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65040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讨内容摘要 为细化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 推动下,医疗服务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转变基层医生服务模式,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创新庭医生服务模式。运 用互联网技术与社区医疗服务的形式落实医疗改革服务,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 平。关键词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与;基层医疗机构2019 年4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 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 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搭建信息化健 康管理平台,实现签约对象个性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满意的

2、 基层医疗服务。正文1.具体举措1.1推广使用互联网+签约管理平台。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与家 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进行线上签约与查询,签约服务对象通过手机短 信验证码确认。手机 APP 或微信小程序客户端支持在线签约、选择家庭医生和服 务包、预约服务等功能,管理端医生可以用它来管理病人,提供诊疗方案、双向 转诊、开展健康教育等。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可以在线交流,咨询病情,查询履 约进度,获取健康指导等。1.2 对接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通过对接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对65岁以 上老人、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实行重点签约服务。APP或微信小程序可实时 查询居民健康档案,便于日常诊疗。

3、同时对签约居民开放查询、维护功能,通过 上传影像资料、检查报告等维护个人档案,参与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家庭医生 可以有效监测服务对象健康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查阅健康档案实时提供线上健 康指导。这不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居民也参与到自身的健康管理中。1.3 借力互联网,实现远程医疗支持。针对需求人群,充分利用远程心电等 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家庭医生提供技术支持。为签约对象定期免费开放远程 问诊、线上直播讲座等,让签约对象与专家学者面对面在线交流,足不出户享受 知名专家的问诊服务,吸引更多居民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1.预期目标2.1 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影响力。通过落实家庭医

4、生签 约服务绩效,人员薪酬得到提升,家庭医生从“被动服务”转化到“主动服务” 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健康数据共享,提升了居民服务感受,也使基层医疗机 构的口碑与效益提到双提升。2.2 提高了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家庭医生通过建立电子健康 档案,实现了居民的分类健康管理;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进行线上诊疗 、 记录,通过信息平台快速查询居民个人健康状况及就诊记录等信息,避免重复检 查,优化了接诊流程。 同时,通过在线签约服务平台,结合履约情况、服务质 量,按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机构、签约对象满意度等,考核评价 家庭医生工作 成果,提高了工作质量。2.3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通过家庭医生的

5、随访、问诊讲座、平台推送的健康 教育,家庭医生则持续监测居民健康状况,预测疾病趋势,及时给予合理的干预 措施,增加医患互动,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使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2.4 有效整合各项资源。 借助信息平台,为辖区内居民上下级医疗机构协 同合作,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医 生、资本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1.存在难题3.1 专业人才紧缺。我院乡村医生15名,服务人口 2.6万人,而家庭医生 队伍缺乏系统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中高级职称占比较低。 同时负责信息系统维护、更新的大多为非专业人才,无法很好地管理大量数据信 息,难以满足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

6、服务的建设需求。3.2 未建立统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云平台。 目前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处于探索试行阶段,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无法与上级医院实现患者电子病 历、健康档案等对接,导致没有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3.3 落实不到位。政府并没有强制性规定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对签约内容缺 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家庭医生的诊疗行为也没有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相关费 用尚未纳入医保支付体系,也未明确收费与报销标准,致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难 以广泛深入开展。3.4 家庭医生待遇低。家庭医生工作量大,服务范围广,涉及知识面多,需 要的一定的基层工作基础,而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收入难以留住中高级人才。同时 家庭医生缺乏完

7、善的考核机制,影响家庭医生主动积极性。1.解决方案4.1 完善家庭医生培养机制。政府完善行业标准,提供倾斜政策,采用定期 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激 发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培养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信息技术人才长期发展 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人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2 为签约服务提供资金保障。适度调整差异化政策,建立政策扶持和监督 环境,运用不同途径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4.3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云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数据标准化, 使上下级医疗机构共享患者健康记录,实现全市内医疗系统之间健康数据、病历 的维护、共

8、享和传输,提高卫生系统之间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从而 更好为患者服务。参考文选1 李德辉,卢晓璐,王莉互联网+社区家庭医疗模式的SWOT分析以呵护一生项目实践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2):84-88.2 姚银蓥,周亮亮,熊季霞,等.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的系统 评价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3):168-171, 210.3 耿婷婷我国“互联网+医疗”模式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 2019,17(2):10-14.4 张招椿,胡海源,陈川,等.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家庭医生政策量化分 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39-1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