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64889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能耗分析摘要:空调冰蓄冷技术是七十年代开始在国外兴起的一门实用综合技术,我 国从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引入,并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馆冰蓄冷系统 在 2010 年 7 月调试完毕并全面投入使用.本文介绍了科技馆冰蓄冷系统在制冰、 融冰、制冷等工况下的运行管理方案,以及运行中通过合理调节而达到的最佳节 能效果。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阐述了冰蓄冷系统在中央空调中的优势.关键词:冰蓄冷、运行策略、管理方案、能耗分析目录一、项目概况二、制冷站设备表三、系统流程图1、流程与颜色2、乙二醇流程说明四、冰蓄冷中央空调运行策略五、科技馆冰蓄冷系统自控模式1、融冰优先工况模式2、系统

2、制冰工况模式3、主机运行工况模式六、具体运行管理方案1、各时段电价表2、运行方案3、制冷机组运行和冰蓄冷运行的能耗分析比较绪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一天内用电高峰 与低谷差距在不断拉大,电网运行的不均匀情况日趋严重。高峰用电量中空调用 电就占了 30%以上,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这极 大影响了发电的成本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空调冰蓄冷技术是七十年代开始在国外兴起的一门实用综合技术,由于可 以对电网的电力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 由于峰谷电价的差额,使用户的运行电费大幅下降,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引 入,并在近几年迅

3、速发展。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推广使用冰蓄冷中央空调是一项 利国利民的双赢举措。一、项目概况:中国科技馆新馆的总建筑面积为10万m?,空调冷负荷为14280KW,制冷机组 采用3台制冷量为2743KW的双工况离心式制冷机,1台1055KW的离心式冷水机 组。冰蓄冷系统采用内融冰、主机上游串联系统,总蓄冰量43859KW.科技馆中 央空调在 2009 年 9 月份开馆前正式投入使用,但由于设备原因,冰蓄冷系统在 2010 年 7 月下旬才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行。作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方,我们必 须为科技馆提供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方案,既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又要达到节 能的目的。二、制冷站设备表:序号1设备

4、名称主要参数数量L1服务对象备注11111 i111双工况离心冷水机i 1组111空调工况制冷量:2743Kw (780RT) 乙烯二醇温度:11。3C/6。3 CI1冷却水水温32C/37C|11制冰工况制冷量:1776Kw(505RT)乙烯乙二醇温度:一2。3C/-5.6C,I1冷却水水温30C/33.37C|111111111|3|111111空调冷水冷1源111111载冷剂为25%11的乙烯乙二醇1溶液,采用环1|保冷媒R134a。空调工况输入功率:538Kw,制冰工|况输入功率:448Kw2离心冷水机组制冷量:1055Kw(300RT),电机参考功率:216Kw冷冻水水温7。3C/1

5、4。3C冷却水水温32C/37C .1基本空调冷水冷源采用环保冷媒R134a,3板式换热器热交换量:4760Kw,一次乙二醇温度:2。5C/11。3C,二次水温:4.5C/13。3C。3一次侧:乙二醇二次侧:水4蓄冰系统一次泵流量:465m3/h,扬程:45m,参考功率:75Kw4空调冷水循 环三用一备,并 联运行,变频 控制,5基载主机一次泵流量:130m3/h,扬程:20m,参考功率:llKw2空调冷水一次水循环一用一备6冷却水泵流量:563m3/h,扬程:35m,参考功 率:75Kw4空调冷却水循环三用一备,并联运行7冷却水泵流量:216m3/h,扬程:35m,参考功率:30Kw2空调冷

6、却水循环一用一备8乙二醇循环泵流量:508m3/h,扬程:39m,参考功率:90Kw,4乙烯乙二醇 循环三用一备,并联运行9蓄冰盘管有效蓄冰量:380RT。h33组蓄冰美国-BAS三、系统流程:1、流程与颜色(见图1): 系统的管道没有水流动时为灰色,当水泵打开,管道内水流动时,系统以四 种颜色表示四个不同的子系统。绿色表示冷却水系统;紫色表示乙二醇系统;蓝色表示冷冻水系统。 设备运行时,以闪烁的形式表示.2、乙二醇系统流程:蓄 冰系统:水泵f制冷机f蓄冰槽f水泵融冰流程:水泵f制冷机f蓄冰槽f板换f水泵联合供冷流程:水泵f制冷机f蓄冰槽f板换f水泵以上各工况互相转换可通过制冷站自控系统VI、

7、V2、V3、V4四个阀门组进行转换,也可通过手动控制此阀门组进行各工况间的转换。至星孟拄I蕙瞬程|龍晅页14l_*t F(.OrnisinV3V4zn.rt=B.DT込叫Llj; V2 MKu&V3-吉ICTIhJ IOr 岀策区 - 4aal区-图i四、冰蓄冷中央空调运行策略: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冷机和蓄冰装置两个冷源,根据两个冷源之 间的关系,冰蓄冷空调的运行策略可归纳为两类:融冰优先和冷机优先.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就是在供冷时优先使用蓄冰装置,只有当负荷大于蓄 冰装置的融冰能力时才投入冷机供冷。融冰优先的宗旨是确保低谷电时段蓄的冷 量能被充分利用。优点: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能有效的降低

8、冷机的装机容量,并 且即使对融冰速率较低的蓄冰系统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蓄冰量缺点:在三段 供电的地区,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不能将谷电蓄冷量集中在峰电时使用,因此在 降低运行费用方面,效果不如冷机优先的运行策略.冷机优先的运行策略就是在供冷时优先使用冷机,只有在峰电时段,或负荷大于冷机的供冷能力时才启用蓄冰装置供冷.冷机优先的宗旨是在三段电价的政 策下,确保低谷电时段蓄的冷量能在高峰电时段使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优点: 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移谷填峰,对体育场馆、影剧院等短时间大负荷的工程更能 大幅降低冷机装机容量.缺点:对蓄冰系统的融冰速率有较高的要求。五、科技馆冰蓄冷系统自控模式。1、融冰优先工况

9、:在融冰优先工况下,系统将如下模式进行控制: 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当融冰速率一直大于设定值时,增加一台主机进行 供冷,保证融冰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当融冰速率小于设定值后,系统会自动停止一台主机供冷,保证取冰率不 会过低。 在融冰供冷温度持续大于设定值规定的时间内,系统认为冰已经全部用 完,自动停止融冰,切换到主机供冷工况。2、系统制冰工况:在自动条件下,系统在时间设定中提供了制冰时间设定, 自动模式是以此时间为准,当处于设置的时间范围内为工作,否则为停止.3、主机运行工况:自动模式是由系统根据末端供回水温度的设定进行运算, 如果当前的机组数量无法满足温度要求,系统自动增加主机开启。六、

10、具体运行管理方案。(一)、各时段电价表:7 月9 月尖峰时段:(11 时-13 时、20 时21 时)1.33 元/度1 月6 月、10 月12 月峰 段:(10 时-15 时、18 时21 时)1。21 元/度平 段:(07 时10 时、15时18 时、21 时-23 时)0.75元/度谷 段:(23 时07 时)0.31元/度(二)、运行方案:1、系统蓄冰。夏季蓄冰工作在23:00至次日7: 00进行,乙二醇供回水温度达到一5.6C /-2.3C,冰槽物位计显示100%时,即蓄冰量达到100%,蓄冰工作停止.每晚的蓄 冰量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空调运行,所以我们要求每组运行人员在蓄冰时,必须

11、检查 V1、V2、V3、V4 阀门组是否正常工作状态,各机组水泵压差是否正常,蓄冰 槽温降是否正常,东西冰槽蓄冰率是否均衡。2、系统融冰、供冷。根据惯例,白天的融冰工作主要是在用电高峰段进行,即 10:0011:00(电 价为 1.21 元/度)、11:0013:00(电价为 1.33 元/度)、13:00-15:00(电价 为 1.21 元/度)共 5 小时的时间段。但是根据科技馆暑期的特殊情况,每天 8:00 冷水机组投入运行后,长时间处在 100%的满符合状态下运行,既不节能还影响 机组使用寿命.通过负荷计算我们对运行策略做了及时的调整,改为 8:00 进行 机组运行联合融冰供冷,11:

12、00 开始进行融冰优先工况。且融冰率 不能达到 100,否则在晚23:00开始制冰,至次日7:00仍达不到要求的出水 温度一5。6C,满足不了蓄冰池总冷量的储存,也达不到节约电费成本的目的。 每次融冰 80%90%即可.3、冷站温度调节。按照设计要求,空调的供回水温度为4。5C/14.5C,低水温大温差运行,但 是经过实际操作,我们发现这个标准不适合科技馆的特殊情况。因为中控系统的 末端调节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由于展厅条件限制,90的变风量末端温控点没有 下引,所以夏天的展厅温控出现滞后现象),如果供4。5C的水到各机房、机组, 展厅温度会瞬间下降到22C以下,融冰速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中控

13、系统 的数据反馈和计算,我们把冷冻水温度改成了 11C,这样既延长了融冰时间, 又便于中控系统对末端温度的调节。(三)、制冷机组运行和冰蓄冷运行的能耗分析。夏季室外环境温度达到34C以上时,全部开启3台双工况主机,1台基载主 机的情况下仍不能保证经冷站送出的空调水要求温度,只能达到13C左右,必须 依靠冰蓄冷系统提供 30的冷源,才能达到冷站正常设定的出水温度 11,保 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能做到减少电费降低成本的功效,具体运行案例如下: 1、4台主机供冷2010.7.1 天气晴 室外最高温度30.由于冷站设备当时尚具备自动化蓄冰 条件,双工况机组为空调模式.1#、2#、3双工况机组和基载

14、机组同时运行。启 机时间7: 30,停机时间为16: 30、9: 30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3.1C/16。3C, 运行时间共计9小时。能耗分析:(1)、空调工况耗电量:基载机组:216KWX1台=216KW基载冷冻泵:11KWX 1台=11KW基载冷却泵:30KWX1台=30KW基载冷却塔:11KWX 1组=11KW双工况机组:538KWX3台=1614KW双工况冷冻泵:75KWX3台=225KW双工况冷却泵:75KWX3台=225KW双工况冷却塔:30KWX3组=90KW乙二醇泵:90KWX3 台=270KW总耗电量为:2692KW(2)、电费计算:平谷(7: 0010:00):2692KWX4 小时X0.75 元=8076 元峰段(10: 0015:00): 2692KWX3 小时X1。21 元=9772 元 尖峰段(11:0013: 00): 2692KWX2 小时X1.33 元=7161 元 总电价为:25009元/日2、结合冰蓄冷供冷2010。8.29天气晴 室外最高温度32C :融冰时间为8: 3016: 30共计8 小时;2#双工况机组空调模式运行共计3小时(8:30-10: 0015: 0016:30运行):二次冷冻机出水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