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作者:83yhxjq 提纲: 票据市场是指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具有期限短、数额小、交易灵活、风险易于控制的特点。我国票据市场,经过多年努力,票据融资逐步升温,各家银行加大了票据业务,不少大中型企业从中认识到票据融资的优点,票据业务受到普遍欢迎,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初具规模。 一、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一)我国票据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票据市场对经济促进和金融深化的现实也起到了重大效用。主
2、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票据融资效用 2、票据再贴现效用 3、信用评价揭示效用 (二)我国票据市场的结构和特点 1、我国票据市场结构 (1)我国票据市场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重较高。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票据融资是一个最佳融资方式。 (2)票据业务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 2、票据市场特点 (1)市场活跃程度不断的提高,使中小商业银行积极介入。 (2)票据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3)目前票据的业务量较大,而再贴现规模受央行的限制,部分地区再贴现规模较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票据的流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票据市场结构形成的原因 1、资金供求矛盾与严格的信贷管制为融资性
3、票据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2、利率的高低是票据贴现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3、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票据业务发展 4、对票据业务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5、票据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不严或执行困难,对票据的制约力下降 6、取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上限,客观上是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随意性 二、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性票据的政策性限制过多(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票据法的修改;融资票据的案件发生等) (二)票据业务的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主要是我国票据市场没有专业性的票据公司,票据业务目前还分散在各家商业银行) (三)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尚未形成 (四)票据业务的贸易背景缺乏真实性 三
4、、我国票据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票据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的现实操作性不强 (三)票据本身缺乏科技含量 (四)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恶化 (五)缺乏专业性法人资格的票据公司 四、实现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正确把握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二)扩大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组建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 (三)完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制 (四)积极稳妥地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 (五)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管理 (六)优化票据市场发展的技术支撑 摘要: 票据市场作为融通短期资金场所,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处于基础市场的地位,发挥着其他金融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呈现持续快
5、速发展势头,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但是,随着金融机构对票源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如何规范发展票据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试图在全面系统地分析2001年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票据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票据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完善措施 正文: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几年来票据业务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密切新型银企关系、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促进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也是循序
6、渐进的。票据市场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2年至1994年的推广使用阶段;1995年到1999年的制度建议阶段,在此期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也先后出台了8个关于票据的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法律框架;从2000年到现在,为持续发展阶段,签发承兑数量基本增长了10倍,金融机构累计贴现量则增长了15倍。票据市场在经历了近年来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亟待深化的关键性历史时期。 一、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一)我国票据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我国目前票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票据市场对经济促进和金融深化的现实重大效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
7、在以下三个方面: 1、票据融资效用 票据融资是企业最原始的融资行为,企业在流通手段不足时,签发商业票据是企业自己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同时,持有未到期票据的企业出现短期资金困难时,可将手中的票据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得资金。所以,相对于资本市场资金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票据融资是企业最为便捷的方式。票据市场的投资功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企业和居民都可以将其闲散资金投资于票据市场。 2、票据再贴现效用 票据市场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作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对调节货币供应量起着“变速箱”的作用。当银行由于资金发生暂时困难而处于困境时,央行通过再贴现帮助这些
8、金融机构渡过难关,起“安全阀”的作用。同时,再贴现对市场利率产生“宣示效应”,起“指示灯”的作用。 3、信用评价揭示效用 诚实守信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接受;信用度低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排斥。通过票据市场上各企业票据的广泛接受或排斥程度,可以反映出各企业的诚实守信程度高低。同时,商业信用的票据化,有利于克服商业信用盲目、自发、不规范的缺陷,使商品的信用交易规范化。同时,商业汇票通过贴现转化为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票据市场的结构和特点 1、我国票据市场结构 (1)我国票据市场中主要产品是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重在80%以上,单一的票据结构
9、不利于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发展。其次,票据融资比例逐年上升。2002年票据融资占各项贷款的比例是4.51%,2003年底为5.44%,到2004年3月该比例5.5%,7月达到5.98%。与申请贷款相比,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融资成本更低,融资期限的掌握更加灵活。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且自身条件和信用基础也有一定差距,要靠商业银行贷款很难。而票据融资以其操作简单、灵活、便利、保证充分等优势,是适应中小企业群体的一个最佳融资方式。 (2)从市场主体上看,票据业务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型金融机构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从平顶山市金融机构情况看,
10、2004年1-8月,各金融机构票据融资累计额占金融机构占各项贷款累计额的比例分别为:工行2.78%,农行9.84%,中行11.19%,建行4.77%,城市信用社36.44%,农村信用社34.39%。 2、我国票据市场特点 票据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市场活跃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日益增加,参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中小型商业银行积极介入票据市场;票据二级市场流动性提高,票据周转次数增加,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2)票据融资功能被逐步发现,票据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短期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出于资金的需要及成本上的考虑,企业也倾向票据融资
11、,票据融资额逐步上升。 (3)票据流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指标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据的流通。 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从宏观上全面而又客观地总结中国票据习惯的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票据习惯研究的最高水平。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票据法,在说明书中全文采用了这七点意见(仅有个别文字的增减改易)。在国家立法机构起草的法律草案说明书中大段引用一位学者的论文。这还是民国立法史上罕有之事。 (三)我国票据市场结构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金融机构票据市场之所以快速发展,是因
12、为在票据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许多动因,主要表现在: 1、资金供求矛盾与严格的信贷管制为融资性票据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资金需求也逐步加大,在国家严格控制信贷投放的前提下,企业为获取资金,不惜虚构交易违规开出汇票。同时,与繁琐的贷款手续相比,承兑汇票明显具有门槛低和成本低的优点,且办理手续相对简便。 2、利率的高低是票据贴现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1)票据贴现利率很低,大多接近再贴现利率,不少与再贴现利率持平,广大企业偏好使用票据贴现这一低成本的融资工具。 (2)再贴现利率较低,转贴现利率更低,运用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这一低成本的金融工具稳定存款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地刺激
13、了商业银行分支行大办票据贴现业务的冲动源。 3、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票据业务发展。 (1)对于票据贴现来说,不仅企业喜欢,银行也非常热衷出票和贴现。因为企业在办理承兑时要事先存入保证金,出票银行因此可增加存款,而贴现银行既有无风险收入,还扩大了贷款规模降低了不良资产。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仅从完成存款任务的角度出发,就主动找关系企业贷款,让企业用这一贷款做承兑保证金,再给予签发两倍以上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再持银行承兑汇票到另外的金融机构办理贴现或质押贷款,最后把这些贴现资金或贷款再转入存款,银行存款就会因此虚增。 (2)按年底贴现贷款计提呆账准备金,引发短期行为。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在表外
14、科目中反映,业务开展不占规模。在国有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中,贴现业务在资产中反映,每年底要按贴现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而这会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总额,严重影响基层行经营业绩。为了保持利润总额的增长,国有金融机构便在每年末大规模压缩票据业务比重,亏本转出票据,造成资金损失。 4、对票据业务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由于对票据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精神理解不透、政策把握不准,片面地追求短期收益,个别行还把票据业务列为增加收益的主要业务来抓,忽视其风险性,认为银行承兑汇票是“硬通货”,没有风险。不少商业银行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重市场轻内控的短期行为和错误倾向,造成规章制度不落实、操作流程不规范、业务手续不完善。 5、票据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不严或执行困难,对票据的制约力下降。 (1)监管部门处理票据业务方面的违规问题,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2)有关部门对票据诈骗犯罪查处不严,打击力度不够。尽管票据法第103条明确规定:“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银行票据的高度流通性,“故意使用”的法律认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困难。 6、取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上限,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