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64180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三月x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xxx拟 编:xxx审 核:xxx总工程师: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一 概述二 作业的技术依据三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 控制测量五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 成果资料的检查七 结论与建议八 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受*(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测量任务,以下为本次测量的技术总结。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交通较为便利。测区内通视条件良好,测量较为方便。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人,其中测图组*人,控制组

2、*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2)xxxx全站仪1台套(2)。(3)xxxx全站仪1台套(2)。(4)南方NGS9600GPS静态接收机4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5)瑞得R90T双频GPS接收机2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6)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6点。(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米。(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4)1:500地形图测量,施测地形图约为*平方米。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

3、(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级,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经实地踏勘和检校,点位保持完好无位移,可作为本测区控制起算使用,详见下表:点名X坐标Y坐标高程等级GPS7GPS82、高程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

4、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四、控制测量系统的采用1、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A、首级GPS控制测量本测区在已有控制点基础上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一个,共6点。1、布设在起算点控制下,在测区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的布设GPS E级控制点。布设要求:等级平均距离()障碍物高角度()与干扰源的距离(m)GPS E级0.25152002、选点点位要选定在通视良好,利于发展,地质坚实的地方,并埋水泥桩。GPS E级控制点名按实地地名或地名拼音前一个大写字母统一编号。观测前对仪器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用于作业

5、。观测技术要求等级项目E级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事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时段长度(min)45采样间隔(s)103、计算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计算使用计算机,南方公司编制的GPS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计算,最后成果取至0.001米。4、精度统计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单位权中误差*内符合精度中误差*B、一级测距导线测量1、概述:以四等GPS点为起算点,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一级导线网,进行平面控制加密测量。本工程共布设一级导线网一个。一级导线网观测水平角两测回,其余观测值与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同步。 测区一级导线点编号为*。一级导线点标石规格用混凝土标石,标石规格为15cm20cm40cm,中心标志用

6、1.2cm20cm长的钢筋,其顶部刻“+”字叉。在城市坚硬铺装地面,用钢钎在地上打成20cm20cm见方的方框性小槽,中心用冲击钻转孔,埋入1.2cm20cm长的钢筋,其顶部刻“+”字叉,并用水泥固定。导线点埋设时,标石面或钢筋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态多。标石面露出地面小于5cm,钢筋应平地面。房顶点标石规格为20cm30cm15cm梯形标石,现场浇注。浇注前应将与屋顶的接触面打毛,再打入3-4颗水泥钉并清洗干净,使标石面与房顶接触牢固。在点位附近明显地物上,用红油漆标明点号。一级导线点编制了点位说明。4、平差计算及精度情况:一级导线网的观测数据在平差计算前皆经过严格的限差检查,经检查,各项限差均

7、达到要求后才进行平差计算。一级导线网水平角各项限差按下表执行,其余限差与四、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一致。仪器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KTS-20210139平面坐标计算采用按方向严密条件平差。导线网条件方程按下式成: 方位角条件: i+WiT=0X坐标条件: (Yi-Y终) i+CosTisi+Wx=0Y坐标条件: (X终-Xi) +SinTisi+Wy=0经平差,一级导线网的各项精度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一级导线网各点点位的详细精度情况统计资料表。C、等测距高程导线网测量(1)本工程中级点和GPS点用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联测其高程。五等高程导线起闭于GPS点,布设为闭合

8、网。我们按四等三角高程要求联测高程,由此观测手薄应为垂直角三测回。高程以GPS四等点作为光电三角高程网起算点。四等测距高程导线用KTS-202全站仪进行测量,四等测距高程导线垂直角对向观测三测回,距离往返两测回,仪器高量取两次取中数,每站测取气温、气压,气温取值到0.5,气压取值到100Hpa。(2)平差测量:四等测距高程导线网平差用南方2005平差软件进行,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方式进行严密平差。大气折光系数K取值K=0.11。D、图根控制测量1、本测区利用瑞得R90T国内第一款真正无线一体化的GNSSRTK产品,采取GPRS与固定IP工作方式进行图根控制施测。2、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以满足测图精度要

9、求为原则,根据测图需要布设图根点。图根控制点用木桩(铁钉中心标志)或在岩石和坚硬的水泥地上凿刻三角形和中心点标志。3、图根控制点编号用A开头,如A1,A2,A3等。4、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时,用两个已知点(GPS7、GPS1)求取转换四参数,另外用GPS8进行检校。五、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1、碎步点采集野外碎步点采集利用极坐标法直接测取地物和地形点坐标并储存于全站仪内。2、地形测量按甲方指定施测范围我单位统计共完成约*平方米地形图测绘工地,具体地形图测绘总结如下:1、地形图表示了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

10、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2、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轮廓以墙基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舍去。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用直线连接。3、自然形态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烛地貌、坡、坎和其他特殊地貌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各种天然形成的人工形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

11、时,不表示,当坡、坎密集时,作适当取舍。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实测坡脚。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4、植被在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被时,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超过三种。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2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2mm的用单线表示。5、各种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

12、名称,均进行调查核实注记于图上。3、内业成图(1)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下载入微机内。(2)数据编辑(3)碎步展点(4)根据展点利用手工在微机上绘制与实地相符合的地形图。六、成果资料的检查1.作业小组对所测成果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上交总工办检查。2.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达到100%;总工办室内检查100%;室外按总面积不低于30%进行检查。3.所有成果室内进行了100%检查。4.所有成果我单位进行不低于总面积30%的实地对照检查。七、结论与建议我单位认为:*地形图测量的资料齐全,采用的技术先进,成果质量优良,资料齐全完整,内容详实,装订格式规范。成果准确可靠,控制布设合理,各级控制面积达到合同要求,可提交验收,成果资料可提供甲方使用。八、成果资料提交1、地形图白图一份,膜图一份,蓝图三份2、GPS点之记二份3、技术总结报告二份4、GPS平差报告二份5、导线平差报告二份6、光盘四张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