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然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64053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自然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的自然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自然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自然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自然观当代自然观是指在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思想观念,不是指单单爱护自然,更深的是指自然与社会共同发展与和谐生存。在唯物主义的观点上的一个变化。把当代人们所追求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观念。 在自然的发展之初,经过规律的演化,渐变。由原始自然的一系列的发展,进化,并且适应人们的发展。在共同生存的前提下和谐共处。在和谐的同时进行维护,并且在科学的发展下进行。在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自然的发展。把单一的保护变成有效的利用。把消极的保护变作积极的探索,将相互之间的依存提高到另一个境界。 在完全没有屏除唯心主义的条件下,人们的另一种对自然观的看法,在充分揭示自然界本质、结构及

2、其辩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再加入唯物主义的思想论证加以协调就形成了当代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1)天文学:康德的太阳起源演化学说:星云说。宇宙发展史概论(1755)第一次说明了世界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不是从来如此的。【其中包含了辩证唯物的思想】(2)地质学:赖尔的地球渐变论(1830),说明地壳是逐渐形成的,不是从来如此的。(3)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物理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说明了运动形态是可以转化的,物质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统一性。 (4)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施旺(1839)、施莱登(1838)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说明了多种多样生物的统一性(统一于细胞);达尔

3、文(1859)的进化论说明事物是连续发展的,不是从来如此的。(5)化学:道尔顿的原子论(1808);米勒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1824-1828),打破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界限,说明了事物是有联系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869)。基本内容:(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

4、多样性】(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我的自然观一.什么是自然观何谓自然观,自然观作为一种观念意思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觉的自然观是关于人类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各方面的总体性认识和看法。二关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人类产生意识以来,就不断探讨与思考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的种种问题。所以关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一定的发展历程。在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以及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贫乏和肤浅,人类对自然抱有某种依赖和恐惧的心理。面对能够呼风唤雨,似乎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自然,人类不可避免地产生无限的敬畏心理,

5、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的山川日月水火等的崇拜来表达其最初对自然的肤浅的,带有较浓厚的迷信色彩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当时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量还是比较的微弱的,人与自然还是处于某种相对“和谐”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意识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与利用的,人类慢慢地从生产与生活的种种迹象中了解、掌握自然规律为己所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也不断的强大。“人定胜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它使得人们不断强调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作用。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继出现,然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效应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环境问题就是其中

6、一个凸显的问题。致使自然与人的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似乎陷于某种“盲目”的状态。三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的来说,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自然的存在的客观性。总所周知,人类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类是大自然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界这个大家庭,否则无法生存。大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来自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的衣、食、住、行的原材料都是得益于自然的提供。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神会的存在。而如今,人类为了自身的利

7、益和享受无限的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不断的向自然索取,达到自然不堪负荷的程度,自然就会发动反抗,加倍地惩罚人类的“无知”。例如现在全球性的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大自然的反常和各种天灾的发生,都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加倍报复和惩罚。世界多处连续出现的各种奇怪病症也有很多是因为环境污染和人类的大肆破坏造成的。因此,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然界,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道我们对于自然真的能够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了吗?事实上并不是。5.12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5.12汶川地震的发生就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浩大,人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与

8、渺小。古人曰“人定升天”,但是,我觉得有时候面对自然性的灾害,例如地震、洪流、海啸、泥石流、台风,人的力量又是显的那么的微不足道。虽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自然还是存在着许多现在我们人类都无法解释的奥妙,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的。对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这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预防,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我们的能力尽量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损失。四我的自然观一直以来,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认为自然界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因而导致了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对此,我们应该从新审视、反思我们的自然观。我觉得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坚持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以“人道主义”的情感对待自然界。人类要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丰富资源,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我们人类不能掠夺自然,糟蹋自然,相反,我们应该关心自然,保护自然。换句话来说,我们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更好的在自然界中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这就叫“以人为本”的自然观。“以人为本”一方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能动性的改造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