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65375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第4-6章检测储备效果训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储备效果训练(第4-6章)一、选择题1.(2019益阳)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2.(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B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3.(2019达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4.(2

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5.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6.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 )A密度小 B弹性小C体积小 D硬度小 7.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

3、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 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B )A体积 B质量 C石油 D硬度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 )A小孔成像 B鸟巢倒影 C水面折枝 D. 故宫日冕9.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D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二、填空题1.(2019淮安)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的 (选填“虚”或“实”)像。人靠近幕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

4、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造成光污染。【答案】虚 不变 镜面2.(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答案】偏高;凸透镜3.(2019内江)一个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答案】不变;0.064.小明

5、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 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答案】水 折射 反射5.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答案】折射; 乙6.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油液态变成固态时,_减小,_增大所导致的。【答案】密度;体积。7.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 【答案】缩小; 抽水8.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答案】水平;26;2.6103。9.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7、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填“实”或“虚”)。【答案】凹;实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2.画出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答案】3.完成图 12 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光线。【答案】4.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

8、轴OO成45 ,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答案】四、实验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 (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 ( 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 (选填“A1”、“A2”或“A3”)。【答案】(2)不透过;(3)未点燃;相

9、等;(4)A2。2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

10、靠近”或“远离”)【答案】(1)放大;40;(2)B;4;(3)远离。3.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为 g;(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 cm3(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 g/cm3;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

11、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油= 。(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答案】(1)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27;(3)10;(4)2.7;(5)大;(6)。五、计算题1.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岩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1)计算这块碑石的密度;(2)计算这块碑石的质量。【答案】(1)2.8g/cm3(2)8.4104kg。六、综合能力题1.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

12、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球的标号ABCD体积/cm3581218质量/g10202436(a)(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 方法,更加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标号为 的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答案】(1)/(g/cm3);(2)画图象;(3)B。2.(2019邵阳)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街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汕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kg/m3。【答案】(1)右;(2)36;(3)0.9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