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64028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5篇)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 每一次学习陈鹤琴老先生的著作,都会带给我新的考虑。最近又一次重温了陈鹤琴文集,陈老的“活教育”思想体系让我对自己从事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考虑和认识。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明确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我园地处全国的农业示范区杨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践行“活教育”?如何更好的让“活教育”思想来引领我们,让我们的幼儿教育更加生活化、自然化?怎样挖掘教育资,创设“活”的教育环境,更好的支持孩子的开展?随着对陈鹤琴

2、文集不断的深化研读,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考虑,有了以下几点启示:一、“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教育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历里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就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因此,在陈鹤琴先生参与起草的1929年的中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中,自始至终地贯彻了生活课程的思想,连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餐点”和“静息”都纳入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陈鹤琴先生的于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观尊重儿童的兴趣、特点,表达了学习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生活”一词也频频出现,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成为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基于以上教育思想,我

3、们应坚决“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这一课程观。“生活课程化”重在认识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要树立教育的整体观,让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重在我们要把课程内容浸透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树立教育的整合观,让课程生活化。二、“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内容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指出:选择幼稚园课程内容应该遵循三条标准:1.但凡儿童可以学的东西,都可能作为幼稚园教材;2.教材必须以儿童的经历为根据;3.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基于以上根据,我们应该联络幼儿生活实际,结合幼儿兴趣,充分利用外乡教育资生成园本教育内容。课程内容是实

4、现教育目的的支柱。陈鹤琴曾说过: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历里选出来,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由于幼儿身心开展程度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依靠抽象的符号和逻辑的推理,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兴趣。中选择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才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身于他喜欢的工作中。他主张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开展变化科学地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针对分科教学的弊端提出的。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幼儿稚

5、园里的课程像大学的课程那样独立,什么音乐是音乐、故事是故事的,互相间不发生影响。我们应当把幼儿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因为生活是整个的、互相联接的,不能是四分五裂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其组织形式必然是综合的。综合化,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趋势,强调幼儿园课程的综合也是纲要的根本理念之一。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生活实际又结合外乡教育资生成这样三个园本主题活动课程六一主题、体操比赛主题、农高会主题。这三个主题,内容均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时间上根据既定时间适时开展。活动的形式上,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的进展和开展、再到活动的小结、反思与评价,整个过程

6、都应该按照主题活动以课程形式来开展;这样通过引导每一位幼儿完全的参与园本主题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开展。生活中的节日教育,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尤其在传统节日方面,例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我们都可以开展相应的班级教育活动,在游戏中、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习社会知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三、“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环境作为幼儿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其创设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开展。陈鹤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环境观至今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深远影响。陈鹤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环境观旨在创设更适宜幼儿成长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开

7、展。“活教育”的教学论和方法论,表达了“共同学习形式的建构”和“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等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去,要让环境材料与幼儿的主观经历相符,能让幼儿产生共鸣,与幼儿产生互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我们在音乐特色课程建立理论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合适幼儿的材料,尽可能选用幼儿专用的设备设施,活动材料的大小、高度、功能等都应是合适幼儿开展需要的。在教育环境创设过程中,应做到以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为前提,以“活教育”思想为指导,集艺术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为一体,创设温馨、舒适、平安、愉悦的丰富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安康的开展。终身学习、

8、深化考虑、勇于创新、大胆理论,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思想鼓励着我不断进步,相信不断地学习和理论定能帮助我不断成长、不断收获。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2 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欢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发奋图强。确实,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假如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

9、。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明,数学使人思维精细,哲理使人思想深化,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假如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当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场,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时机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我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

10、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我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我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假如没有时机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他们就不能完好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目的,也有自我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进

11、步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开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时机,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急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活力,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内心深处成认并理解:我们在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我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我的岗位

12、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我的梦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我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开展的机遇。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我而工作,在为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当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老实坦率,视老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一齐奋斗,为创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3 读了孩子,你为什么不听

13、话后我深有感触,“一分钟批评”让孩子认识自我的错误,但仍坚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且试着自我改正;当孩子身上闪现出点滴的优点时,“一分钟表扬”让他们坚持长久的欢乐,并所以而做得更好;而“一分钟目的”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我监视,在反复的目的的理论与重温中得到进步。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分钟”所带来的效果并不仅仅是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更表达出教育的一种良性开展,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教育也变得越来越简便。优秀是教出来的,你想让孩子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孩子,关键你有没有用心去做,是不是真诚地应对孩子。给表现不良的孩子“一分钟批评”,给有进步的孩子“一分钟称赞”,给所有的孩子“一分钟目的”,试一

14、试,或许可以得到很多惊喜。表扬孩子之中,要含着期望和要求。我班有几个小朋友吃饭慢,爱磨蹭或是说话,每次吃饭,我总是不停地催促他们:“快点儿,饭都凉了!”催一下好一点,不催,就又慢下来了。时间长了没耐心,干脆瞪眼呵斥孩子,也没什么进步。之后,我改批评为称赞,对他们说:“今日吃饭好,比昨日快了。”孩子们很快乐,果然加快了点速度。批评好似命令,孩子执行起来很被动。假如换成赞扬,孩子明白了老师的要求,还会感觉自我间隔 目的不远,自信心和简便感会随之增强。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翻开它,渐渐品味,领略书中的经典之出。渐渐地,一个个道理迁移到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对照自我的行为,必须会有很多感悟。幼儿园读书心得

15、体会4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理论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震惊,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化。因为他在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的理念。书中也谈到民主的老师必需要有1。虚心;2。宽容;3。与学生同甘共;4。跟民众学习;5。跟小孩子学习;6。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

16、严格界限。通过读书,使我学习到了:1。老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有一颗宽容的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2。尊重,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孩子,老师对孩子的内心深化的宽容,为孩子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时机和空间。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孩子还要学会欣赏孩子,特别是对个体幼儿、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时机,让每个孩子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假如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鼓励会是另一种情景。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5 阅读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使我深有体会,黑板是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直观的教具之一,而板书设计那么是配合老师教学,以形象的框架构造,简明扼要的文字书写在黑板上的重要的教学信息。心理学研究说明,人脑承受外界信息,90%来于眼睛,板书正是老师为促进学生教学信息而精心设计的视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