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65481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讲义第一章: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第一课时笔记一、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1.1.1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主要形式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2、计算机管理教学CMI3、计算机辅助测验1.1.2、用于教育的常用工具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2、数据库软件,如Access,Visual FoxPro,SQL等3、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4、绘图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5、电子幻灯片软件,如PowerPoint等6、多媒体应用工具,如Authorware,Director等7、网络和远距离通信软件,如因特网等第二课时二、多媒体计算机教

2、学软件概述1.2.1多媒体CAI及相关概念1、计算机辅助教育2、计算机辅助教学a、计算机辅助学习CALb、计算机化教学CBIc、计算机化学习CBL3、多媒体CAI1.2.21、多媒体CAI的硬件平台2、多媒体CAI的软件平台a、多媒体CAI的系统软件b、多媒体教学信息素材采集与制作软件c、多媒体教学信息素材编辑合成软件第三课时笔记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功能与作用1.3.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功能1、教师的作用a、传授知识b、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c、构造和组织测验2、学习伙伴作用a、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启发与促进学生去“发现”规律和知识3、助手与工具作用a、教师备课和教学研究的帮手

3、b、学习中的得力工具c、实验中的“万能”仪器1.3.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3、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4、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5、给学生创造多层次的学习目标第四课时笔记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1、选择学习内容2、计算机呈现教学内容3、学生接收信息4、计算机提问5、学生回答6、判断和反馈7、作出教学决策第五课时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1.5.1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1、操作与练习模式2、个别指导模式3、问题解决模式4、模拟模式5、游戏模式6、发现学习模式7、对话模式1.5.2多媒体课件的类型1、助教型 2、助学型 3、综合型 4、积件型1.

4、5.3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1、网络CAI 2、智能CAI 3、虚拟现实CAI第六课时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1.6.2试讲学习1、确定乔当的使用时机2、明确教学的重点3、分析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6.4正式使用1、控制学生的注意力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3、组织好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第七课时笔记一、计算机网络的结构2.1.1硬件系统1、服务器 2、客户机 3、网卡 4、传输介质 5、集线器6、调制解调器 7、中继器 8、路由器 9、网关2.1.2软件系统1、多媒体授课系统a、课件点播系统b、同步广播授课系统2、网络题库系统3、师生交互工具4、教学管理系统2.1.3资源

5、系统1、媒体素材 2、题库 3、课件与网络课件4、案例 5、文献资料 6、网络课件第八课时笔记一、教学网络的类型2.2.1教学网络基本类型1、局域网计算机教室2、多媒体计算机局域网教室3、校园网2.2.2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1、媒体教学模式2、个别化学习模式3、小组协作学习模式4、发现式学习模式5、资源查询模式2.2.3网络课程实现方法及工具1、利用WWW浏览器呈现教学内容2、通过Java,Flash实现实时交互式教学3、通过E-mail与BBS实现网络交互答疑4、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动态教学第九课时笔记一、网络教学相关技术2.3.1电子函件E-mail1、服务项目多 2、服务性能高 3、服务对象

6、广2.3.2万维网WWW1、检索的灵活方便性 2、应用的广泛性 3、内容的丰富性2.3.3远程登录TELNET2.3.4文件传送协议FTPFTP是因特网传统的服务之一,也是因特网的一种标准协议。2.3.5查询服务GOPHER2.3.6广域信息服务系统WAIS2.3.7电子公告板BBS2.3.8网络专题讨论USENET NEWS2.3.9中继聊天IRC2.3.10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ing1、交谈 2、白板 3、传送文件 4、共享应用程序5、音频 6、视频第三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第十课时笔记一、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的理论基础3.1.1现代教育思想1、创新教育观a、创新意思的培

7、养 b、创新思维的培养 c、创新技能的培养2、素质教育观a、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b、素质教育要求所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要发展c、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3、终身学习观4、四大支柱教育观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合作 d、学会生存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3.1.2现代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1.3现代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2、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3、赞可夫的发展学习理论第十一课时笔记二、多媒体软件的教学设计3.2.1教学内容的分析1、教学内容的分类 2、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3、教学内容的分析方

8、法a、归类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次分析法 d、信息加工分析法 e、卡片法4、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a、并列结构 b、层次结构 c、网状结构5、教学内容设计遵循的原则a、从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b、确保从已知到未知c、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d、体现学科教学规律e、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第十二课时笔记3.2.2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1、教学目标分类体系2、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3.2.3学习者特征的分析1、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 2、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3、学习风格分析 4、学习动机分析3.2.4媒体信息的选择1、媒体的性质 2、媒体选择的方法3.2.5教学策略的设计1、确定教学方法

9、 2、教学策略的类型3.2.6教学评价的设计1、评价的目的 2、评价的内容3、评价的方法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3.2.7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第十三课时笔记一、多媒体软件封面导言的设计3.3.1封面导言的类型 1、介绍型导言 2、信息获取型导言 3、序言型导言3.3.2封面导言的作用1、引导使用者对多媒体软件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2、引导使用者正确输入必要的信息3、引导使用者正确使用多媒体软件4、引导使用者自然地进入多媒体软件创设的教学环境中5、引导使用者对多媒体软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3.3.3封面导言的设计1、根据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软件选择不同类型的封面导言2、针对不同类

10、型的封面导言,适当选择和有机组合各种媒体信息3、根据主要使用对象的特征,合理设计导言第十四课时笔记二、多媒体软件屏幕界面的设计3.4.1多媒体软件屏幕界面的结构1、窗口 2、菜单 3、图标 4、按钮 5、对话框 6、示警盒3.4.2多媒体软件屏幕界面的设计方法1、屏幕界面的整体设计 2、多媒体素材设计3、颜色的运用 4、界面的转换设计第十五课时笔记一、多媒体软件交互方式的设计3.5.1人机交互设计的概念3.5.2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1、友好性 2、灵活性 3、功能性 4、明确性5、一致性 6、可靠性 7、图形化3.5.3人机交互的常用方式1、文本 2、点/触摸屏幕 3、移动对象 4、按钮 5、点

11、击对象6、热键 7、菜单 8、条件 9、限时 10、限次3.5.4多媒体软件人机交互方式的设计流程1、调查学习者对交互的要求或环境 2、学习者特性分析3、任务分析 4、建立交互界面模型 5、任务设计6、环境设计 7、交互类型的设计 8、交互设计9、屏幕显示和布局设计 10、帮助和出错信息设计11、交互的测试和评估第十六课时笔记二、多媒体软件导航策略的设计3.6.1导航策略中节点和链的建立1、节点的建立 2、链的建立3.6.2导航策略的类型1、检索导航 2、帮助策略 3、线索导航 4、浏览导航5、演示导航 6、书签导航3.6.3导航策略设计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 2、形象性 3、统一性 4、动态性

12、5、咨询性 6、易用性3.6.4导航系统的设计1、总体规划 2、划分内容和结构 3、确定导航进行的具体形式第十七课时笔记三、多媒体软件的评价3.7.1多媒体软件评价的意义1、保证多媒体软件的规范化2、提供修改多媒体软件的决策意见3、促进多媒体软件制作的提高3.7.2多媒体软件评价的基本要素1、评价者 2、评价工具 3、评价对象3.7.3多媒体软件评价的分类1、根据评价者来划分 2、根据评价的人物目的划分3.7.4多媒体软件评价的作用1、对已有软件的认可 2、指导软件的开发3、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使用的依据 4、提高多媒体软件的质量3.7.5多媒体软件评价的方式1、实验 2、专家评估 3、现场运用

13、4、综合应用3.7.6多媒体软件参考评价标准3.7.7软件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教学性原则4、技术性原则 5、艺术性原则3.7.8多媒体软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多媒体评价的方法 2、多媒体软件评价的工具3.7.9评价报告的撰写1、评价的目的 2、评价的方法 3、评价的资料与数据4、评价结论第四章:图像素材的获取第十八课时笔记一、用扫描仪获取图像素材二、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图像素材4.2.1分辨率和白平衡的设置1、分辨率的设置 2、白平衡的设置4.2.2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的选择1、自动调整模式 2、手动模式 3、程序设置模式4、快门优先模式 5、光圈优先模式 6、人像模式7、风景模式 8、夜景模式 9、微距模式10、动态模式 11、慢速快门模式 12、辅助拼接模式13、短片模式 4.2.3构图4.2.4调焦4.2.5拍摄4.2.6浏览数码图像4.2.7数码照片的下载1、连接数码照相机与计算机 2、安装数码照相机的驱动程序3、获取相片 4、查看照片4.2.8数码照片的格式及转换1、数码照片的格式 2、数码照片的格式转换第十九课时笔记一、用抓图软件从屏幕上抓取图像素材4.3.1用屏幕拷贝抓取数码图像4.3.2用抓图软件抓取屏幕图像1、下载和安装软件 2、运行软件 3、认识软件的功能4、应用软件二、从素材库、网络及绘画软件中获取图像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