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文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65331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声传译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同声传译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同声传译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同声传译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同声传译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声传译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声传译文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abc.hytc.edu.en/index/1.4.htm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o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 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讲话才作连贯发言,不影 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 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目前,世界上 95% 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 传译的方式。特点是讲者连续不断地发言,而译者是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 秒,最多达到十多秒。译者

2、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同 声传译也叫同步口译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 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 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 “闪电般的思维”和令 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 multi-tasking )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 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根据 AIIC (国际会 议口译员

3、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 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传译员翻译出演 讲内容的 90 、 100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 或带各地的口音,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传 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 俗称“箱子” 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 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翻译 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

4、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 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这一专门职业虽然叫做“会议口译”,但是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 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 领域。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 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 一些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 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 了同

5、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 6 种,按英文字母顺序为阿拉伯语、汉语、英 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6 种语言同等有效,代表们发言时可以任意选用其中一种。秘书处日常使用 的工作语言,则有英语和法语两种,实际上英语使用更广泛。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代表们的发言都要在现场用阿、汉、英、法、俄、西 6 种语言“同声传译”。 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 6 种文字印出,因而每次正式会议都必须安排 6 种语言的翻译,不得有 任何疏漏。为了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联合国秘书处有一支庞大的翻译队伍,由会议事务部管辖。口译和笔译分 开,两者加起来有 470多人,分别由该部下属的口译与会议

6、司和翻译司负责。“联大”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称之为“箱子”的同声传译工作室。 6 种 语言共有 6 个“箱子”。开会时,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每位译员头上都戴有耳机倾听发言,轮流 对着话筒翻译。会场内,每个座位上都装有 6 种同声传译机,代表们可以按旋纽选择自己想听的语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翻译,这也是世 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翻译。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收入最高的“钟点工”每天收入四五千。在“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工资指导价位”表中列出

7、的54种行业里,同声传译以每小时最高2000 元人民币 的价格拔得头筹。北京一家环球友联翻译公司的同声传译价目表中,英语类1天1.2万2.1万元人民币,非英语类是 1.8万元人民币。一般需要23位译员组成一个同声传译组进行交替工作,上述价格为一个小组一天的翻 译价格,据此推断,同声传译最低一天收入 4000元人民币。同声传译员一天的薪水相当于一个白领一个月的收入,他们一天能挣五六千。同声传译参加一天会议的薪酬是5000元人民币,而有的会议薪酬则会更高。会议繁忙的时候,比如3 7月和912月往往日程都会排得很满,有的会议都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订。优秀的译员在会议高峰的时 候月收入可以达到4 万元甚

8、至更高,所以对于优秀译员年收入50 万或者更多也不足为奇。就拿北京来说,目前付给同声翻译的报酬一般是每天 4000 元人民币,这是每组三人的平均所得,如 果不需要助手而独立完成翻译任务,最高的可以达到每天一万元以上。时间的计算按照8小时工作日进行, 从会议开始到四个小时算半天,四个小时以上到八个小时算一天。此外,客户将支付同声翻译的食宿费用、 机票费用、地面交通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总的说来,收入很可观。不缺钱,就是缺人。同声传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全球专业的同声传 译人员总共也就 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30人 左右

9、,至于国际上流行的在经贸、科技、政法等各个领域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同声传译人才仍是一片空白。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不管是哪里的国际会议,都离不开 中文,都少不了来自中国的同声翻译。全球几乎天天都有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 可以说同声翻译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都是巨大的。据说,欧盟和澳大利亚甚至还请中国老师为他们培训同 声翻译,同声传译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了。同声传译需求量成倍地增加,但是合格的同声传译的数量却增长非常缓慢。据介绍,目前少数专业的 同声传译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城市举办国际性的会议更是缺乏同传人才,需要从北京 和上海去

10、聘请。想当“同传”,一个字“难”。同声传译之所以能拿到绝对的高薪是因为人才少,物以稀为贵,之所以人才 少是因为“难”,想当“同传”,太难了。进入同声传译的门槛相当高,不是你读了研究生接受了相关培训或者考了同传的证书,就可以进入行 业了。公司或者客户在选择同声传译员时相当看重其参加过的会议经验,如果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经 验的译员,几乎没有踏入同传圈子的资本。除了具备成熟的会议经验之外,进入同传行业还需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只能成功,不能出错。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负责同声翻译的相关事宜,也没有一套统 一的标准对同声翻译的工作进行考评。要看一个同声翻译究竟胜任不胜任,将会直接由所服务的

11、会议各方 来作出评价。一般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会场主席、专家、中国代表团、其他国家代表团都会对同声翻 译的工作表示感谢,如果觉得你的工作很出色,他们会给予热情的赞扬,有的会直接邀请你下一次再和他 们合作。如果同声翻译很糟糕,会场里当时就会有所反应,跺脚的、咳嗽的、说话的都有。外人看同声传译员,觉得是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出入豪华酒店,参加国际会议,收入一天顶别人一 月,但进入同声传译这个行业非同寻常,行业里面的压力也非常人所知,在这里,你不能失败。同声传译时小的细节也要注意。翻译箱里动静要小,因为翻译箱里的麦克非常敏感,哪怕是轻轻翻书 的声音传到与会代表那里都是巨大的响动,所以译员要尽量避免小

12、动作或者磕碰,女译员甚至要防止带大 的耳环,以免造成响声。同声传译基本原则同声传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因此,有一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在翻译中遵循,以达到更加有效地 完成口译工作。在同声翻译,特别是汉英同声翻译工作中,以下几条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进行翻译的原则:(1) 顺句驱动: 在同传过程中,译员按听到的原语的句子顺序,把整个句子切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再 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意思。这种翻译方法为 “ 顺句驱动 ” 。如以下句子按 顺句驱动的原则来译: “ 所有人 / 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 / 来学习,不论他们是哪个民族、 / 何种性 别、/何种肤色、/只要他们可能接入

13、互联网。译文:All can study /by relying on internet resource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nationality and sex/ provid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同 声传译是与原语发言人的发言同步进行的,翻译活动必须在原语发言人讲话结束后瞬间内(或同时)结束。 因此,同传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翻译过程中争取缩短翻译与原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越小,译 员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多,译出的信息也就越多。英汉语的语序差别较大,要完全听明白原语语序、

14、意义之 后再进行翻译则很难跟上原语发言人。因此, “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一个最大特征。 ”(2) 随时调整: 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是译员根据接受到的新的内容调整信息、纠正错译、补充 漏译的重要环节。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等大多出现在句尾,在使用 “ 顺句驱动 ” 进行翻译时,会 出现译完主句,又出现状语的情况。如: “I went to Holiday Inn/for a seminar/ at 10 oclock/yesterday.” 按 顺句驱动的原则,可能这样译: “ 我去了假日酒店 / 参加一个研讨会 / 在十点钟 / 昨天。 ” 加上调整 过程,这个句子在实际翻译中

15、可能会被译为: “ 我去假日酒店 / 参加一个研讨会 / 时间是昨天上午十 点。 ”(3) 适度超前: 同声传译中的 “ 适度超前 ” 是指口译过程中的 “ 预测 ”(anticipation) 技能。就是在原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译员可能要讲的内容而进行 “ 超前翻译 ” ,从而赢得时间,紧跟发言人进行同 步翻译。如在很多会议的开幕式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套话: “ 我谨代表 / 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 欢迎 / 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译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发言人说 出“我谨代表 ”的时候把整句话都译出来Please allow me to be on beh

16、alf of .to ext end to our warnest welcome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onference.在听至卩 预祝 ” 之后,就应该知道后面要讲的是 . 本次会议成功 ” 。不善用 预测 ” 技能的译员很难做好同声传译工作,因为在翻译过程中 要是等到全部信息接受以后再进行翻译就不是同声翻译了。即使翻译能够进行下去,也是断断续续。听众 很难接收到完整的信息。(4) 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 (reformulation) 是同声翻译的总策略。初学同传的学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译 “ 语言 ” 上,结果经常 “ 卡壳 ” 。因为英汉语的语言差别较大,要做到一一对应地进行翻译是很难的。 因此,在同传中应遵循译 “ 信息 ” 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原语的住处点在目的语中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 重新组织信息。如在翻译中遇到以下的原语: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