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65453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 史 试 题(考试形式:开卷考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A火药B印刷术C造纸术D指南针2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开元盛世”3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A卫温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

2、侵华战争5清末状元张謇为实现 “兴国之梦”而提出的主张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6中国近代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图1 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辆汽车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7图1所示成就完成于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图2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9图2所示内容是学生学习历史上某次会议的笔记要点。中国在 该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方针是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合作共赢 10与“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3、”信息相关的是A. 氢弹 B导弹核武器 C原子弹 D人造地球卫星11图3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图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阶级斗争领域 B经济建设领域C组织路线领域 D法制建设领域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最大得益者是 A农民 B工人 C外商D手工业者13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变化的是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主权归属D生活方式14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A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C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D逐步增加沿海开放城市15“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的情况出现在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D古希腊

4、16“资本主义时代曙光”到来在思想领域的表现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A实现了国家独立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18“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19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图420图4是“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A完全实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B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C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D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二、改错题(本

5、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把错误内容和正确答案书写到答题卡的指定区域。)21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2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的开始。23到1952年底,我国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土地所有制。241776年,人权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25瓦特发明的火车机车直接促进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三、辨析题(共5分。请把你的观点和辨析理由书写到答题卡的指定区域。)26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小历、小史有不同认识(如下图)。你同意他们俩谁的意见?为什么?(背面还有试题)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27(12分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1)面对材料一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2分)(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5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这两个时段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写重大事件名称)。(6分)(3)两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什么共同的调整方式?这给了你怎样的历史感悟?(4分)28(9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阅

7、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

8、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写出与“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1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29(9分)近期,电影古田会议开机仪式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举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主题A:“红色英模 彪炳千秋”主题B:“红色理论 闽西奠基”主题C:“红色故乡 长征起点”此开展“认识红色闽西”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准备】 (1)除人物访谈外,请你再提供两种认识“红色

9、闽西”的渠道。(2分)【活动过程】小组确定了三个主题(如右图)进行探究活动。 (2)围绕主题A ,小组收集到有关 “飞夺泸定桥”的资料,你知道该事迹的指挥者是哪位闽西籍将领?(2分)(3)你认为古田会议应该列入哪一主题?(写出字母即可)为什么?(3分)【活动总结】 (4)“认识红色闽西”活动成果汇报会将在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请你拟定一条宣传语。(2分)30(15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纪念抗战胜利是要使我们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胜利保持和巩固到永远当今世界战争威胁依然存在战争不仅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再有

10、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不仅要胜利,还要完胜。摘编自余爱水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1)材料一中“卫国战争”是哪场世界性战争的组成部分?(2分)(2)下表呈现的是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有关信息,请补充完整。(8分)区域战场重大战役最终胜利标志东方亚洲战场: (主战场)如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台儿庄战役1945年9月2日,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等西方欧洲战场:苏德战场(主战场) 如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等(3)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在这场世界性战争中的作用无足轻重,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4)综合上

11、述材料,联系这场世界性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当今形势,你认为中国如何才能保持“永远胜利”?(2分)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ADCAD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ADBCBDA二、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分,共10分。指出错误1分,改正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21错误:编年体 改正:纪传体 22错误:战略决战 改正:战略进攻(战略反攻)23错误:国家 改正:农民 24错误:人权宣言 改正:独立宣言2

12、5错误:瓦特 改正:史蒂芬孙三、辨析题(共5分)26观点:同意小历的意见。(2分)理由: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分)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27(12分) (1)新经济政策。(2分)(2)变化情况:A段:不断上升(由低到高);(1分)B段:逐渐下降(由高到低)。(1分)主要原因:A段:经济大危机;(2分,若答经济危机只给1分)B段:罗斯福新政。(2分)(3)方式:改革。(2分)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或要敢于改革,更要善于改革;能够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促进经济发展。)(2分,意思相近即可。)28(9分)(1)马关条约(2分,未写书名号扣1分。)(2)主要表现:规模更大;(2分)(答出人数多、范围广也可给2分,若只回答其中一点给1分)影响更大。(2分)(3)新特点: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4)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观念进步等。(1分,回答其中一点即可)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29(9分)(1)渠道:上网查询、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答出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