摩擦阻力大小之和f=2.0x105N,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空气

14、阻力与甲板摩擦阻力做的总功W =2.0 x 1O7J0求:(1)t1=0.3 S时刻拦阻索的拉力大小T(2)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拦阻索拉力做的功W;(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大小v1,t1=0.3s至t2=2.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s。 (提示:求速度变化量可类比于利用v-f图象求位移的方法)22.(20分)如图,半径为b、圆心为Q (b, 0)点的圆型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 一象限内,虚线x=2b左侧与过圆型区域最高点P的切线y = b上方所围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从原点O沿x轴正方向射人磁场,经磁场偏转后从P点离开磁场进入电场,最终打在

15、放置于x=3b的光屏上。已知 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 (q0),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场强度大小,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原点O射入的速率v(2)粒子从原点O射人至到达光屏所经历的时间t;(3)若大量上述粒子以(1)问中所求的速率,在xOy平 面内沿不同方向同时从原点O射入,射入方向分布 在图中45范围内,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粒子 先后到达光屏的最大时间差Lt023.(14分)某铵态氮肥由W、X、Y、Z等4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I.若Y、Z同主族,Z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1)将X、Y、Z的元素符号填在右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局部)中的相应位置上。(2)X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一定条件下,1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