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65082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第11课 心中要有杆“秤”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2.公平待人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来说,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这个社会才变得更和谐。对个人来说,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3.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把获得社会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绝大部分人的面前。4.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5.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公平意识?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

2、应有的权利,这是应该的。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6.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7.维护正义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8.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9.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10.未成年人应怎样见义智

3、为?敢于匡扶正义,也是我们良知的表达。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因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协助,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11.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所谓“是”,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坏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为非。12.是非不分的危害?在校园生活中,那些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不辨是非的做法,既影响着学校的风气和形象,也妨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假如任其发展,难免有人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社会生活中,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

4、行举止,不但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社会安全。13.如何分清是非?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14.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因而能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第12课 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1.从众心理的含义及表现?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从众心理的表现:别人怎么想自己

5、就怎么想,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人云亦云、随大流2.从众心理的影响?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3.如何准确对待从众心理?我们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4.好奇心的作用:好奇心使人对感兴趣的新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激励人们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是学习、科研持续前进的动力;好奇心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路,它一旦与恶结缘就可能诱使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的沼泽。5.如何准确的对待好

6、奇心?P17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6.嗜好的分类:每个人都有嗜好,嗜好有好坏之分。有些嗜好本身就属于不良行为;有些嗜好本身没错,但假如把握不住“度”,最终也会成为妨碍身心发展的不良嗜好。7.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有哪些?P19青少年吸烟可能导致早衰、早亡以及影响下一代的发育。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水平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还会助长青少年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8.青少年酗酒的危害

7、?P19饮酒过量有害健康。酗酒者妨碍社会,害人害己。青少年酗酒,则可能荒废学业,甚至蹉跎一生。9网络的利弊:准确利用网络,能够开阔视野,便利沟通,有利于中学生的成长;沉迷于网络,网络成瘾,会影响身心健康,荒废学业,甚至步入歧途。10.青少年如何准确利用网络?要擅长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11.青少年要抵制哪些不良诱惑?毒品、赌博、黄毒、 邪教等。12.吸毒的危害?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贩毒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吸食毒品不但会消耗巨额财富,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引发各

8、种疾病,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引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13.赌博的危害?P24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方式,是一种恶习。赌博上瘾就很难回头,常常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最终是害人害己害家害国。赌博毒化人的灵魂,泯灭人的良知。14.邪教的特征及其危害?P25邪教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歪理邪说,具有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特征。邪教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挑动制造事端,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邪教。15.青少年对待不良诱惑的准确态度是什么?(如何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要擅长鉴别身边的不良诱惑,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准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

9、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第13课 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1.休闲的功效有哪些?P26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2.休闲的方式有哪些?P27-29如:读书、旅游、打球、游泳、看电影等。3.休闲的原则: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4.有益、适度的休闲活动与低俗、过度的休闲活动分别有什么影响?P29有益、适度的休闲活动,不但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低俗、过度的休闲活动,不但不利于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会使人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5.高雅情趣的作用有那些?P30高雅情趣能使我们因学习而

10、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我们充满快乐。6.高雅情趣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7.教养的含义?教养主要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8.有教养的表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懂得尊敬别人注意生活细节要将人类的各种优秀品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教养不是天生的,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和锻炼才能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与外在的形象,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1.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

11、?P39-4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所以我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 ”什么是国家制定或国家认可?3.怎样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人人平等地享受权利,人人平等地履行义务。(2)任何人不管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4.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5.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同点: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不同点: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大多不成文。法律是规范性文件。

12、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自觉来遵守。法律主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调整的对象与范围不同。道德约束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方面,包含人的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没有行为表现的思想活动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6.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动。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7.明确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青少年应怎样做?青少年既要增强法治观点,守法、护法,又要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8.为什么说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

13、护人”?(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47-50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法律维护公共安全。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9.我国公民同违反公共秩序和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10.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行的重要措施。11.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平等、公平、诚实信用。12.什么是违法行为?P50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法律规定应该做而 是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不能做而 也是违法行为。根据行为所违犯的法律类别能够把违法行为划分为(1)违宪行为(2)刑事违法行为(3

14、)民事违法行为(4)行政违法行为。13.什么是犯罪?P50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14.刑法是指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15.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及性质分别是什么?P51-52三者的关系: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性质: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

15、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第15课 神圣的宪法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是在宪法指导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是“法律的法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所以被称为“母法”,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所以普通法律被称为“子法”或部门法。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我们应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增强宪法观点,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