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伴随一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6506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师德伴随一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师德伴随一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师德伴随一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师德伴随一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师德伴随一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师德伴随一生参考讲话 教育立国,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关键在老师。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咨询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非常显然,在总书记对老师的要求中,其核心是师德。能够说,师德是老师的灵魂! 你是一本书,我愿用一生来读。 你是一株参天的树,永远牵着我的路。 美妙心愿的全部,是燃烧生命的红烛。 人们是如此赞美老师的,我也是一名老师,尽管我面对的是年龄非常小的小孩,但我也需要用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本人。由于在他们的面前,我是老师也是妈妈。老师能够教给他们知识,妈妈则要用爱心来包容他们,保护他们。 观看师德启思录后,我想了

2、非常久,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使我想到了在我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如今想起她来,满脑子都是她的好,她慈祥的目光,她对我们的爱,那无私的爱。由于当时年纪小,会有非常多不好的适应或缺点,但是老师却没有批判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地给我讲道理。显然如此的老师是非常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喜爱的,每每想到她,心中便会有一股暖流。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老师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标准,又是老师良好人格的品行特征的表达。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标准、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3、。 与上一位老师相比,我又遇到另一位老师,说起她来,内心便会有一种异常的感受,甚至在街上看到她后都会躲得远远的。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只是不愿看到她罢了。想想她往常对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再和师德启思录里介绍的老师相比拟简直确实是天壤之别。我清晰的明白,她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把我们当作她的学生,她一点也不爱我们,只是把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我们。遇到学生犯错误,不是批判确实是挖苦,甚至还挖苦,再急就开场动手了。总之她给我的印象简直坏透了,想到她就会浑身不舒适。 老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确实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保护学生确实是履行老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学生并

4、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则更困难,我认为,疼爱本人的小孩是天性,而热爱别人的小孩则是神圣。由于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答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根底,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而,老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妨碍学生的身心进展、人格构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老师的心灵是由爱筑起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想,在多年以后,小孩们想到我的时候,可能不会记得我的名和姓,但是看到我不会躲得远远的,在他们的心中我还算是个爱他们的好老师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