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63847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几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

2、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四年级: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五年级:六年级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1、四、五年级学情:2、四年级学情:四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三、教材分析:本课程采用河南大学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材设计了“学习目标”

3、、“想想看”、“知识窗”、“试试看”、“做做看”和“思考与练习”等一系列栏目。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教学的突破点与创新点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4、组织学生合作

4、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学生基本情况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

5、,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采用福建省义务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本课内容以“任务”为引导,以“活动主题”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多媒本作品的开发、pho

6、toshop软件的应用,具体知识点如下:photoshop软件: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基本图像的处理和综合运用。多媒体:能合理地赏析常见的多媒体作品、能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辑声音、视频、图片等素材。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7、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2、质量目标: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取得打好基础。四、改进教学的措施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